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28日,第二届“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宗教与中国周边外交”学术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国家宗教事务局、清华大学、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上海社科院、华东师范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兰州大学、云南省社科院、宁夏社科院、江西社科院、青海师范大学、中国伊协、中国天主教爱国会、中国基督教两会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围绕“宗教与中国周边安全的新态势”、“发挥宗教在周边人文交流中的积极作用”、“宗教、认同与国家治理”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我所杨恕教授应邀与会,并做了题为“中国周边国家宗教情况与‘一带一路’安全”的发言,他指出,对中国和“一带一路”安全威胁最大的是伊斯兰极端主义,主要涉及东南亚、南亚和中亚三个地区。他建议,我国的应对原则应当:一是不要将周边国家的宗教问题特殊化和泛化。虽然周边国家的宗教形势较为复杂,但它们不是因为“一带一路”的提出而产生,更不是直接针对“一带一路”;二是尽量避免介入一国宗教争端。总体来看,绝大部分宗教问题都是一国内政问题或国家间冲突问题,中国不宜介入,也没有能力介入;三是秉持“可合作安全”的理念,这有助于我国在与谁合作、在什么问题合作等提供思路,从而使我国在国际安全合作上更具针对性和目的性。
据悉,复旦大学中国与周边国家研究中心、复旦大学宗教与中国国家安全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共上海市委党校发展研究院等本次会议联合主办方将继续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的宗教与中国周边外交”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定期召开相关学术研讨会,形成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将“一带一路”相关研究推向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