【中亚书评系列之十四】《草原上的疗养院:哈萨克斯坦矿工的健康和男子气概》

日期: 2019-06-23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431
   

[爱沙尼亚埃娃·凯斯卡拉

赵磊 编译

【文献来源】 Eeva Kesküla, “Oasis in the Steppe: Health and Masculinity of Kazakhstani miners”, Central Asian Survey, Vol.37, No.4, 2018, pp.546-562.

【作者简介】埃娃·凯斯卡拉(Eeva Kesküla,爱沙尼亚塔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人类学,经济、工会活动、健康与安全等问题,并长期跟踪研究爱沙尼亚和哈萨克斯坦的矿工生活。

研究背景

当前,亚学术界的性别研究往往集中在女性身上,如研究女性的家庭和社会地位、职场女性的特质和诉求、女性权利等问题。然而,学术界很少关注中亚地区多样化的男性身份。作者通过对哈萨克斯坦阿塞洛米塔尔Arcelor Mittal矿区男性开展深入调查,分析了职业身份与男子气概间的关系,推动了对男性身份的学理研究。

在哈萨克斯坦,矿工群体被视为一个社会地位较为优越的群体。由于工作环境较为危险,该群体获得的收入也相对高于其他行业。因此,矿工群体具备接近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如他们拥有装修精美的房子、家用汽车、电视和电脑等。然而,由于近年来哈萨克斯坦经济不景气,矿工的生活水平有所下降。矿工们频繁加班,且在生产设施未能转型升级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以阿塞洛米塔尔矿区为例,在苏联时期,矿工的平均退休年龄为50岁而现在,平均退休年龄已延长63岁。经济上的巨大压力及艰苦的工作环境,损害了矿工们的身体健康,使他们越来越难以实现传统上对男性气概与责任的社会要求。

研究问题

本文的核心问题是,在当前的政治经济状况下,哈萨克斯坦矿工群体的男子气概是如何表现的?苏联解体后,哈萨克斯坦矿工群体的经济压力和身体状况是如何影响传统上对男子气概的身份要求的?

本文的问题源自于作者在阿塞洛米塔尔矿区调查期间所产生的困惑她发现哈萨克斯坦矿工家庭中夫妻双方对彼此的期望非常高,这对男性产生了很大的生活压力。采矿工程师谢尔盖(Sergey)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说:“对我来说,妻子很少和女性朋友外出聚会而是在家照顾孩子,她承担全职太太的角色是很正常的。然而,这种情况慢慢变得不同,我需要在矿区以外的地方寻找一份工作,因为我需要更多的收入来养家。”在这种期望之下,男人作为家庭的顶梁柱,往往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而女性在做全职太太的过程中,也感到过度劳累和约束。这样的家庭身份安排难以令夫妻双方都感到满意。作为一个人类学专家,埃娃·凯斯卡拉敏锐发现这一现象与当前不稳定的经济形势和苏联解体之前形成的社会期望有关。因此,她从男性的角度出发,对这一问题展开了深入研究。

研究方法

埃娃·凯斯卡拉采用了田野调查方法对上述问题开展了研究201320142017年,作者在哈萨克斯坦北部的阿塞洛米塔尔矿区进行了累计11个月的实地考察,包括在煤炭加工厂和女工一起工作、陪同工程师下矿井、与相关人员座谈以及走访矿工疗养院等。通过这些实地考察,作者发现,矿工疗养院是矿工群体展现男子气概的理想场所。由于工作期间繁重的体力劳动和各种细致的工作要求,矿工们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愿望去实现社会对其男子气概的要求。但是在疗养院,矿工们脱离了家庭和工作的种种约束,能够更为放松地享受一段美好时光。同时,疗养院也满足了矿工们的社交需求,矿工们愿意展现出社会要求中理想的男子气概,去获得更好的社交魅力并赢得女性青睐。

结论

埃娃·凯斯卡拉发现饮酒是矿工展示自身男子气概的重要途径。饮酒有多种形式,如聚会时心情舒畅地豪饮,纪念不幸之事时悲伤地饮酒,还有生活遇到挫折时沮丧地饮酒。在疗养院,矿工们往往依靠饮酒过程中的社交来展示自身的男子气概。通过讨论和吹嘘过往的经历、工作和伴侣,可以展示自身对工作、生活和家庭的掌控能力,同时也能收获友情。此外,在与女性的交往中,拥有强健的体魄是矿工们获得女性青睐、塑造自身男子气概不可或缺的因素。

但是,通过饮酒来展示男子气概,对矿工们来说越来越难以实现。一方面,在当前经济不稳定的状况下,夫妻双方对彼此极高的社会期望男性施加了越来越的经济压力,他们需要通过加班等方式更加辛苦地工作。此外,矿区日益老化的基础设施和高比例的职业病,对矿工的身体健康产生了影响。矿工在工作期间是禁止饮酒的,由于平时的经济压力以及工作时间的延长,这进一步增加了矿工们通过豪饮来塑造自身男子气概的难度。

埃娃·凯斯卡拉认为在阿塞洛米塔尔矿区目前的情况下,不合理的社会期待和现有的政治经济形势损害了矿工们的身体健康。家庭经济保障者的身份和通过饮酒等来展现的男子气概之间存在着矛盾,矿工们在健康和尊严的冲突中成为弱势群体,这一问题亟需得到社会的关注。

校对:陈亚州、王术森

审核:曾向红

 
标签:
学术资源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6.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8. 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二】中亚小国的外交政策:以吉塔土三国为例
  2.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一】2014年阿富汗总统选举中的族群政治和政治暴力
  3.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评齐甘科夫2022年新著《俄罗斯现实主义》
  4.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九】莫斯科正在试图颠覆西方吗?
  5. 【中亚书评系列一百六十八】莫迪治下的印度与日本:嵌套的战略伙伴关系
  6.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七】俄罗斯、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
  7.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六】塔利班政权重新掌权后阿富汗的未来展望
  8.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五】助推“新大博弈”:哈萨克斯坦、能源政策和欧盟
  9.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四】俄罗斯地缘政治教科书中的“阴谋论”
  10.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三】土—俄关系中的大战略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