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工作盘点

日期: 2020-12-31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编者按:2020年对于世界和中国来说都是一个不寻常的年份,极大地凸现了现代风险社会所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性,同时也让世人充分感受到了“且行且珍惜”的重大意义和生活在一个崛起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所具有的幸运!

   对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来说,2020年同样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年份。在本年度,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全体同仁勠力同心,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学生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的确取得了些许成效。

   值此辞旧迎新之际,我们对兰大中亚所在本年度完成的工作进行简单的盘点,一方面向关心中亚所发展的学界同仁和各界朋友做一个简单交代,另一方面也算是对中亚所的工作做一简要记录,同时以此勉励同仁们再接再厉,争取在来年的工作中取得更多成绩。

   毋庸置疑,兰大中亚所能走到今天,离不开学界同仁和各界朋友的鼎力支持和关照爱护,更离不开全体师生们的付出。在此,兰大中亚所谨向校内外师生和朋友们表达诚挚的谢意,并祝愿大家在新年里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一、著作出版情况

2020年共出版学术著作7部,其中专著5部,译著2部。清单如下:

1.王四海:《土库曼斯坦油气问题多维透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2.李  捷:《国外维护国家统一的路径与实践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0年。

3.张宏莉:《欧亚国家语言状况和语言政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0年。

4.[美]查尔斯·格拉泽 著,刘丰、陈一一 译:《国际政治的理性理论:竞争与合作的逻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年。

5.韦进深:《能源安全议程设置与中国的国际能源合作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

6.李  捷:《国家统一中的认同建设》,时事出版社,2020年。

7.[土]别尔德穆哈梅多夫 著,王四海等译:《土库曼民族的精神世界》,石油工业出版社,2020年。

 

二、论文发表情况(不完全统计)

共发表学术论文36篇,其中CSSCI来源期刊(辑刊)论文20篇,外文期刊论文2篇,其他14篇,清单如下:

1.张宏莉、余苇:《哈萨克斯坦外来劳务移民及治理措施》,《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3期。

2.周明:《结构制约与精英偏好:哈萨克斯坦对欧亚经济联盟的参与及限度》,《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3期。

3.李亮:《上海合作组织建立成员国间冲突协调机制初探》,《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3期。

4.曾向红:《美国新中亚战略评析》,《国际问题研究》2020年第2期。

5.汪金国、曹佳鲁:《乌克兰国家认同的建构:挑战和转向》,《中央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0年第1期。

6.Jinguo WANG, Yazhou CHEN, "Analysis on Mongolia’s Non-formal SCO Membership", East Asian Review,Vol.18, 2019。

7.汪金国、陈亚州:《吉尔吉斯斯坦反恐怖主义法及其反恐实践》,《区域与全球发展》2020年第2期。

8.曾向红、罗金:《边界功能、威胁认知与中国对陆上边界问题的应对》,《当代亚太》2020年第1期。

9.曾向红、陈亚州:《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一项研究议题》,《世界经济与政治》2020年第1期。

10.李益斌:《欧盟恐袭主体认知偏差与“文明冲突”的关系》,《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期。

11.曾向红:《深入研究中亚地区合作的意义与路径》,《国际关系研究》2020年第2期。

12.周明、翟化胜:《<里海法律地位公约>达成原因及影响研究》,《国际关系研究》2020年第2期。

13.汪金国、令小雄:《话语政治视域下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审思》,《河南社会科学》2020年第3期。

14.朱永彪、苗肖阳:《特朗普政府的阿富汗战略评析》,《当代世界》2020年第5期。

15.曾向红:《“规范性力量”遭遇“新大博弈”:欧盟在中亚推进民主的三重困境》,《欧洲研究》2020年第2期。

16.曾向红、连小倩:《从反对派与政府互动差异看独联体国家“颜色革命”》,《阿拉伯世界研究》2020年第3期。

17.曾向红、张峻溯:《内外联动:新一轮全球抗议浪潮中的2019年香港暴乱》,《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第3期。

18.李捷、李文慧:《“港独”的极化机制与过程研究》,《统一战线学研究》2020年第3期。

19.韦进深:《欧亚经济联盟的制度设计与“一带一盟”对接的模式与路径》,《国际关系研究》2020年第2期。

20.李捷、杨恕:《遏制与干涉:美国涉华核心利益案分析》,《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2020年第4期。

21.曾向红、李琳琳:《国际关系中的污名与污名化》,《国际政治科学》2020年第3期。

22.陈小鼎、王翠梅:《中俄印三角互动与扩员后上合组织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0年第26辑。

23.陈亚州、罗金:《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及其贸易动力研究》,《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0年第26辑。

24.李亮:《中亚与南亚经贸联通的进展及评析》,《复旦国际关系评论》2020年第26辑。

25.Yang Shu, “Nazarbayev: The Road to Power and Success”, China International Strategy Review, Vol.2, 2020, pp.120-137.

26.曾向红、李琳琳:《新冠疫情跨国扩散背景下的西方对华污名化》,《国际论坛》2020年第5期。

27.朱永彪、苗肖阳:《跨文化传播理论视角下的中南亚地区安全合作机制》,《南亚研究》2020年第3期。

28.焦一强、王四海:《美俄退出<中导条约>及其对欧洲安全与地缘政治的影响》,《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5期。

29.李益斌、刘洋:《“五眼联盟冶涉华情报监控探究: 现实、动因和逻辑》,《情报杂志》,2020年第11期。

30.杨双梅、曾向红:《国家角色间冲突的应对——以美国参与中亚区域治理为例》,《俄罗斯研究》,2020年第5期。

31.曾向红:《比较区域研究视域下的中亚研究》,《国际政治研究》,2020年第5期。

32.曾向红,李琳琳:《西方对华舆论的演变与中国的应对策略》,《教学与研究》,2020年第10期。

33.王术森,曾向红:《大国中亚地区外交新态势》,《现代国际关系》,2020年第10期。

34.翟化胜,周明:《欧美国家“外籍战士”的数量差异:分析框架与案例研究》,《公安学研究》,2020年第5期。 

35.张玉艳:Десять років після етнічного конфлікту в південному Киргизстані: соціально-економічні причини та наслідки ,Journal of European economy,2020 № 2 (73)。

36. 曾向红、杨恕:《中国中亚研究30年来进展评估——基于观察视角与研究主题的评估框架》,《国际观察》,2020年第6期。

 

三、研究报告

获得批示和采纳研究报告40余篇,详细成果清单略。

 

四、“四报一刊”文章

“四报一刊”文章共计2篇,优秀网络文章多篇。

1.曹伟:《美国:涉疆问题国际化的幕后推手》,《光明日报》,2020年6月19日第4版。

2.朱永彪:《加强国际合作 凝聚战疫合力——写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召开之际》,《光明日报》2020年3月27日。

 

五、课题项目

2020年申请各级课题项目16个,其中纵向项目4个,横向课题项目12个,总计到账经费116.45万,详细清单略。

 

六、科研获奖

1项成果获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

 

七、人才计划

1人次入选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

1人次入选甘肃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

 

八、有恒欧亚研究学术编译

为了解学术前沿,开阔学术视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研究生“笃研”读书会为依托,组建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2020年有恒共编译共推出39期。详情清单如下:

1、李兴基 编译:《沮丧的伙伴:俄罗斯对西方话语中的荣誉、地位和情感》,原作者安德烈·茨冈科夫(Andrei Tsygankov)。

2、崔嘉佳 编译:《作为大国的俄罗斯:地位不一致和两次车臣战争》,原作者汉娜•史密斯(Hanna Smith)。

3、李嘉伟   编译:《没有选举的“选举模式”?比较视角下的“颜色革命”与2011年“阿拉伯之春”》,原作者阿兰娜·安特韦普(Alanna C.Van Antwerp)。

4、赵泽宇 编译:《俄罗斯自我意识中“大国”成分的消蚀》,原作者马尔克·乌尔诺夫(Mark Urnov)。

5、李嘉伟   编译:《“玫瑰革命”和“郁金香革命”:格鲁吉亚与吉尔吉斯斯坦政权更迭的动因》,原作者唐纳查•奥•比查因(Donnacha Ó Beacháin)。

6、李嘉伟   编译:《吉尔吉斯斯坦的2005年和2010年“革命”:大众动员的比较分析》,原作者阿扎马特·特米尔库洛夫(Azamat Temirkulov)。

7、李嘉伟   编译:《“颜色革命”的真正原因》,原作者卢肯·韦(Lucan Way)。

8、杨鹏飞、崔嘉佳 编译:《俄罗斯外交政策中的地位与情感》,原作者托马斯·弗斯伯格(Tuomas Forsberg)。

9、任明哲  编译:《规避“颜色革命”:克里姆林宫如何抵制“地区民主”趋势》,原作者托马斯·安布罗西奥(Thomas Ambrosio)。

10、赵 磊 编译:《暴力极端主义对巴基斯坦青年的影响》,原作者谢巴纳·法耶兹(ShabanaFayyaz)。

11、李嘉伟   编译:《后共产主义主义国家的转型》,原作者迈克尔·麦克福尔(Michacl McFaul)

12、崔嘉佳 编译:《国际社会与中亚区域一体化》,原作者乔吉塔•普尔绍特(Georgeta Pourchot)

13、李兴基 编译:《中亚地区一体化:从“知道是何”到“知道如何”》,原作者乌鲁格贝克·阿齐佐夫(Ulugbek Azizov)。

14、杨鹏飞 编译:《中亚国家视角下上海合作组织区域认同的形成》,帖木儿·达达巴耶夫(Timur Dadabaev)。

15、别志媛 编译:《亚洲区域主义新模式:上海合作组织比东盟更有发展潜力吗?》,原作者斯蒂芬·阿里斯(Stephen Aris)。

16、李 坤  编译:《中国的地区主义:中国对东盟和上合组织的参与》,原作者斯科特·布莱克莫尔(Scott Blakemore)。

17、李嘉伟   编译:《俄罗斯、北约与“颜色革命”的话语陷阱》,原作者安德烈·马卡里切夫(Andrey Makarychev)。

18、罗  金 编译:《东亚/东南亚和中亚区域一体化比较》,原作者奇娜拉·埃森古尔(Chinara Esengul)。

19、翟化胜  编译:《环境恐怖主义的战略逻辑》,原作者布里特尼·卡特(Brittnee Carter)。

20、原梦迪 编译:《太平洋:上海合作组织VS东南亚国家联盟》,原作者乔万·西波瓦茨。

21、史旭潇  编译:《非西方国际组织中的规范:西方规范理论对上合组织和东盟的适用性研究》,原作者亚历杭德拉·菲格罗亚(Alejandra Figueroa)。

22、李嘉伟   编译:《反对“独裁”统治者的大众动员模型:东欧剧变、“颜色革命”与“阿拉伯之春”的比较》,瓦莱丽·邦斯(Valerie J. Bunce)。

23、孙秀文  编译:《竞争中的重叠?——后苏联空间区域组织的规范与政策比较》,原作者亚历山德拉·鲁索(Alessandra Russo)。

24、梁朕朋  编译:《中亚的地区主义和地区合作》,阿杰·库玛·帕特奈克(Ajay Kumar Patnaik)。

25、李兴基 编译:《成长为“发展合作伙伴”:哈萨克斯坦的外交政策、身份与国际规范》,因塞巴耶娃·纳菲萨(Insebayeva Nafissa)。

26、赵  磊 编译:《反恐行动有效性的解释:来自美国在巴基斯坦开展无人机空袭行动的证据》,阿斯凡迪亚尔·米尔(Asfandyar Mir)。

27、崔嘉佳 编译:《中亚区域合作的内外动力》,原作者米尔左吉德•拉希莫夫(Mirzokhid Rakhimov)。

28、崔嘉佳 编译:《中亚地区主义:新地缘政治,旧区域秩序》,原作者安妮特•玻尔(Annette Bohr)。

29、李琳琳 编译:《中亚地区规范的力量:规范框架与政治制度之间的互动》,原作者Aliya Tskhay。

30、张  宇 编译:《日本和中国在中亚的基础设施发展战略》,原作者Timur Dadabaev。

31、赵  磊 编译:《谁的利益?谁的和平?——评估巴基斯坦与塔利班在部落地区的和平协议(2004-2015)》,原作者Wali Aslam。

32、原梦迪 编译:《批判性的社交媒体信息:哈萨克斯坦大学生的政治信任和抗议行为》,原作者Amanzhol Bekmagambetov, Kevin M. Wagner, Jason Gainous, ZhaxylykSabitov, Adil Rodionov&Bagysh Gabdulina。

33、李嘉伟   编译:《“颜色革命”的武器化》, 原作者VIevaBērziņa。

34、杨鹏飞 史旭潇 编译:《合作的限度:中亚、阿富汗和新丝绸之路》,原作者Kathleen Collins。

35、张少文 编译:《变化中的中亚地缘政治动力:原因与影响》,原作者Sarwat Rauf。

36、陈明霞 编译:《上合组织成员国身份和巴基斯坦:与中亚关系展望》,原作者Mir SherbazKhetran。

37、尉锦菠 编译:《通过社交媒体扩大社会运动:以“黑命贵”运动为例》, 原作者:Marcia Mundt, Karen Ross , and Charla M Burnett。

38、田嘉乐 编译:《中国对上海合作组织的看法和期待》,原作者赵华胜。

39、李  坤 编译:《独立后中亚国家的政党制度和威权体制》,原作者Grigorii V. Golosov。

 

九、学术会议、学术讲座

成功举办“首届学术活动月”系列学术讲座活动,面向社会顺利完成18场学术讲座;单独或联合主办学术研讨会8场,其中单独主办的“首届‘萃英杯’欧亚研究研究生论坛”、“首届‘纵横杯’政治学与国际关系青年学者论坛”、“首届‘双北论坛’”,取得了积极效果。

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中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 同济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主办的“新冠疫情与国际关系”五次系列研讨会,在国内产生了重要影响。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等媒体对研讨会进行了跟踪报道。

 

十、读书会活动

成功举办7期“常识”读书会,2期“纵横”读书会和4期“笃研”读书会,详细情况如下:

本科生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常识”读书会

第一期 主题:《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之比较》

第二期 主题:《两种自由概念》

第三期 主题:《“关于民主的观念和情感对政治社会的影响”》

第四期 主题:《旧制度与大革命》前言与第一编

第五期 主题:《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二编1-6章

第六期 主题:《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二编7-12章

第七期 主题:《旧制度与大革命》第三编

本科生国际政治专业:“纵横”读书会

第43期 “国际组织与全球治理:机制、路径与案例分析”

第44期 “全球议题的兴起及其治理”

研究生:“笃研”读书会

第27期 《裙带资本主义:韩国和菲律宾的腐败与发展》

第28期《国家为何而战?——过去与未来的战争动机》

第29期 《俄罗斯与西方:从亚历山大一世到普京:国际关系中的荣誉》

第30期 Welch Larson and Alexei Shevchenko Deborah, “Status Seekers:Chinese and Russian Responses to U.S. Primac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34, No.4, 2010, pp.63-95; Andrej Krickovic and Chang Zhang, “Fears of Falling Short versus Anxieties of Decline:Explaining Russia and China’s Approach to Status-Seeking”, The 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Politics, Vol.13, No.2, 2020, pp.219–251.

整理:韦进深

校对:张旖旎

审核:曾向红

标签:
专题数据库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6.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8. 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时事评论】曹伟副教授就新疆实施反制美国涉疆制裁决议接受新疆卫视采访
  2.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主席艾尔肯·吐尼亚孜率团访问中亚三国
  3.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问题在《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4. 中国新疆和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在喀什举行三方会谈
  5. 中国政府新疆工作白皮书(汇总)
  6.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人权议题在《北京周报》(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7.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曹伟副教授赴新疆参加学术研讨会
  8. 【时事评论】曹伟副教授就新疆人权事业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
  9.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10. 【学术交流】曹伟副教授、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首届新疆人权事业发展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