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金国、陈亚州:经略周边与深耕多边,习近平中亚行意义深远

日期: 2019-06-18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6月16日晚,在结束对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国事访问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第五次峰会后,国家主席习近平回到北京。5天4夜里,习近平主席先后出席了30多场双多边活动,巩固了友谊互信,增进了理解共识,收获了丰硕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经略周边与深耕多边的重大外交活动。

习近平主席此次中亚之行,是中国经略周边与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新征程。中亚地区是中国周边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是上合组织和亚信成员国所在区域,也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通衢和维护边疆长治久安的重要安全保障,承载着构建周边命运共同体、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三重使命。“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中亚及其周边地区因其重要的地理位置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优先区域。习近平主席此次中亚之行,通过数场卓有成效的元首双边外交活动,与相关国家一道,共同擘画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领航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向更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此访中,习近平主席同吉尔吉斯斯坦总统热恩别科夫、塔吉克斯坦总统拉赫蒙分别签署了进一步深化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塔联合声明中写明,在两国全天候友谊基础上,打造安全共同体和发展共同体,共同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还在出席上合和亚信峰会期间分别会见了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伊朗总统鲁哈尼、印度总理莫迪、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阿富汗总统加尼、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卡塔尔埃米尔塔米姆、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等与会领导人,就双边关系和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推动中国同上述国家关系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主席与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多国元首之间的双边会晤,秉持平等协商、相互理解和互利合作的原则,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对中国与周边国家间关系的发展做出了新规划、新部署,进一步夯实了国家间关系发展的政治基础,推动国家间合作向各领域、各层面不断拓展与深化,促进国家间人文交流与合作更加热络。习近平主席经略周边的重要外交举措,不仅将推动构建中国与周边国家间更加紧密的新型国际关系,有助于实现国际关系理论和国际关系实践的重大创新,而且将中国与周边国家间高水平政治互信转化为更多实实在在的合作成果,有助于增进民众福祉,助力周边国家发展振兴和共同繁荣。习近平主席此次中亚之行,是中国深耕区域多边合作与破解地区治理赤字的重大举措。在全球共同面临治理赤字挑战的背景下,习近平此访阐明原则立场、传播外交理念,为推动地区治理和全球治理贡献了更多更具体的“中国方案”。

习近平主席在参加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期间强调,要从“上海精神”中发掘智慧,从团结合作中获取力量,把上海合作组织打造成团结互信、安危共担、互利共赢和包容互鉴的典范,携手构建更加紧密的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面对诡谲多变、贸易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肆意横行,以及地区与全球治理挑战增多的国际形势,习近平主席的讲话为上海合作组织未来发展和区域治理指明了前进方向,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应有的国际担当和务实笃行的行为风格。而《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比什凯克宣言》的签署,体现了成员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促进多边主义和自由贸易,以及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的共同意愿和坚定信心。

习近平主席在参加中俄蒙元首第五次会晤期间,与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巴特图勒嘎共同总结三方合作成果,共商全面推进合作大计。习近平主席从战略协作、重点合作领域和具体项目落实三个方面,为中俄蒙三国未来一段时期深化区域合作和实现共同发展目标勾勒了清晰、具体的路线图。在当前国际保护主义、单边主义抬头背景下,中俄蒙紧紧围绕发展战略对接这条主线开展政策沟通并加强国际合作,有助于进一步打造开放型地区经济体系,提高地区治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习近平主席在参加亚信杜尚别峰会期间,与亚洲国家共商亚信未来发展大计,确定了亚信合作的重点方向,为亚信的未来发展注入新活力。习近平主席强调,中国将着眼地区形势发展新变化,继续践行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深入推进亚信各领域信任措施合作。

上合组织、亚信和中俄蒙元首会晤机制,不仅是提高区域治理所倚靠的主要多边机制平台,而且是全球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场多边外交重大活动,巩固了上合组织、亚信等制度性安排在参与地区与全球治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彰显了新兴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治理的积极态度和汇聚集体智慧的巨大能力。习近平主席此次中亚之行,也为中国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注入了中国力量。

(汪金国,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海外网特约评论员;陈亚州,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

(海外网  2019年6月17日)

标签:
学术论著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6.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8. 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3.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出版
  4. 【开卷有益】曾向红、杨双梅所译《国际关系中的差异问题》一书出版
  5. 2023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近年出版的学术专著(1998-2023年)
  7.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中亚研究:理论基础与研究议题》一书出版
  8. 【开卷有益】李捷教授所著《后疫情时代的国际安全研究》一书出版
  9. 【学术评论】焦一强教授就全球文明倡议的世界意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评论
  10. 【学术评论】高婉妮副教授等人就国际关系等级制理论的发展在《中国社会科学报》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