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彪:美国撤军计划搅乱阿富汗局势

日期: 2019-03-31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2018年10月,美国开始与阿富汗塔利班谈判,迄今为止至少进行5轮接触,但阿塔尚未与阿富汗政府有过实质性会谈,美塔谈判也存在变数,这也使得美国的撤军计划存在不确定性。

 

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近代以来,身处不同文明夹缝和地缘政治破碎地带的阿富汗就多灾多难。这种状况与大国博弈、“代理人战争”等密切相关,阿富汗经常成为一些国家战略博弈的“牌桌”。随着美国准备撤军,围绕阿富汗问题的新一轮地缘政治博弈和竞争快速展开,给阿富汗的未来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

 

围绕美国撤军问题,相关国家可以分为4种类型。一是美国,需要从阿富汗“体面”撤军;二是阿富汗、印度,担心美国“甩包袱”,需要美国“负责任”撤军,尤其是阿富汗政府,十分担心被特朗普“抛弃”;三是俄罗斯、伊朗、巴基斯坦,希望美国尽快撤军,当然也担心撤军造成的不良后果,如巴基斯坦和伊朗就忧虑阿富汗再次爆发难民潮,所以俄罗斯在积极撮合阿塔与阿反对派对话;四是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等中亚国家,主要担心美国撤军后阿富汗安全局势重新恶化并外溢到中亚,因此希望美国能够“负责任”撤军。

 

近年来,俄罗斯在阿富汗问题上日趋活跃,以此作为对冲美国战略压力和加强自身中亚安全控制力的砝码。在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正式谈判前,俄已同阿塔有实质性接触,伊朗也较早与阿塔或至少其中一个派别建立联系。美国一些智库和官方的报告指责“伊朗不仅向塔利班提供武器和资金,而且实际上已派遣突击队与塔利班并肩作战”。阿富汗政府对俄罗斯、伊朗等与塔利班的接触极度不满,曾通过外交渠道表示强烈抗议。

 

如果美国真正撤军,除塔利班外,最大的受益者是巴基斯坦,其次是俄罗斯,伊朗也将从中受益。美国表面上看也将受益,但程度会非常有限,可能仅实现战争止损目标,远生成不了战略效益,在一定程度上也将意味着其阿富汗战略的草草收场甚至失败,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将遭受新的折损。因此综合来看,美国更多将是损失承受方。另一个受损者将是印度,因为如果塔利班恢复影响,印度在阿富汗的连年投入有可能化为乌有。

 

撤军计划可能并不意味着美国要完全放弃阿富汗,但美国及其盟友的对阿投入和援助肯定会大幅缩减。部分国家在卖力研究美国撤军会留下什么样的“权力真空”这个问题时可能忽略一件事,即相比“权力真空”,“援助真空”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参与阿富汗问题的经济成本是它们不愿负担也很难承担得起的,因此新的地缘政治博弈可能催生一个更加混乱的阿富汗。

 

美国的“雪中送炭”

 

美国的撤军计划和与阿富汗塔利班的主动接触对阿塔来说简直是“雪中送炭”,因为自2001年底以来,阿塔的日子并不好过,在其创始人奥马尔经长时间“神隐”被宣布死亡后,陷入内部分裂和争斗的境地,一度只能将自身延续寄希望于美国先“熬不住”。

 

奥马尔死讯公开后,塔利班的内斗与分裂几乎公开化。2015年12月2日,奥马尔的继任者曼苏尔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因与其他塔利班成员发生争吵而被开枪打伤,另有5人被打死。在这之前,至少拉苏尔一派已经不受曼苏尔控制。过去,阿塔的活动资金是由领导层集中分配的,但在2016年5月曼苏尔被美军无人机击毙后转由各地指挥官自行进行,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阿塔内部分裂的加剧。

 

在奥马尔时期,领导人的自律、严谨以及较远大的组织目标等使得阿塔大体上保持着行动统一。但在曼苏尔时期,部落主义和宗派主义重新开始兴起。阿洪扎达掌权后,为巩固自己的地位,更加纵容部落主义和宗派主义的扩张。此外,曼苏尔和阿洪扎达的任命方式在塔利班内部均受到激烈批评,他们都被认为是由不具代表性的小团体推上去的。更重要的是,许多阿塔中下层指挥官开始认为武装斗争已失去方向和目标,他们担心表面、暂时的“胜利”不可持续。比如,阿塔经常对昆都士这样的城市发动骚扰式袭击,但一直无法实现最终占领和控制。阿塔真正能够影响和实控的范围虽面积不小,但不包括任何一座大中型城市。阿塔内部对导致大量平民伤亡的恐怖袭击也有不同看法,许多人持反对态度。

 

因此,美国的撤军计划及谈判之举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挽救了塔利班的内部分裂与认同危机,简直就是给塔利班打下一剂“强心针”。在阿塔看来,当美国主动发起谈判时,就意味着美国已经撑不住了,塔利班预言中的“胜利”就要到来了,这是支撑其持续活动的主要信念。而对阿富汗国民军等安全力量来说,本来在与阿塔的较量中已占上风,但美国的撤军计划极大地影响了士气。

 

重建进程面临严重挑战

 

目前阿塔仍拒绝与阿政府直接谈判,因此阿政府可能会坚持清剿与和谈同步进行的策略,即在准备和谈的同时加大对塔利班的打击。而塔利班也将继续甚至扩大与政府军对抗的规模,制造更多安全事件,以迫使美国和阿政府做出更大让步。

 

未来一段时间,阿塔将与美国继续谈判,但同阿安全力量的冲突会有所增加,至少维持现有规模,平民伤亡人数将进一步上升,人道主义危机也将更加严峻。当然,如果美国与阿塔的谈判进行得顺利,阿塔愿实行一定时间的停火,则有可能给阿富汗安全和人道局势带来暂时的缓和。

 

如果美国真正撤军,并大幅缩减对阿经济援助,即“甩包袱”式的撤离,阿政府将无法承担每年60多亿美元的安保预算,虽不大可能很快重蹈苏联撤军后阿富汗中央政府迅速垮台的覆辙,也会陷入严重的安全危机。如果美国在撤军后仍提供足以保证阿安全力量运转的费用,即使阿塔与中央政府的和谈无法实现,阿塔也很难在竞争和对抗中获得全面胜利,而是更可能维持目前的各占半壁江山的局面。

 

不可否认的是,过去十几年,尽管面临很多困难,也存在太多问题,阿富汗的国家和社会重建还是取得明显成效,国民生产总值、人口数量、受教育人数尤其是女性入学率、婴幼儿死亡率等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较塔利班统治时期都有巨大进步。如果美国撤军,所有这些都可能被颠覆,阿富汗的重建和现代化进程将面临巨大风险。

 

首先,计划于2019年7月20日举行的大选很可能被再度延期。根据宪法,阿富汗将于4月20日举行大选,但由于技术等原因,推迟至7月20日。如果美塔之间的谈判顺利,能在7月20日左右就撤军问题达成协议,那么大选很可能会被再次推迟,以给塔利班参加选举的机会,或按塔利班要求先组建临时政府、修改宪法,这将给阿富汗重建带来颠覆性的影响,也意味着政治重建的失败。

 

其次,阿富汗内部将变得更加“破碎”。美塔谈判与撤军计划加剧了阿内部各种势力的合纵连横。为布局大选,加尼总统已经解除包括第二副首席执行官穆哈齐克在内的多位高官职务,还有数名高官辞职。前总统卡尔扎伊,第一副总统、军阀杜斯塔姆,前巴尔赫省省长、伊促会主要领导人努尔,伊斯兰党领导人、军阀希克马蒂亚尔,前总统国家安全顾问阿特马尔等对现政府的攻击达到新高潮,结盟趋势明显。而阿塔未必不会与其他势力暂时结盟,毕竟其在上世纪90年代起家时,就将结盟与收买策略玩得炉火纯青,其他势力也深谙此道。此外,阿各少数民族间也有可能再次合作。哈扎拉人、塔吉克人等基于历史记忆和对塔利班重新执政的担忧,有可能被迫做出预防性联盟的准备。这些都将使阿富汗的国内政治格局在未来更加碎片化,给阿重建与现代化进程带来长期不利的影响。

 

与未来相关的两点估计

 

首先,无论未来局势如何变化,阿塔都难获阿富汗人民真心支持。目前塔利班的群众基础并不牢,其曾经对阿富汗人民施行的严酷统治和近年频繁恐袭导致大量平民伤亡,在阿人记忆中挥之不去。调查显示,阿民众普遍对塔利班感到恐惧,73%的阿人表示在遭遇塔利班时会非常害怕,仅次于“伊斯兰国”;80%的阿人明确表示不同情塔利班。塔利班的宣传理念如“为了伊斯兰”“赶走侵略者”等在普通民众中认同度非常低,大多数阿人并不相信它会变“温和”。

 

许多阿富汗人对美国撤军后阿“重返黑暗”表示极度担忧和恐惧,尤其是女性和人权人士。尽管塔利班也放出风声称其不会重走极端统治的老路,并且否认曾针对学校和上学的女性发动恐袭,但这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尤其是在其对阿富汗宪法和现有政治体制的攻击依旧非常极端的背景下。正如塔吉克族议员卡拉卡尼所说,人们绝不愿意重新丧失已取得的社会权益来换取和平。所以,即使美国撤军,塔利班也很难重新获得民众支持,它可能成为众多政治和军事势力中的一种,导致阿国内长时间权力争夺与冲突。

 

其次,即便阿富汗局势重新恶化是大概率事件,其“外溢”效应也将是有限的。从历史上看,阿富汗的历次战乱和动荡对周边国家造成的影响都比较有限,受害者主要是阿本国人民。而阿塔更像是一种内向型的组织,对像“伊斯兰国”那样对外输出意识形态并不感兴趣。从现实看,经过十数年的经营和精心布局,阿周边国家的边境管控和反恐防暴能力均显著提升,上海合作组织也已建立起有效的区域反恐维安网络,对地区内部极端势力的蔓延已形成有效防御和制约,这可能也是一些国家并不特别担心塔利班卷土重来的原因之一。

标签:
学术论著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6.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8. 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3.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出版
  4. 【开卷有益】曾向红、杨双梅所译《国际关系中的差异问题》一书出版
  5. 2023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近年出版的学术专著(1998-2023年)
  7.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中亚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议题》一书出版
  8. 【开卷有益】李捷教授所著《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一书出版
  9. 【学术评论】焦一强教授就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意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评论
  10. 【学术评论】高婉妮副教授等人就国际关系等级制理论的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