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所2016年论文发表情况
日期: 2016-03-07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
曾向红、梁晨:《从“基地”组织到“伊斯兰国”——国际恐怖主义组织结构的演化》,《中东问题研究》2016年第1期。
-
李捷、王露:《联盟或平衡:斯里兰卡对大国外交政策评析》,《南亚研究》2016年第3期。
-
朱永彪、魏月妍、梁忻:《网络恐怖主义的发展趋势与应对现状评析》,《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16年第3期。
-
朱永彪、武兵科:《中国的宗教极端主义研究进展与问题》,《贵州民族研究》2016年第7期。
-
朱永彪、武兵科:《结构压力、资源动员与极端组织的攻击策略》,《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9期。
-
曾向红:《“一路一带”倡议的智力支持》,《国际展望》2016年第5期。
-
陈小鼎:《区域公共产品与中国周边外交新理念的战略内涵》,《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8期。
-
曾向红、陈亚州:《恐怖主义的组织结构:类型辨析及影响》,《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8期。
-
周明、李泽:《俄罗斯军事干预叙利亚的情感动机》,《国际安全研究》2016年第5期。
-
丁志刚、陆喜元:《论县级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甘肃社会科学》2016年第4期。
-
孙德刚、朱永彪:《美国在阿富汗军事基地的战略演变》,《现代国际关系》2016年第7期。
-
焦一强:《乌克兰危机中的关税同盟因素》,《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2016年第4期。
-
周明、曾向红:《“基地”与“伊斯兰国”的战略差异及走势》,《外交评论》2016年第4期。
-
周明:《影响中亚地区一体化的主要因素探析》,《国际问题研究》2016年第3期。
-
曾向红、陈亚州:《抗争政治影响社会变迁的途径、机制与能动性初探》,《社会学评论》2016年第3期。
-
周明、曾向红:《适当性逻辑的竞争:“基地”与“伊斯兰国”的构架叙事》,《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4期。
-
丁志刚、黄蕾:《文化的重构与道德的重建》,《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
-
马国林:《英格兰学派的发展动因论析》,《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4期。
-
杨恕:《2015年伊斯兰极端主义新特点》,《人民论坛》2016年第3期。
-
曾向红、陈亚州:《政治妥协与突尼斯的和平政治过渡——基于对突尼斯“伊斯兰复兴运动”的考察》,《外交评论》2016年第2期。
-
高婉妮:《美国大选:权贵们的走秀场》,《红旗文稿》2016年第18期。
-
李捷、杨恕:《“伊斯兰国”的意识形态:叙事结构及影响》,《社会科学文摘》2016年第2期。
-
周明:《论巴基斯坦建国以来对阿富汗政策的演变及动因》,《南亚研究》2016年第1期。
-
朱永彪、武兵科:《美国撤军后的中国对阿富汗政策:动因、挑战与前景》,《南亚研究》2016年第1期。
-
曾向红:《俄罗斯兼并克里米亚的心理动机研究》,《当代亚太》2016年第1期。
-
丁志刚、陆喜元、胡志伟:《论民族自治县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青海民族研究》2016年第2期。
-
曾向红:《一带一路的地缘政治现象与地区合作》,《世界经济与政治》2016年第1期。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