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介绍
专家推荐
《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是中国学者关于美国中亚政策为数不多的学术专著之一。与国内其他关于美国中亚政策的研究成果相比,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本书对美国介入中亚事务二十多年的过程做了比较系统的梳理;第二,本书提供了一种研究美国中亚政策的分析框架;第三,该书文献资料丰富、学理性较好。作者在前言中表示,希望该实现三个方面的结合,即理论与实践结合、对美国全球战略的研究与对美国的中亚政策研究的结合、研究美国对中亚的介入与研究中亚国家对此反应的结合。我认为,本书实现了预期的目标。
——杨恕(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荣休教授)
核心论点
在美国追求遏制、整合与塑造等战略目标的过程中,中亚国家展示了他们所具有的能动性。在应对强制性权力方面,中亚国家利用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矛盾,为自身赢得更多的行动空间。尽管这种策略存在一定风险,对于小国而言更是如此,不过整体而言,中亚国家从这种策略中收获了很多好处。对于美国整合中亚国家的尝试,中亚国家则借助俄罗斯等国的力量进行牵制。由于对美国及其主导的国际组织所具有的价值观内容抱有警惕,中亚国家担心接受这些外部行为体的规范议程会威胁到政权生存,为此,积极借助俄罗斯及其主导的地区合作机制对此进行抵御。对于美国等西方国家尝试通过施压、说服和援助等途径向中亚国家推广国际规范,中亚国家并非只是被动接受,而是有选择性地加以采纳和实践,这一过程就是本书所说的国际规范的地方化。这种状况,既有中亚国家历史和传统所带来的影响,也是美国在推广西方价值观时其方式方法存在的问题所致。由中亚国家对美国在该地区活动的反应可以看出,尽管中亚各国的实力与美国差距甚远,但他们并非美国以及任何其他大国被动的行动和规范接受者,而是具有丰富能动性的国际行为体。同时,美国和中亚国家在国家实力以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历史传承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差异。这些差异,一方面令美国在面对中亚国家时具有浓厚的自我优越感,很容易使其在与各国打交道时对后者产生蔑视体验;另一方面,也容易让美国产生消除差异、改造中亚国家的内在冲动。正因如此,中亚国家在与美国打交道时往往会产生蔑视感,而中亚国家已经度过了“为自我持存而斗争”的阶段,进入“为承认而斗争”的阶段,这也决定了美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将持续不断地开展蔑视与反抗之间的斗争。即使斗争不是以暴力冲突的形式得以呈现,中亚国家针对美国开展的承认斗争在客观上也将阻碍美国在中亚地区追求遏制、整合与塑造三重战略目标。
作者介绍
曾向红,男,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中亚与上海合作组织、国际关系理论等。主持3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1项教育部项目,出版学术专(译)著7部,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100多篇。获省部级以上科研奖项6项和“上海合作组织二十周年奖章”1枚,系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2019—2025年)、甘肃省拔尖领军人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教授、兰州大学“萃英学者”,获聘《国际安全研究》、《国际展望》、《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战略决策研究》等期刊编委会委员,担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中国政治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理事等学术兼职。
目录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