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鼎:一带一路开创中意关系新格局 有效促进欧亚大陆互联互通

日期: 2019-05-23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习近平主席于3月23—24日对意大利进行国事访问,与意大利总理孔特共同见证了价值25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90亿元)合作协议和意向书的签署,引发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中意两国签署了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谅解备忘录,意大利成为第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七国集团(G7)成员国,开创了中意合作的新高度,对欧洲乃至世界都有积极的示范作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中意深化合作基础厚实

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根深则叶茂,中意是互尊互信的战略伙伴、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文明互鉴的交流伙伴”,中意深化合作具有厚实基础。

双边关系日渐紧密。自1970年建交以来,中意两国不断密切高层交往和战略互信,开展了多层次、多领域的全方位合作。2004年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两国合作水平持续提升,成效显著。2014年6月,意大利时任总理伦齐访华,签署了《中意关于加强经济合作的三年行动计划(2014—2016年)》,在贸易往来、工业与投资合作、金融领域合作、商务及旅游访问四个方面为两国合作制定了指导方针。2015年意大利加入亚投行更是实现了中意关系的新发展。目前,意大利是中国在欧盟的第五大贸易伙伴、第四大出口市场和第四大进口来源地,双方在港口基础设施建设、5G通信、第三方市场合作等方面正加快合作步伐。与此同时,人文合作持续深入,中意互办文化年,举办中意创新合作周,文化艺术交流合作机制化。可以说,始于政策沟通,立于民心相通,中意关系的良性发展为两国深化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发展目标高度契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新一轮调整,发展问题成为各国面临的共同挑战。基于世情国情的深刻变化,中国本着“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精神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符合我国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需要,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新发展。当前,中国已经成为拉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这对以振兴经济为当务之急的意大利而言具有重要战略价值。孔特总理领导的意大利新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对华关系,加强经贸合作,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降低欧盟经济困境的负面影响,拓展了发展空间。中意两国迎来了重要的合作机遇期,政治互信的加强与发展目标的契合成就了中意关系的新格局。

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具战略意义

随着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作为古丝绸之路两端上的两大文明古国,无论是基于悠久的历史联系,还是日益迫切的现实需求,强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成为中意两国的共同意愿。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对促进欧亚大陆互联互通以及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等都具有重大意义。

夯实合作基础,为中意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深化提供新动力。2019年是中意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中意两国从战略高度把握两国关系的发展方向,携手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与提升合作层次,强化政治互信,持续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联通古丝绸之路的东西两端,为欧亚大陆互联互通注入新活力。共建“一带一路”致力于亚欧非大陆及附近海洋的互联互通,实现沿线各国多元、自主、平衡、可持续的发展。正如习近平主席所强调的,“中意分处古丝绸之路两端,开展‘一带一路’合作天经地义”。意大利位于地中海中部,苏伊士运河与中欧之间的最短航线上,拥有高质量的港口、公路和铁路网络,是欧洲大陆的南方门户,也是中欧之间贸易路线的理想通道。中国对意大利港口的投资有助于恢复意大利作为东西方贸易重要纽带的传统地位,进一步促进欧亚大陆之间的互联互通。

扩大“一带一路”朋友圈,为沿线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提供新范例。“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就得到了众多沿线国家的支持,但部分欧美发达国家一直持观望态度,实质性合作有限。意大利加入“一带一路”具有重要的风向标意义,向全世界发出了积极的信号。其引导作用不亚于2015年英国作为第一个西方国家加入亚投行。作为欧盟创始成员国以及七国集团的重要成员,意大利的加入成为欧盟国家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深化与中国合作的范例,开时代风气,发挥了重要的表率作用。欧洲议会于3月26日成立“一带一路政策沟通委员会”,旨在通过加强与中国沟通协调,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内的相关合作在欧洲地区拓展。继意大利之后,卢森堡紧接着于3月27日与中国签署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成为又一个加入“一带一路”的欧盟国家。此外,中法签署了第三方市场合作第三轮示范项目清单,启动第三方市场合作基金。德国和欧盟领导人也表示愿将欧盟“欧亚互联互通战略”与“一带一路”深度对接,开拓中欧合作新格局。

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意合作前景光明

2020年是中意两国建交50周年,双边关系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以共建“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为契机,中意两国巩固政治互信,深化经贸合作,推动人文交流,具有十分广阔的合作空间,前景光明。

就合作潜力而言,中意两国在农业、食品、绿色经济和数字经济等方面互补性强,合作前景广阔。在习近平主席访问期间,中意两国政府代表和企业家还签署了多项经贸合作协议。据意大利副总理迪马约预测,随着更多合作协议的签署,中意双边协议的潜在价值可能会提升至20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20亿元)。就合作意愿而言,意大利对“一带一路”倡议表示赞赏和支持。意大利孔特总理在与习近平主席的会谈中表达了参与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的积极意愿。意大利前总理、欧盟委员会前主席罗马诺·普罗迪在参加博鳌亚洲论坛2019年年会时也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实施阶段,意中双方要增进交流互信,平等互利地共同建设长期项目。就合作领域而言,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中意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有着诸多合作领域。当前,中意在能源、金融、农产品等领域业已签署一系列合作协议。意大利天然气管道运营商Snam SpA、安莎尔多能源公司和主要银行都积极参与其中。中国也将参与投资热那亚和的里雅斯特港,助力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意大利港口经济的发展。

未来,中意两国要全面落实“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合作理念,遵循开放、透明的合作原则,深入对接泛欧交通运输网(TEN-T)、“北方港口建设”“投资意大利计划”等规划,深化在港口、物流、海运等领域的务实合作,持续推动人文合作,增强战略互信,谱写中意合作新篇章,更好地造福中意两国人民和当今世界。

(本文系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专项课题(17LZUJBWZX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一带一路研究中心)

标签:
学术论著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6.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8. 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3.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出版
  4. 【开卷有益】曾向红、杨双梅所译《国际关系中的差异问题》一书出版
  5. 2023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近年出版的学术专著(1998-2023年)
  7.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中亚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议题》一书出版
  8. 【开卷有益】李捷教授所著《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一书出版
  9. 【学术评论】焦一强教授就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意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评论
  10. 【学术评论】高婉妮副教授等人就国际关系等级制理论的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