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七】俄罗斯、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

日期: 2023-03-20 来源: 原创 点击: ...
   

田嘉乐编译

【文献来源】Sinem ÜnaldilarKocamaz, “The Rise of New Powers in World Politics: Russia,China and the 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Uluslararası İlişkiler Dergisi,Vol.16,No.61, 2019,pp.127-141.

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及其西方盟友通过各种政治和经济机构主导着国际关系。然而,随着俄罗斯和中国等力量的崛起,西方治理和美国主导地位饱受质疑。其中,俄罗斯和中国为实现中亚地区安全和减少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以下简称“上合组织”),建立一个新的能源俱乐部。尽管上合组织缺乏直接对抗美国利益的物质和政治能力,但通过俄罗斯和中国的软平衡政策,该组织已成为制衡美国的重要工具。本文就是从平衡美国主导地位的角度来评估中俄通过上合组织进行合作的可能性。

一、导言

上合组织作为一个非传统地区组织,其目标是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和宗教极端主义,解决地区问题,实现经贸、文化、教育等领域交流机制化。然而,俄罗斯和中国在国际体系中的崛起改变了上合组织的愿景,其一是使组织成为中俄对美实行软平衡政策的制度性工具,其二是通过组织建立起不同于西方偏好的共同规范,如不干涉、国家主权、维持政治现状、领土完整和国家安全。在此背景下,本文将评估中俄通过上合组织的合作在平衡美国方面的能力。文章的第一部分借助软平衡理论框架,分析美俄在中亚的利益冲突,探讨上合组织作为地区安全组织的能力和俄罗斯在安全方面的影响。第二部分聚焦经济关系,重点讨论中国的经济崛起和扩张,以及上合组织作为一个伞形组织的作用。此外,这部分还研究了双边能源协议和贸易路线项目的重要性。文章最后对“上海精神”以及上合组织在建立认同感和稳固联盟上面临的挑战作了讨论。

 

二、理论框架:通过区域多边机构实现软平衡

上合组织的成立不但使中亚各国承认其是巩固自身政权的重要工具,而且通过打击恐怖主义、贩毒、分裂主义使其国际影响力也得到扩大。由此,阿里斯(StephenAris)、尹永美(Yeungmi Yun)和波克(Kicheol Pork)等学者仅将上合组织视为一个多边安全组织。但在作者看来,上合组织除了多边安全合作外,还可被视为中俄进行地缘政治平衡行为的重要平台,即对美国实施软平衡战略的重要工具。苏联解体后,主要大国没有能力对美国实施制衡,也无法以传统的基于反补贴联盟和军备建设的硬平衡机制来应对。因而,作者提出软平衡比硬平衡更方便。软平衡战略是指至少两个国家的非军事结盟,旨在减少或消除外部力量在特定地区的军事存在和外部影响。如果平衡者不给予彼此某种程度的相互支持,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结果,而这便成为新兴大国平衡美国的新方法。为此,中俄两国利用上合组织这一平台间接降低美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阻止其他地区大国与美国结盟。此外,还通过促进共同的规范和价值观来消除美国的文化影响。譬如,中俄希望通过推动多边合作,维护上合组织内的国家不干涉原则,平衡美国的单边主义和干涉主义。所以,中俄通过上合组织在中亚地区发挥多边领导作用,以中俄战略关系对西方压力和美国霸权予以回应。

 

三、俄罗斯与上合组织:政治和军事居主导地位

对于俄罗斯而言,北约的扩张、布加勒斯特峰会的决定、格鲁吉亚的干预以及克里米亚的吞并都预示着与西方关系的急剧恶化。因而,俄罗斯便想通过协调上合组织与集体安全条约组织等关系来发挥其国际影响力,试图在制度上挑战西方组织,强化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并追求与美国平等的全球大国的地位。

俄罗斯制衡美国的第一个措施是将美国赶出中亚地区。一方面,将美国赶出中亚的指标是关闭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军事基地。另一方面,乌兹别克斯坦自2005年安集延事件之后,废除了美国基地的权利,同样也削弱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俄罗斯的第二个举措是加强军事力量、开展联合军事行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通过向中亚各国政府提供安全保证,以在安全和防务方面削弱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二是中俄“和平使命2005”、“和平使命2014”、“和平使命2016”等联合军事训练;三是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合组织可被用作平衡北约的工具,并使中亚地区一系列共同的假设和规范社会化和制度化。此外,中亚国家对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上合组织所提供的安全环境感到满意,不受集体安全实体的限制。

因此,将美国赶出中亚地区,开展联合行动,作出军事贡献,是制衡美国的重要手段。但上海合作组织在经济合作和创建新的经济机构方面更加自信。

 

四、中国与上合组织:经济实力、建立贸易集团和能源合作

上合组织的军事方面主要是在中国的帮助下由俄罗斯主导,而该组织的经济和能源方面则由中国主导。中国通过能源协议、大规模援助、基础设施项目和不断增加的贸易额,调节着与中亚国家的关系。中国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深化互利合作,使中国自身发展更多惠及周边。从长期来看,依赖会产生更稳固的伙伴关系,这将减少其他外部力量的影响,增强软平衡。

在这种背景下,中国通过与其成员利益关系而非安全优先事项来调节周边关系,其成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使得对外贸易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经济合作中最具活力的领域,其中,“一带一路”倡议对中国扩大和增加与中亚国家之间的依赖关系至关重要,并由中国主导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提供资金;二是深化中国与中亚的能源关系,与俄罗斯安全组织目标不同的是,上合组织被中国视为“能源俱乐部”,因而向中亚国家运输能源便是这一战略的一个方面。

因此,通过“一带一路”项目和能源运输,中国试图通过经济关系影响中亚。中方也认为,上合组织应是一个具有非安全特性的经济组织,还是与俄国推动“一带一路”和欧亚经济联盟合作进程的关键工具,是通过形成经济集团来加强经济实力的保护伞组织。

 

五、俄中关系与上海合作组织:成为联盟前景的挑战

尽管北京和莫斯科深化了在上海合作组织和其他地区组织中的合作,但双方在地区和全球安全重点问题上仍存在分歧。因此,在两国之间建立正式的联盟依然很困难,其深化合作仍存在一些明显障碍。即使持续的武器销售、不断增加的外国直接投资和贸易额增强了伙伴关系,但从北极到中亚,俄罗斯和中国一直是传统的竞争对手。

影响中俄关系紧张的因素主要有:一是能源俱乐部的想法以及与中亚国家的双边关系;二是俄罗斯并不认为自己是中国的天然盟友;三是俄罗斯与越南的密切关系;四是恐怖主义和中亚地区的安全差距;五是区域经济一体化问题;六是创造共同身份的挑战,即创造一个共同身份和共同价值观的艰巨和中俄在上合组织扩大问题上的分歧。此外,成员国之间在经济发展、安全利益、愿景等方面存在严重分歧。由于这些差异,建立共同的认同感依旧任重道远,因为没有一个成员国准备为了发展共同防御协定而牺牲他们的外交和经济利益。该组织的精英们对国际关系有着务实的看法,这种情况最终破坏了团结感和共同身份的创造。

 

六、结论

通过使用软平衡战略,中国和俄罗斯试图巩固各自的力量,以对抗美国领导的单极世界。而上合组织便是中俄建立一个反对美国主导的国际秩序的屏障的基本工具之一,该组织的基本目标就是实现一个安全的环境和增加区域合作,其表现之一就是通过软平衡工具挑战美国的霸权。上合组织被俄罗斯定义为一个多边安全组织,却被中国定义为一个伞形组织。而且尽管中俄已经就冷战后美国的单边主义达成共识,双方的共同利益推动了他们在一些问题上的合作和地区一体化,但他们还远未形成反美集团。中俄在地区霸权地位上的对立、成员国经济一体化的风险、共同价值观和认同的传承、团结的缺失以及扩员过程等议题上的分歧,都使上合组织的机制化进程变得愈加复杂。尽管成员之间关系复杂,但该组织仍是一个重要的软平衡工具。

【编译者简介】

田嘉乐,陕西宝鸡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对外关系专业博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咸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期间获得两次校级三等奖学金。硕士就读于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业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期间发表学术论文两篇,担任校研究生会权益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术部干事,获得三次三等学业奖学金和兰州大学“优秀研究生会干部”等荣誉称号。

【校对者简介】

董一兵,山西临汾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大外交智库研究员。本科就读于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期间获得一次三等学业奖学金。硕士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所学专业为国际政治,在读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文章一篇。邮箱:dongyb20@lzu.edu.cn。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

为了解学术前沿,开阔学术视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研究生“笃研”读书会为依托,组建“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团队主要负责编译俄罗斯、中亚、南亚和高加索等国别与区域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书评、地区热点及重大事件的相关时评等。自组建以来,编译团队已推出160多期编译作品。现有编译人员30多名,主体为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实行组稿和自由投稿相结合的方式。欢迎校内外对欧亚问题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投稿,投稿邮箱:yujb20@lzu.edu.cn。编译作品将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同步刊出。一经采用并发布,即奉上微薄稿酬,以致谢意。敬请各位同仁关注、批评与指正。

本文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编译。所编译文章的观点不代表发布平台,请注意甄别

编译:田嘉乐

校对:董一兵

审校:李益斌

标签:
中亚问题
图片新闻
  1.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出版
  2.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人权议题在《北京评论》(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3. 【学术动态】我所多位老师应邀担任《国际安全研究》匿名审稿专家
  4.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曹伟副教授赴新疆参加学术研讨会
  5. 【时事评论】李捷教授等就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现象在“丝路新观察”发表评论
  6. 【对外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我驻哈萨克斯坦总领馆、企业与哈多所大学
  7. 【学术交流】米鹏举博士、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亚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8. 【学术讲座】曾向红教授作客“兰山讲堂·思政云课” 分析大国在中亚地区博弈的新态势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3.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4.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5.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6. 关于举办“中国反分裂理论研讨会”的通知
最近更新
  1.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二】中亚小国的外交政策:以吉塔土三国为例
  2.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一】2014年阿富汗总统选举中的族群政治和政治暴力
  3.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评齐甘科夫2022年新著《俄罗斯现实主义》
  4.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九】莫斯科正在试图颠覆西方吗?
  5. 【中亚书评系列一百六十八】莫迪治下的印度与日本:嵌套的战略伙伴关系
  6.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七】俄罗斯、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
  7.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六】塔利班政权重新掌权后阿富汗的未来展望
  8.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五】助推“新大博弈”:哈萨克斯坦、能源政策和欧盟
  9.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四】俄罗斯地缘政治教科书中的“阴谋论”
  10.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三】土—俄关系中的大战略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