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大论坛”发言】曾向红:比较区域研究对中亚研究的启示

日期: 2020-07-30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比较区域研究对中亚研究的启示

曾向红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教授,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亚问题,恐怖主义治理等。)

   中亚国家独立近三十年来,中国的中亚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其中一个突出问题是理论研究和政策研究之间的脱节。近年来兴起的比较区域研究,或许是提高中亚研究学理水平的有效路径。

一、比较区域研究的三种类型

   比较区域研究作为一种研究路径,在研究实践中可分为区域内比较、跨区域比较与区域间比较三种理想类型。首先,区域内比较是指“就给定区域不同地理实体之间不同层面或不同现象进行研究,比如拉美的劳工运动及其与政治体制之间的关系或后苏联时期中亚的选举体系”。区域内比较是区域研究中较为传统和常见的比较方式,在比较区域研究兴起之前即已得到普遍使用。其次是跨区域比较,是指“比较不同区域的各种分析单位”,这种分析单位既可以是指民族国家,也可以是国家内部的社会制度、社会各部门或其他次国家单位(包括政党、地方行政当局、社会力量等)等。

二、中亚研究中的区域内比较

   在中亚研究中运用区域内比较大致可以从内政与外交两个方面入手。在内政领域,中亚五国之间既有诸多相似之处,也有不少差异。国内外不少研究成果均注意到,中亚五国在政治体制上具有“家族相似性”,即各国均确立相似的“强总统、弱议会、小社会”的政治模式、以维护统治精英的政治生存和既得利益为优先目标。当然,对中亚五国内政问题进行区域内比较,不应局限于对各国政治体制或稳定程度的分析。事实上,中亚各国在转型和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现象均可纳入区域内比较的研究视野。比如在中亚各国政治生活中“部族”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涉及政治动员、资源分配、权力争夺等。然而,在此大背景下,在中亚五国中具体产生作用的部族类型、区分依据、历史演进、动员模式等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故要明晰部族在中亚五国的真正意义,既需要对不同国家部族传承与运作情况有深入的情境化理解,同时还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相似性与差异性方面的比较分析。

   在外交领域,中亚五国的外交政策既有相似性,也有一定的差异。在相似性方面,中亚各国都声称奉行 “多边平衡外交政策”或“多角度外交政策”。就差异而言,中亚五国在国情方面有着众多差异(如资源禀赋、国力大小、政党结构、经济发展道路、国家意识形态的选择,等等)、领导人性格与经历的区别、国家构建路径的不同,甚至独立时各国有异的族群构成及发展轨迹、权力在中央与地方的不同分配、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的非正式制度(如家族政治、部族政治、地区政治、裙带关系等)等因素,均对各国外交政策产生了影响,由此导致各国在不同时期实施的整体外交政策和针对不同国家采取的外交政策均有一定差异。

   总而言之,对中亚五国在内政领域的相似性与差异性进行区域内比较,不仅是深入了解中亚地区和各国发展动力的必由之路,也是促进中亚研究与政治学理论、比较政治学、社会学、政治心理学、民族学、人类学等学科相互借鉴与融合的重要路径。

三、中亚研究中的跨区域比较

   在将中亚国家与其他欧亚国家开展跨区域比较的过程中,最合适的比较方式是根据研究主题确定比较对象。如“颜色革命”在格鲁吉亚、乌克兰与吉尔吉斯斯坦的相继发生,呼唤研究者们对欧亚地区的各个国家开展跨区域比较。学术界在研究“颜色革命”中存在的不足,可部分通过跨区域比较加以弥补。跨区域比较的价值在于,它既需要解释“颜色革命”为何在格鲁吉亚、乌克兰与吉尔吉斯斯坦带来了政权更迭等后果,也需要回答为何具有众多相似性的其他后苏联空间国家避免了政权非正常更迭。甚至对以下事实困惑,如受到“颜色革命”波及的国家其反对派动员能力有大有小(格乌较强,吉较弱)、外部介入有强有弱(西方在“颜色革命”中对格乌反对派的支持力度较大、对吉局势演变则持观望态度)等,同样要求研究者采用跨区域比较的研究路径开展更为精细和深入的比较研究。

   由于共享多年的历史遗产,学术界仍然更乐意对特定的中亚国家和其他前苏联国家进行跨区域比较。如学术界有不少成果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格鲁吉亚等国一并置于比较框架,以探讨苏联解体后这些国家在特定领域出现的异同。整体而言,对特定中亚国家与其他地区国家开展跨区域比较的研究成果仍相当有限,至少不如进行中亚区域内比较的成果丰富。这一方面反映了比较区域研究倡导者所指出的,跨区域比较研究仍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内部的比较,尚未充分拓展到发展中国家之间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比较;另一方面也说明跨区域比较存在较高难度,不仅需要对不同区域内的国家及其地方性知识有深入的把握,还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开展精细的田野调查或进行广泛的阅读以夯实比较的基础,更关键的是较难找到不同区域国家具有可比性的案例。

四、中亚研究中的区域间比较

   在对中亚开展区域间比较研究之前,首先需要明确的是比较对象的选择。从比较的历史基础和现实条件而言,高加索地区、中东地区是两个与中亚地区具有较大可比性的地区。这两个地区拥有诸多相似之处。中亚五国与高加索三国在独立之后均面临艰巨的转型任务,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面临诸多挑战。为了应对挑战,同时也因受到苏联遗留的政治遗产与独立后各国渴望维系政治权力的影响,中亚与高加索各国确立的政治体制大同小异,均被西方视为不完全自由的“民主国家”。在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中亚五国与高加索三国在实现经济发展、社会转型、族群间关系稳定等方面面临诸多相似的挑战与风险,包括地理位置较为封闭、政治腐败、资源匮乏或管理不善、恐怖主义蔓延、经济增长乏力等。

   而就差异而言,中亚与高加索地区作为具有一定独立性的区域,它们独立后的发展历程也呈现出明显差异。就内部挑战而言,中亚国家与高加索国家面临的主要挑战类型有所不同。在中亚,各国虽然也面临政局不稳、恐怖主义袭击、群体性事件、族群冲突、塔吉克斯坦内战与阿富汗局势持续动荡等问题带来的风险,而且各国间关系也曾因为边界与领土划分、水资源分配、领导人不和等出现过紧张,但整体而言,这些挑战并未导致中亚各国的国家主权遭遇严重挑战,更难得的是中亚国家间并未爆发直接的国家间冲突或战争。而高加索地区作为一个整体,其形势要更加复杂和严峻。相对于中亚五国,高加索三国面临的最严峻挑战来自分离主义。面临的主要威胁类型差异会影响中亚与高加索地区的整体发展动力,并对各国的国家发展和次区域的地区格局,甚至对整个欧亚形势产生不同影响。这是开展区域间比较的适当议题。除了高加索,中东是另一个可与中亚地区进行区域间比较的对象区域。不过,由于中东地区形势要比中亚复杂,故对这两个区域进行区域间比较时需要特别谨慎。

   简而言之,在中亚研究中,区域间比较仍是一个相对较新、尝试较少、成果有限的研究路径,由于该路径可从整体上把握不同地区的发展动力及其与其他区域之间的关联,故其在中亚研究中仍有相当大的潜力,这也是在未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挖掘的领域。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出版
  2.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人权议题在《北京评论》(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3. 【学术动态】我所多位老师应邀担任《国际安全研究》匿名审稿专家
  4.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曹伟副教授赴新疆参加学术研讨会
  5. 【时事评论】李捷教授等就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现象在“丝路新观察”发表评论
  6. 【对外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我驻哈萨克斯坦总领馆、企业与哈多所大学
  7. 【学术交流】米鹏举博士、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亚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8. 【学术讲座】曾向红教授作客“兰山讲堂·思政云课” 分析大国在中亚地区博弈的新态势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3.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4.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5.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6. 关于举办“中国反分裂理论研讨会”的通知
最近更新
  1. 【媒体报道】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为“一带一路”建设贡献力量
  2.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人权议题在《北京评论》(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3. 【学术动态】汪金国教授就预测2024年国际局势的走向接受《环球时报》的采访
  4. 【学术动态】我所多位老师应邀担任《国际安全研究》匿名审稿专家
  5. 【年终盘点】2023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6.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曹伟副教授赴新疆参加学术研讨会
  7. 【时事评论】曹伟副教授就新疆人权事业接受中国新闻网采访
  8. 【时事评论】李捷教授等就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现象在“丝路新观察”发表评论
  9. 【对外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我驻哈萨克斯坦总领馆、企业与哈多所大学
  10. 【学术交流】米鹏举博士、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亚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