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上午,由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俄罗斯学刊》联合举办的“中国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年会暨‘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学术研讨会在黑龙江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外交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中央编译局、中山大学、国家档案局、中央党史研究室、国际关系学院、南开大学、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故宫博物院、辽宁师范大学、延边大学、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黑河学院、牡丹江学院、黑龙江大学等高校与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约70人参加了此次会议。我所杨恕教授应邀与会,并做了题为“民国时期中苏关系中的三个层次”的发言。
会议由黑龙江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员、《俄罗斯学刊》主编靳会新主持。在为期一天半的会议期间,与会专家学者就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中俄美关系、中朝关系、共产国际、十月革命、“一带一盟”对接、俄罗斯经济、俄罗斯安全困境、中东铁路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与交流。 与会学者认为:作为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必须加强中俄关系的史学研究。学者、研究者应该立足历史事实,从国家利益出发来研究我们今天面临的现实问题。目前来看,中俄关系走得很近,更多地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两国关系如何走得更好走得更远,需要民间交流作为基础,做好自下而上的人文交流需要从俄罗斯人的心理状态研究入手。搞研究不能只做表面功夫,用数据解释数据,必须利用大量的档案资料加强历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