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元 编译
【编译者按】
本文作者首先介绍了《国际关系中的中亚:哈尔福德·麦金德的遗产》的大致内容,即探讨了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对中亚国际事务的理论化、政策和实践的影响。随后,作者表示麦金德的理论可以为中亚地区独立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提供解释。麦金德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强调中亚地区在世界政治中的突出地位。但由于中亚相关问题的跨国属性,局限于传统国家与领土的解释路径,并不擅长解释跨国行为者在多变的区域和全球环境中的作用、行为和意义。
【所评书目】
Nick Megoran and Sevara Sharapova, Central Asia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Legacies of Halford Mackinder, London: Hurst & Company, 2013
【文献来源】
S. N. MacFarlane, “Central Asia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The Legacies of Halford Mackinder,” Journal of Islamic Studies, Vol.26, No.2, 2015, pp. 238–241.
【作者简介】
(1)书籍作者:
尼克·梅戈兰(Nick Megoran):政治地理学家,美国纽卡斯尔大学地理、政治和社会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冷战后国际关系的政治地理和地缘政治。主要包括两个研究主题:在现代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建立民族国家,宗教和教会在战争与和平中的地位。
塞瓦拉·莎拉波娃(Sevara Sharapova):塔什干的政治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中亚的国际关系。
(2)书评作者:
S.N.麦克法兰(S. N. MacFarlane),格鲁吉亚第比利斯社会科学中心的董事会主席、查塔姆大厦俄罗斯欧亚计划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国际组织与安全、人类安全、国际关系中的苏联和独联体国家。
一、研究概述
这本书探讨了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 Mackinder)的地缘政治学理论对中亚国际事务的理论化、政策和实践的影响。麦金德是采用地理方法解释国际关系的先驱者之一。该著作明确表示,麦金德的思想是综合了许多同时代人思想的产物。他的心脏地带理论侧重于欧亚大陆在全球权力政治中的中心地位,由于其所谓的地理决定论与同情纳粹主义的德国学者的思想有关,在20世纪被学术界广泛摒弃。然而,麦金德的思想对其西方的遏制政策框架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在后冷战时代具有显著复苏的趋势。
二、主要内容
该著作设定了三项任务:更详细地阐述麦金德的理论;考察该理论在中亚学术界和决策者中的传播情况;以及评估其在解释中亚国际关系方面的效用。
首先,布卢埃(Blouet)、卡恩斯(Kearns)、奥哈拉(O’Hara)和赫弗南(Heffernan)对麦金德如何看待世界做了非常有用的描述。他们对理论本身提出了许多问题。譬如,麦金德到底对我们理解国际关系作出了何种贡献?麦金德的说法在哪些方面优于现实主义、优于国家行为体层面或意识形态的概念性叙述?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东西?由于本文未涉及这些文献,因此无法回答这些问题。那么恐怖主义是否很容易适用于麦金德的方法?这一问题将在下文讨论。
其次,关于分析类别。心脏地带理论中的中心地带在哪里?很明显,1904年,麦金德谈论的是内亚空间,它一直延伸到北极,并从俄罗斯帝国的西部边界延伸到中国中部。后来,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下,他似乎认为东欧是支点。再到后来,在1943年,中心地带似乎又向东移动到了苏联。对此,人们不禁要问,如果人们无法确定心脏地带的位置,那么心脏地带的概念还有什么用?心脏地带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另外,关于地缘社会,塞普尔(Seiple)将所谓“公民社会”的提升淹没在麦金德的地缘社会观中,这又在什么方面优于关于转型、软实力和思想传播的主流文献?如若将两者结合在一起,或许就会想知道理论所要解释的边界在哪里。
再次,涉及驱动因素。确认心脏地带的动力何在?原因似乎是,一个控制和开发该地区经济潜力的国家将在世界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心脏地带拥有经济潜力控制权,从而使得一个国家主导整个系统,这又是什么情况呢?对此,赫基莫卢提(Hekimoglu)认为,由于中亚没有这种潜力,所以终究是边缘地带而非心脏地带。
从次,作者们很好地追踪了麦金德理论在中亚地区的传播和日益增长的影响力。麦金德理论对中亚人如何看待他们的地区产生了重大影响。那么,为什么这一在大英帝国后期发展起来的理论,却可能会在当代中亚地区产生影响?作者指出,苏联解体打破了中亚地区人们在苏联时代所拥有的稳定的世界观,他们迫切需要寻找独立后所面临的现实问题的解释。麦金德正是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填补了这一空白,强调了中亚地区在世界政治中的突出地位,这与迫切需要对现实解释的中亚国家的需要相暗合。
最后,这一理论在解释中亚时的效用问题。在本书作者看来,在2008年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战争中,美国对格鲁吉亚的支持,符合“麦金德的理论,即一个大国为了控制整个世界而进入东欧”,因为这是“西方利益在东欧的积极渗透”的典型案例。然而,抛开对该地区的积极渗透是否可以被视为对该理论的确认不谈,美国并不支持格鲁吉亚与俄罗斯的战争。
中亚面临的许多最严重的问题都是跨国的,如恐怖主义、跨境犯罪、水资源分配等。但麦金德的方法基本上局限于传统国家与领土之中,它并不擅长解释跨国行为者在多变的区域和全球环境中的作用、行为和意义。尽管如此,赫基莫卢声称,接受麦金德的方法是有道理的,即在该地区引入麦金德的理论具有破坏性,因为它阻碍了全球体系中对该地区的有效讨论。人们可能会说,对这一系统理论的关注转移了人们对该地区内部问题的注意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这本书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有益贡献。它具有国际关系理论化的悠久传统,所呈现的观点多种多样,汇集了该地区内外的评论家、支持者和学者的观点。这些贡献表明,在分析中亚国际关系时,学者和实践者需要理解并采用这种方法。无论喜欢与否,麦金德思想或其变体都是安然无恙的。
【编译者简介】
王元,中共党员,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
【校对者简介】
董一兵,山西临汾人,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国际关系理论与中国外交,大外交智库研究员。本科就读于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期间获得一次三等学业奖学金。硕士就读于天津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所学专业为国际政治,在读期间连续三年获得学业奖学金。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学术文章一篇。邮箱:dongyb20@lzu.edu.cn。
【有恒·欧亚学术团队】
为了解学术前沿,开阔学术视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研究生“笃研”读书会为依托,组建“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团队主要负责编译俄罗斯、中亚、南亚和高加索等国别与区域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书评、地区热点及重大事件的相关时评等。自组建以来,编译团队已推出170余期编译作品。现有编译人员30多名,主体为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实行组稿与自由投稿相结合的方式。欢迎校内外对欧亚问题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houwj21@lzu.edu.cn。编译作品将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同步刊出,一经采用并发布,即奉上稿酬,以致谢意。敬请各位同仁关注、批评与指正。
本文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编译。所编译文章仅供专业学习之用,相关观点不代表发布平台,请注意甄别。
编译:王 元
校对:董一兵
审校:李益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