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评书系列之六十五】《中亚区域合作的内外动力》

日期: 2020-09-14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中亚区域合作的内外动力

(中亚地区合作系列之四)

崔嘉佳  编译

【文献来源】 Mirzokhid Rakhimov,  “Internal and External Dynamics of Regional Cooperation in Central Asia”, Journal of Eurasian Studies, Vol.1 No.2, 2010, pp.95-101.

【作者简介】米尔左吉德•拉希莫夫(Mirzokhid Rakhimov),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当代历史和国际研究系主任、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教授,研究领域包括中亚地区历史、区域一体化和国际关系。

【期刊简介】《欧亚研究期刊》(Journal of Eurasian Studies)是汉阳大学亚太研究中心出版的区域研究类期刊,该期刊致力于探索欧亚大陆的内外联系,研究对象包括独联体地区及其周边国家。

Mirzokhid Rakhimov

Journal of Eurasian Studies

 

一、研究背景

   20世纪的世界史充满重大政治变革,比如苏联的建立与解体、东西方之间的冲突等,与此同时,上世纪后半叶至21世纪初,全球化、区域化以及国家建设进程在世界各地展开,区域合作与一体化成为当代国际关系的重要议题之一。20世纪中期至今,世界不同地区逐步形成诸如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南方共同市场等各种政治经济区域组织,区域合作逐渐成为维持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因素。中亚地区也不例外,苏联解体后,中亚各国试图建立新的多边和双边关系,积极加入联合国、欧安组织等主要国际组织,并参与创立中亚合作组织(CACO)、欧亚经济共同体(EurAsEC)、独联体(CIS)和上合组织(SCO)等区域组织。

二、中亚区域合作:制度框架

   中亚在整个20世纪经历巨大的政治、社会和文化变革。进入21世纪后,中亚地区以及整个国际形势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苏联解体后,中亚五国的独立使国际上对这个地区有了新的认识。中亚地区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和独特的地缘政治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大国竞争和角逐的舞台。后苏联时期,中亚国家参与的主要区域性国际组织有中亚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独联体和上合组织(文章刊发于2010年——编译者注)。

   (一)中亚合作组织——欧亚经济共同体

   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亚五国面临共同的社会、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彼此间的合作,因此中亚国家不断寻求发展区域一体化的新模式。中亚国家间的合作始于1994年,当时哈乌两国总统在塔什干签署两国统一经济空间条约,随后吉塔两国加入,1998年该组织更名为中亚经济共同体,2002年再次更名为中亚合作组织。

   中亚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包括中亚各国间的利益矛盾、海关政策的差异以及信息交流项目的缺乏等。近年来,水资源矛盾成为影响中亚国家间关系的重要因素,中亚地区的能源主要分布于哈、土、乌下游三国,而水资源主要分布于能源匮乏的吉塔上游两国。由于吉塔两国能源短缺,两国都希望通过建设水电站以弥补本国电力供应的缺口,如塔一直想修建罗贡水电站(hydro station Rogun)和吉计划建设卡姆巴塔大型水电站(hydro station Kambarta)。对于吉塔两国来说,利用水力发电不仅可以满足本国电力供应,更可为两国带来可观的财政收入。但是吉塔两国修建水电站的行为直接影响到下游国家的用水需求,引起上下游国家之间的矛盾摩擦。作者认为中亚水资源问题缺乏区域河流地位的法律框架,应在联合国、上合组织等跨国组织框架下,就阿姆河(Amidarya)、锡尔河(Sirdradya)和泽拉夫尚河(Zerafshan)等地区主要河流展开区域间对话、寻求解决方案。

   在过去二十年中,中亚各国不把彼此当成主要的政治和经济伙伴。通过对来自中亚、俄罗斯和英国的50多位专家进行采访发现区域合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国家利益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哈乌两国争夺领导权;对次国家结构的恐惧。有专家认为,中亚合作组织是区域合作发展的第一步,对未来中亚区域合作具有启示性作用。大部分专家认为欧盟和东盟是中亚地区一体化的良好典范。

   2005年11月在圣彼得堡举行的中亚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峰会上,与会国家领导人一致同意将中亚合作组织与欧亚经济共同体合并。2006年1月,乌兹别克斯坦在圣彼得堡元首非正式会议上成为欧亚经济共同体第六个成员国,但在2008年10月,乌兹别克斯坦宣布中止其成员资格,原因是其他成员国试图在中亚建立新的水电站。

   (二)独联体和上合组织

   1992年12月21日在阿拉木图举行的会议上,前苏联共和国成为独联体的创始成员国。其成员国代表定期开会,就共同关心的经济、军事、政治和社会问题进行商讨。目前,签署的协议达2000多项,但这些协议大多也只停留在纸面上。由于独联体的功能定位和制度设计与成员国对它的期待之间存在巨大落差,使得人们对独联体能否继续维系产生疑问。

   1996年,俄、中、哈、吉、塔首脑为解决边界争端和裁减边界武装力量,成立了“上海五国”机制。2001年6月15日,中、俄、哈、吉、塔和乌六国元首发表联合宣言,宣布上海合作组织成立。中亚国家希望通过组建地区组织,共同打击伊斯兰激进分子,维护中亚地区的稳定。未来,上合组织应积极与联合国、北约、欧安组织等区域和国际组织展开多边合作,进一步扩大在经济、交通、人文等领域的合作。

   总体而言,中亚区域合作的制度框架还很薄弱,处于形成阶段。但就中亚经济和政治合作前景而言,其速度和规模取决于国家合作意愿、适当性改革、国际社会普遍适用的经济调节形式、方法以及成员国政府的政治意愿。

三、区域与国际经济交通运输战略

   中亚地处欧亚大陆中部,远离海港,不利于参与世界贸易。因而中亚各国认为发展区域交通运输是国家区域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中亚区域交通,并将其与中国、伊朗、巴基斯坦和土耳其等邻国的运输体系连接起来。中亚国家也积极参与不同的国际能源项目,2005年12月,从哈西部的阿塔苏到中国阿拉山口988公里的中哈原油管道完工,使哈每年能出口多达1000万桶石油,2006年5月,印度参与美国筹建的一条从土库曼斯坦经阿富汗通往巴基斯坦至印度(TAPI)的天然气管线项目。

   阿富汗局势的稳定和积极变化为中亚合作提供了新契机。改善中亚和阿富汗之间的交通运输将有利于今后阿富汗的经济复苏和政治稳定,也将有利于加强中亚国家同南亚、东亚的联系。2003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伊朗和阿富汗签署建立国际跨阿富汗走廊协议,包括建设一条途经铁尔梅兹—马扎里沙里夫中心(Termez-Maza-e-Sharif-Heart)通往伊朗阿巴斯港(Bandar-eAbbas)和科尔巴霍尔港(Chorbakhor)的公路,使中亚国家可以到达波斯湾,加强中亚、俄罗斯、中国与中东、亚洲西南部和欧洲的联系。巴基斯坦是中亚国家途经阿拉伯海进行南部、西南部和中东贸易的关键,穆尔加布-库尔马(Murghab-Kulma)交通运输项目将把塔吉克斯坦与中国和巴基斯坦的喀喇昆仑(Karakorum)公路连接起来,使得中亚国家进入巴基斯坦的卡拉奇和瓜达尔港(ports of Karachi and Gwadar)。这些交通运输项目的建设将有利于中亚地缘战略和经济形势的发展。

   中亚五国、中国、伊朗、巴基斯坦、格鲁吉亚和阿塞拜疆等国都参与了协调连接欧洲和亚洲、东方和西方的交通要道和设施建设的进程。中亚是区域间联系的重要纽带地区,中亚地区的区域交通运输系统具有促进区域繁荣的潜力,也有利于发展区域和国际运输网络、建立实质性贸易关系,并促进来自外国的投资。

四、发展多边伙伴关系的挑战和前景

   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符合俄罗斯、美国和中国的利益。但就区域合作而言,中美俄三国之间存在分歧,俄罗斯将中亚视为其势力范围,不希望看到中美过多介入;中国表示理解俄罗斯在该地区的固有存在和影响力,同时与俄罗斯一道反对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强大军事存在,认为会威胁其西北地区的安全。

   在过去几年里,欧盟扮演着另一个角色。自1991年以来,欧盟与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分别签订了《伙伴关系协定》,随后,欧盟与中亚哈、吉、乌三国签订了双边的《伙伴关系合作条约》。这些协议促进了欧盟和中亚地区的合作,由于欧盟国家是阿富汗非法毒品生产的主要消费国,中亚与欧洲关系主题已变成区域安全以及反恐和毒品贸易斗争问题。2007年,欧盟颁布《2007-2013年新中亚战略》,旨在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伙伴关系,这表明欧盟对与中亚建立能源伙伴关系感兴趣,经济关系成为未来几年双方相互合作的重要方面。但是,由于欧盟各国在中亚的经济和政治利益方面存在矛盾,欧盟尚未对中亚地区采取统一战略,这将是未来双方合作的隐患。

   与北约的合作已成为中亚国家的重要任务。北约各级代表团多次访问中亚,其中包括1997年北约秘书长索拉纳(General H. Solana)、2000年和2003年洛博森勋爵(Lord Lobertson)、2004年夏侯雅伯(Jaap De Hoop Scheffer)等。中亚各国领导人还参加了各种北约峰会,包括1999年在美国举行的北约50周年庆典,以及2002年11月在布拉格举行的北约峰会。中亚国家将北约视为一个有能力确保世界不同地区和平的国际军事组织,北约的“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是加强中亚独立、主权和稳定的一种手段。

   中亚国家的稳定、繁荣和民主符合欧盟和北约的利益。在安全和能源方面,欧盟、北约都有与中亚国家合作的重大需要,但同时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国家经济利益与促进改革的平衡以及来自俄罗斯、中国、美国、印度等国家的竞争。欧盟和北约应循序渐进,在可能的情况下同时与中亚当局、独立团体和公民社会进行对话,采取协调一致的政策。

   在中亚和南亚合作中,印度扮演着重要作用,印巴关系的改善成为关键。对中亚而言,与中美俄等国家和包括欧盟、北约、上合组织等在内的国际组织在双边和多边关系的基础上,在中亚开展强有力的对话与合作,将有助于促进中亚国家的稳定与安全、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减贫。

五、结论

   中亚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影响着一体化的方向、区域合作的模式和制度的建设。中亚国家与其他国家建立伙伴关系,积极参与实现连接欧洲和亚洲、东方和西方的交通要道和经济交流的进程,并为包括乌兹别克斯坦在内的内陆国家提供通往世界海洋的通道。未来,应继续扩大中亚国家同大国、国际和地区组织的合作,建设中亚区域合作的体制框架,促进中亚区域合作和一体化建设,共同解决面临的政治、经济和安全问题。

 

   本文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编译。所编译文章的观点不代表发布平台,请注意甄别。

                                                                  

编译:崔嘉佳

校对:李兴基

审校:梁朕朋

 

 

 

标签:
专题数据库
图片新闻
  1.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出版
  2.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人权议题在《北京评论》(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3. 【学术动态】我所多位老师应邀担任《国际安全研究》匿名审稿专家
  4.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曹伟副教授赴新疆参加学术研讨会
  5. 【时事评论】李捷教授等就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现象在“丝路新观察”发表评论
  6. 【对外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我驻哈萨克斯坦总领馆、企业与哈多所大学
  7. 【学术交流】米鹏举博士、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亚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8. 【学术讲座】曾向红教授作客“兰山讲堂·思政云课” 分析大国在中亚地区博弈的新态势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3.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4.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5.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6. 关于举办“中国反分裂理论研讨会”的通知
最近更新
  1. 中国政府新疆工作白皮书(汇总)
  2.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的通知
  3.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二】中亚小国的外交政策:以吉塔土三国为例
  4.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一】2014年阿富汗总统选举中的族群政治和政治暴力
  5.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七十】评齐甘科夫2022年新著《俄罗斯现实主义》
  6.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九】莫斯科正在试图颠覆西方吗?
  7. 【中亚书评系列一百六十八】莫迪治下的印度与日本:嵌套的战略伙伴关系
  8.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七】俄罗斯、中国与上海合作组织
  9.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六】塔利班政权重新掌权后阿富汗的未来展望
  10.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六十五】助推“新大博弈”:哈萨克斯坦、能源政策和欧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