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报】朱永彪:加强国际合作 凝聚战疫合力

日期: 2020-03-28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加强国际合作 凝聚战疫合力

——写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召开之际

 

  二十国集团(G20)是重要的全球治理平台,汇聚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和新兴市场经济体,曾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持续蔓延,威胁全人类健康,并严重影响世界经济稳定。在此危急关头,G20领导人召开特别峰会,共商疫情应对,形式特殊、意义重大。

  在习近平主席亲自指挥和部署下,中国疫情防控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显著成效,受到国际社会普遍赞誉。习主席出席此次特别峰会,体现了中国同国际社会携手抗击疫情的坚定决心,体现了中国推动开展抗击疫情国际合作的大国担当,也体现了中国支持G20加强协调合作、稳定世界经济的积极态度。

  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26日以视频会议的形式举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峰会并发表了重要讲话。这是G20历史上首次举行领导人视频峰会,也是自疫情暴发以来,习近平主席出席的第一场重大多边活动。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全球合作控制疫情蔓延,稳定世界经济指明方向。

  团结应对人类共同敌人

  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强调全面加强国际合作,凝聚起战胜疫情强大合力,携手赢得这场人类同重大传染性疾病的斗争。截至北京时间3月26日22时,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累计确诊病例超过46万例,死亡超过2万例。尽管各国均采取了各类措施来应对,但全球疫情仍有继续恶化的趋势,在一些国家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恐慌,其负面影响还在持续发酵。毫无疑问,新冠肺炎疫情——一种典型的突发性非传统安全危机,已经成为全人类安全的严重威胁。

  自20世纪70年代起,公共卫生安全、恐怖主义、生态环境安全等非传统安全问题,被视为“人类安全”的共同威胁,这些问题也被认为是将伴随人类社会长期存在的难题。

  非传统安全问题均是跨国、跨地区的危及全人类安全的重大问题,正在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正是如此。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强调,病毒无国界。疫情是我们的共同敌人。的确,在疫情面前,任何国家都不能隔岸观火。病毒不会区分感染目标的国籍、种族、政治制度、信仰,对各国的安全稳定和发展均会造成普遍危害,不可能有国家独善其身,甚至可能出现只要有一个国家不配合就无法取得最终胜利的情况,因此团结的重要性突显。唯有团结一心,携手拉起最严密的联防联控网络,方能战胜疫情。世界各国必须要加强团结,释放共同应对挑战的强有力信号,来提振国际社会的信心。

  团结抗疫,需要各国共同克服极端民族主义情绪,一些国家和政客更是应该放弃幸灾乐祸的心态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偏见与成见。由于在文化、习俗、制度、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各国应对疫情的方式和措施不可能完全一致,对此应采取包容的态度,不能被极个别政客和政治势力绑架。难能可贵的是,虽然有个别国家把精力放在指责、抹黑、“污名化”他国、频频“甩锅”上,更多国家却表现出团结一致对抗疫情的决心。中方已经建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网上知识中心,向所有国家开放。各国科学家和各界人士也正在开展紧密的合作,团结的光辉正在照耀人类的前路。

  切实加强疫情防控合作

  随着全球化的持续深入推进,人类也必须共同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挑战。但长期以来,一些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认知和应对上,一直存在争议和分歧,因此,相关国际合作的开展并不顺利。个别国家在应对恐怖主义、全球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时缺乏真诚合作态度已经成为全球危机应对的主要障碍,并最终导致相关议题的解决进展缓慢,长期搁置。

  然而,当下新冠疫情的蔓延已刻不容缓,晚一天采取有效措施,全球病例数就可能翻倍,面对全球疫情快速蔓延,国际合作至关重要。各国必须切实加强合作,这场危及全球的抗疫战争才能取得最终胜利。为此,习近平主席在峰会上强调,坚决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全球阻击战。国际社会应该加紧行动起来,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

  大疫当前,各国必须相互帮助,密切配合,共同维护国际公共卫生安全。中国在疫情初期接受了国际社会的帮助,也采取了一系列对外援助措施,树立了国际合作抗疫的典范。在此次疫情应对中,中国不但及时向世界通告了相关情况,欢迎和鼓励国际合作,与多国建立了联防联控机制,还与100多个国家分享了技术文件,分享了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并已向数十个国家提供了医疗物资和人员等援助。目前,中国在全力做好国内疫情防控的同时,及时向有困难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与各方分享信息,共同加强能力建设,提供急需的医疗物资,为各国来华采购提供便利。中国积极支持他国抗疫的努力,为全球疫情防控合作提供了范本,也赢得了世界人民的赞誉。

  联手防止世界经济衰退

  对于疫情给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的全面冲击,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应该联手加大宏观政策对冲力度,防止世界经济陷入衰退。

  新冠肺炎疫情是公共卫生危机,也是经济危机。在给人类生命安全造成巨大威胁的同时,也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重创了仍处于恢复增长期的全球经济,并造成了一系列连锁反应,如国际油价暴跌、全球股市动荡、全球供应链在局部接近断裂等。众多机构和学者预言,2020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将因疫情影响而大幅下滑,甚至可能导致部分国家的经济陷入深度衰退的境地。

  此次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的蔓延及其带来的后果,表明全球化和世界各国相互依存已经发展到超乎想象的阶段,疫情已对全球生产和需求造成严重冲击。疫情极大影响了全球经济,也影响了抗疫物资的流通。在跨国贸易措施方面,G20国家尤其要协同起来。必须加强宏观经济政策协调,采取必要的财政、货币和结构性政策,推动市场开放,确保全球供应链的开放、稳定、安全和顺畅运行,为提振市场信心发挥建设性作用。

  在确保做好防控的前提下,中国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为稳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发挥重要作用。春暖花开,万物复苏,中国抗疫取得的积极进展为世界注入了信心和希望,期待G20特别峰会的召开能够凝聚起各国携手抗疫的力量,早日战胜疫情,让久违的鲜花与笑脸绽放在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作者:朱永彪,系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教授、执行主任)

本文转载自《光明日报》(3月27日 12版国际新闻)

标签:
学术论著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5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
  2.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3.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4.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5.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出版
  6. 【开卷有益】曾向红、杨双梅所译《国际关系中的差异问题》一书出版
  7. 2023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8.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近年出版的学术专著(1998-2023年)
  9.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中亚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议题》一书出版
  10. 【开卷有益】李捷教授所著《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一书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