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有关对俄罗斯帝国边境地区和俄罗斯国内非俄罗斯族群的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不过,针对巴什基尔地区的专门研究成果却处于缺失状态。施泰因韦德尔的研究揭示了巴什基尔地区在俄罗斯帝国时期、苏联时期和俄罗斯时期的差异性与延续性,对理解俄罗斯帝国时期巴什基尔地区与中央政府的关系具有重要价值。
Charles Steinwedel,Threads of Empire: Loyalty and Tsarist Authority in Bashkiria, 1552–1917, Bloomington: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2016.
【文献出处】 Daniel E. Schafer, “Threads of empire: Loyalty and Tsarist Authority
in Bashkiria, 1552–1917”, Central Asian Survey, Vol.37, No.4, 2018, pp.606-608.
【作者简介】查尔斯·施泰因韦德尔(Charles Steinwedel),美国东北伊利诺伊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俄罗斯、苏联和后苏联历史。
丹尼尔·谢弗(Daniel E. Schafer),美国贝尔蒙特大学历史系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非俄罗斯族群体在俄罗斯和苏联历史上发挥的作用,尤其关注中亚、高加索和俄罗斯本土的穆斯林群体。
在沙皇统治后期,民族认同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作为幅员辽阔的多民族国家,俄罗斯帝国内的各个民族都有其特殊的利益与生活方式。查尔斯·施泰因韦德尔所著的《帝国脉络:巴什基尔的忠诚与沙皇权威,1552—1917》,是对16世纪中期到俄罗斯帝国末期,统治精英和巴什基尔(乌法和奥伦堡省)人口与民族多样化之间关系的详细调查。作者着重论述了沙皇当局通过调解遗产地位、选择性使用暴力,以及操纵宗教活动等方式,不断争取巴什基尔地方精英的忠诚,从而维护巴什基尔的公共秩序,进而推动巴什基尔地区逐渐融入俄罗斯帝国。
巴什基尔地区自伊凡四世至尼古拉二世期间,一直处在俄罗斯帝国的统治之下,在沙皇统治的数个世纪中,巴什基尔逐渐从一个治理不善的边境地区转变为一个融入俄罗斯帝国的内部省份。在初期,巴什基尔仅仅被俄罗斯帝国视为一个殖民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它更多地被视为俄罗斯帝国的一部分。正如施泰因韦德尔所指出的,从地理位置上看,巴什基尔处在两种治理形式相交的地带,且这种形式一直到俄罗斯帝国末期仍没有得到明显改变。
本书的主要观点有:(1)通过对巴什基尔和俄罗斯帝国关系进行研究,有助于分析俄罗斯帝国的形成。(2)巴什基尔逐渐融入俄罗斯帝国的过程,可以被视为俄罗斯帝国逐渐形成的过程。(3)在俄罗斯帝国不同的发展阶段,巴什基尔被赋予了不同的地位。(4)俄罗斯对于边疆地区和俄境内的非俄罗斯族裔的相关政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表现,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延续性。(5)巴什基尔地区的精英群体对增强该地区与俄罗斯帝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6)地方自治组织的建设有利于巴什基尔地区增强其与俄罗斯帝国中央政府之间的关系。(7)非俄罗斯族裔在俄罗斯帝国时期,尤其是俄罗斯帝国形成阶段发挥了重要作用。
校对:陈亚州 王术森
审核:曾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