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评书系列之八十三】《俄罗斯在中亚的持久影响力》

日期: 2021-03-03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俄罗斯在中亚的持久影响力

董一兵  编译

【文献来源】Morena Skalamera, “Russia’s Lasting Influence in Central Asia,” Survival, Vol.59, No.6, 2017, pp.123-142.

 

一、研究背景

   西方学术界认为随着中国在中亚介入的加深,中俄之间将会进行地缘角逐,但事实恰恰相反,中俄在中亚地区反而保持了合作态势;另一方面,随着俄罗斯在叙利亚和乌克兰问题上与西方对峙,其面临着经济制裁与油价下跌而导致的经济困境,有观点认为俄罗斯将在对外战略中忽视中亚,并逐渐在该地区失利,而事实上,俄罗斯在中亚的影响不断得到强化。因此,需要重新审视普京时期俄罗斯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尤其是在其自身财政和经济受限的情况下,俄罗斯仍然可以通过与中亚各国领导人的沟通来维持自身的强大存在。

二、论文框架

   作者通过政治安全、区域经济合作、文化传统三个方面分析了俄罗斯对中亚国家仍然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原因。首先,就政治安全层面,作者以“伊斯兰主义和俄罗斯战略复兴”(Islamism and Russia’s strategic reassertion)为小标题,强调俄罗斯利用伊斯兰极端主义对中亚地区安全的威胁强化了自身在这一地区的军事存在。因为俄罗斯承袭了前苏联庞大的军事实力,俄罗斯军方及俄联邦安全局与中亚建立了密切的、难以替代的关系。只要伊斯兰极端主义的威胁(无论是感知的还是实际的)持续存在,只要恐怖主义仍是该地区政府面临的主要问题,俄在中亚的地位都将得到加强。美国所谓反恐利益的需求和中国自身国家安全的需要都强化了二者对这一地区的安全关切,为此普京推出了集体安全条约组织 (Collective Security Treaty Organization,CSTO)与之相抗衡。随着美国煽动“颜色革命”,俄美矛盾加剧,俄罗斯不断加强建设在中亚各国的军事基地;与此相反,中国则选择与俄罗斯在“上海五国”(上海合作组织的前身)框架下进行合作,以此来反击“三股势力”,这实际上相当于确认了俄罗斯地区安全提供者的地位。另外,俄罗斯通过多重渠道维持自身地区关键性角色的地位。例如,寻求与中亚精英合作,以影响各国政治生活进程;利用战略机构对中亚各国施加影响;由于前苏联的关系,中亚各国领导人与外交团队对俄罗斯具有一定的政治共识,叙利亚危机强化了中亚国家对俄罗斯的支持,这与双方的固有政治文化和相似的政治逻辑存在一定关联。

   其次,就区域经济合作层面,作者以“经济区域主义和能源贸易”(Economic regionalism and energy trade)为小标题,强调俄罗斯尽管经济手段贫乏,但仍然对这一地区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第一,中亚五国之间经济的竞争性及俄罗斯自身市场的有限性,导致俄罗斯所倡导的“欧亚经济联盟”(Eurasian  Economic  Union,EEU)其实并不成功。但俄罗斯对中国所提出的上海合作组织自由贸易区(SCO Free Trade Zone)似乎并不热心,直到俄罗斯在面临西方战略强压时,才确认了“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的对接。第二,俄罗斯善于运作能源政治。尽管在区域经济和贸易网络上进步不大,但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通过与哈萨克斯坦及土库曼斯坦合作,统一分配天然气,由于对前苏联遗留管道的依赖性,中亚国家直接对欧洲输送能源的项目“纳布科管线项目(Nabucco pipeline project)”被俄罗斯成功扼杀。第三,俄罗斯凭借吸纳中亚国家务工人员也夯实了双方的经济纽带。每年中亚数百万人要去俄罗斯打工,这些人所挣取的外汇对于各国(尤其是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如2017年吉尔吉斯斯坦在俄打工的外汇大概有17亿美元,占到国家GDP的25.7%;而在塔吉克斯坦则大概有12亿美元,占到国家GDP的28%。

   最后,就文化层面,作者以“俄罗斯文化外交”(Russian cultural diplomacy)为小标题,强调俄罗斯对于中亚各国有着内在吸引力。俄罗斯通过语言、流行文化以及新闻等渠道仍然保持着对这一地区的特殊影响力。文章指出,对于中国在此地区影响力提升,俄罗斯也会适当采取反制措施。作者举例:2016年5月哈萨克斯坦爆发了针对中国农业投资的抗议,俄罗斯媒体便对中国进行了批评,以此抵消中国文化上的影响力。此外,由于中亚国家内部结构错综复杂,包括家族、宗族、部落以及族群等,所有中亚国家都需要依赖于俄罗斯的“特殊”服务,来影响社会内部舆论导向,进而保持国内坏境稳定,所以俄罗斯与中亚国家还存在着互惠性政治忠诚(reciprocal political loyalty)现象。

三、结论

   通过作者上述分析,我们发现所谓“俄罗斯不可避免衰落”的命题实际上是混淆了俄罗斯的“霸权性地位”(hegemonic power)与“占主导性地位”(preponderant regional player)。俄罗斯仍然是影响中亚地区的最重要域外力量,牵动着这一地区的全方位发展。现如今(2017年),随着“美国优先(America First)”政策的提出,美国将注意力更多放在国内,对于中亚的影响力也进一步降低,与此同时欧洲的影响力也在被削弱。而中国在此地区的存在则仅仅局限于经济领域,在安全和文化方面的影响力无法与俄罗斯相提并论。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俄罗斯将在中亚持续保持主导地位。

 

编译者简介

   董一兵,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大外交智库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本科就读于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期间获得一次三等学业奖学金。硕士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专业为国际政治,在读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学业奖学金;在《江南社会学院学报》发表学术文章一篇;参加在南开大学举办的第十届国际政治经济学会议。

 

校对者简介

   赵柳希,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19级国际关系专业硕士研究生,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会主席,学生党支部纪律委员。本科毕业于海南大学英语专业,并获得TEM-8证书。本硕期间曾参加大学生辩论赛、全国英语演讲比赛、话剧之夜等校级、省级比赛,获得最佳辩手奖、二等奖、三等奖;在校期间多次获得一等、二等、三等奖学金,多次获得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

   为了解学术前沿,开阔学术视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研究生“笃研”读书会为依托,组建“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团队主要负责编译俄罗斯、中亚、南亚和高加索等国别与区域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书评、地区热点及重大事件的相关时评等。自组建以来,编译团队已推出80余期编译作品。现有编译人员20多名,主体为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实行组稿与自由投稿相结合的方式。欢迎校内外对欧亚问题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投稿,投稿邮箱:chenkr14@lzu.edu.cn。编译作品将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同步刊出,一经采用并发布,即奉上微薄稿酬,以致谢意。敬请各位同仁关注、批评与指正。

 

   本文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编译。所编译文章仅供专业学习之用,相关观点不代表发布平台,请注意甄别。本期编译得到北京海纳丝路信息科技研究院的赞助,谨致谢忱。

 

编译:董一兵

校对:赵柳希

审校:李益斌

标签:
专题数据库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6.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8. 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时事评论】曹伟副教授就新疆实施反制美国涉疆制裁决议接受新疆卫视采访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率团访问中亚三国
  3.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问题在《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4. 中国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喀什举行三方会谈
  5. 中国政府新疆工作白皮书(汇总)
  6.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人权议题在《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7.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曹伟副教授赴新疆参加学术研讨会
  8. 【时事评论】曹伟副教授就新疆人权事业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
  9.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10. 【学术交流】曹伟副教授、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首届新疆人权事业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