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成果】朱永彪:《败走阿富汗预示美国霸权衰落》

日期: 2021-09-24 来源: 原创 点击: ...
   

2021年8月15日,阿富汗塔利班控制首都喀布尔,这不仅意味着阿富汗政府倒台,也意味着美国在阿富汗的全面失败。因为美国非但未能按计划完成“体面的撤军”,反而向世界暴露了其极不负责任的一面,并遭到美国国内舆论、盟友和国际社会的广泛指责。美国学者弗朗西斯·福山表示,执政7个月来,拜登政府最大的政策败笔是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去应对阿富汗的迅速崩溃。

 

美国一手导演了自己在阿富汗的败局

1979年12月阿富汗遭遇苏联入侵。为了遏制苏联进军中亚的战略势头,当时的美国政府向阿富汗的反苏游击队提供了大量武器装备,后者对苏军造成沉重打击,这些人后来成为塔利班刚创立时的主力部队。在支持塔利班反对苏联的斗争中,美国当局甚至为阿富汗儿童提供洗脑教材,鼓动其向外国侵略者发动自杀式袭击。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当入侵者换成美军,美国间接培育出来的塔利班让自己吃尽了苦头。

2001年美国推翻了塔利班政权,但其对阿富汗内政的干涉从未停止。20年间,从阿富汗临时政府到过渡政府,再到卡尔扎伊政府和加尼政府,美国对阿富汗内部事务的操纵非但没有减少,反而逐渐增加,甚至不断利用极端势力为自身利益服务。例如,2019—2020年,美国粗暴干预阿富汗大选进程,希望通过推迟公布阿富汗大选结果,争取更多与阿富汗塔利班谈判的时间。正如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所指责的,美国深度介入阿富汗大选,并希望大选进程和结果能够服务于美国与塔利班的谈判进程。在美国的历次干预和操纵下,阿富汗政府表面上维持了团结,但是美方每次干预都导致阿政府内部裂痕进一步扩大,这是美国在阿富汗彻底失去人心的关键。

美国还利用、纵容甚至操纵在阿富汗的各类恐怖组织和极端势力,以期在必要时间节点对其进行“收割”,从而抬拉美国相关在任总统的支持率。如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将击毙本·拉登作为重创“基地”组织的重大标志,并逐渐淡化了打击塔利班的政策目标,从而为其撤军提供所谓“合理依据”。在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又将消灭“伊斯兰国呼罗珊省”作为其在阿富汗取得胜利的标志之一。但事实上,美国早已具备消灭“伊斯兰国呼罗珊省”的条件,但特朗普政府迟迟未对其发动致命打击,目的之一就是为了在宣布从阿富汗撤军前对其进行“收割”,在宣示“战绩”的同时,为美国撤军制造“合法性”理由。

自2018年特朗普政府寻求与塔利班进行“交易”后,美国就一直在做撤军的准备,同时不断逼迫阿富汗政府军向塔利班妥协。在撤军计划的执行方面,拜登并没有清晰的规划和稳妥的准备,而是把更多的精力用在了逼迫阿富汗政府接受美国一手绘制的所谓“新和平路线图”上,并忙着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召开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意在为美国抽身进行背书。

在关于阿富汗局势的讲话中,拜登把责任主要归咎于加尼政府和阿富汗政府军,称阿富汗军队没有保护好他们自己的国家,这显然是在推卸责任。事实上,美国的绥靖政策是主要原因。每当阿富汗政府试图拒绝塔利班的不合理要求时,美国均“及时”予以制止,因为美国觉得这样会破坏其与塔利班“交易”的氛围。美国在阿富汗和平进程方面对阿富汗政府的忽视和逼迫,一方面提振了塔利班的士气,促使阿富汗内部各种势力肆无忌惮地争权夺利;另一方面削弱了阿富汗政府的威望,为其后来“兵败如山倒”埋下了伏笔。

 

败走阿富汗极大打击了美国的国际声誉

拜登政府本想体面地从阿富汗撤军,所以在时间节点上精心选择了“9·11”纪念日前。如果没有突变的阿富汗局势,拜登将在“9·11”事件20周年纪念日当天发表长篇累牍的演讲,以昭告美国的胜利和拜登政府撤军政策的英明。但是,美国仓皇撤军,阿富汗政府军几乎不战而垮,美西方国家驻阿机构落荒而逃,这一幕幕景象让国际社会纷纷感叹:今日的“喀布尔时刻”俨然是1975年“西贡时刻”的再现。混乱的撤离计划以及缺少与盟友们的沟通,也表明美国对盟友越来越不负责任。8月24日,拜登不顾英国等一些七国集团盟国的要求,仍坚持在8月31日前完成从阿富汗撤离的目标。

可以预料的是,为了转移国内视线和盟友们的指责,美国一定会重新炮制或扩大新议题,制造和贩卖新焦虑,以此重新巩固美国的领导力和维护国内的团结。20年前,美国小布什政府以反恐为由推翻塔利班政权后,怀揣着极大的地缘政治野心,试图按照美国的方式和意愿,以阿富汗为核心重新整合中亚、南亚格局,为此美国提出了“新丝绸之路计划”,并把伊朗、俄罗斯、中国等排除在外。现在美国又不断炮制和炒作关于阿富汗局势的“中亚国家责任论”“中国得利论”等不实论调,企图将亲手制造的“烂摊子”留给俄罗斯、中国等国家。但快速变化的阿富汗局势,不仅导致拜登无法圆满地发表演说,更令美国的国际信誉和国际威望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美国人民正在不断质疑自己的政府一直宣传的那套普世价值的正确性以及美国维护它的决心和能力。1979年底苏联入侵阿富汗,是苏联走向解体的导火索之一。此番美国败走阿富汗,使得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和美军的全球声誉遭受重创,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全世界都在评论,败走阿富汗是否标志着美国霸权的衰落?

 

本文转载自当代世界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时事观察】朱永彪教授就阿富汗吸引海外投资情况接收《第一财经》采访
  2.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三十七】“国际经纪人”在“冻结冲突”中的作用:以德涅斯特河左岸为例
  3. 【喜讯】我所曾向红教授荣获“上海合作组织20周年”奖章
  4.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三十五】《国之盛观:乌兹别克斯坦的文化与国家认同》
  5. 【本科生“纵横”读书会第51期】“长臂管辖权”的法理分析与对策研究
  6. 【本科生“常识” 读书会第29期】论法的精神
  7.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新任驻华大使阿尔济耶夫
  8. 习近平致电祝贺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当选土库曼斯坦总统
推荐内容
  1.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2.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3.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4.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5. 关于举办“中国反分裂理论研讨会”的通知
最近更新
  1. 【学术交流】汪金国教授参加“党的二十大与二战史研究”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学习二十大报告专题会议并致闭幕词
  2. 【时事观察】王四海教授就中蒙经贸合作接受“海外网”采访
  3. 【时事观察】陈小鼎教授等就扩员后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认同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评论
  4. 【时事观察】韦进深副教授就中国特色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在中国社会科学网发表评论
  5. 【学术交流】汪金国教授参加云南大学“中国周边外交研究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022年度联席会议并做发言
  6. 【重磅征文】2023年第四届“萃英杯”欧亚研究研究生论坛征文启事
  7. 【时事观察】汪金国教授就区域协调发展的“中国式路径”接受《团结报》采访
  8. 【会议回顾】“俄乌冲突下的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与建设”研讨会顺利召开
  9. 【“萃英杯”论坛】2022年第三届“萃英杯”欧亚研究研究生论坛顺利举行
  10. 【“萃英杯”论坛】2022年第三届“萃英杯”欧亚研究研究生论坛征文进展公告(第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