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及周边·学术动态
第51译】厚重抑或单薄:俄罗斯、中国与欧亚国际社会的未来

日期: 2025-11-03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吴佳晔  编译

【文献来源】Zachary Paikin, “Through thick and thin: Russia, China and the future of Eurasian International Society”, International Politics, 2021, pp.400-416.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俄罗斯与中国因各自与美国关系的恶化而越走越近,形成了战略伙伴关系。尽管存在历史不信任和其他潜在问题,但在西方对俄制裁与对华压力持续的情况下,双方关系持续推进。俄罗斯提出“大欧亚”计划,而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中有三条陆上走廊与俄罗斯和中亚相关,使中俄伙伴关系成为新兴欧亚秩序的核心。

 

 

二、研究问题

 

中俄当前的双边关系究竟是“单薄”还是“厚重”?

 

 

三、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借助英格兰学派的理论框架,深入剖析中俄关系的“厚度”,揭示其在欧亚地区国际秩序构建中的作用与意义。

 

 

四、研究方法

 

本文的研究方法是理论引导的案例研究。

首先,在理论上,文章将中俄关系定位在英格兰学派的“国际社会”中,使用英格兰学派“多元主义”和“连带主义”来分析中俄关系。同时,关注中俄在初级制度层面的互动,为论证“厚重的多元主义”提供了依据。

其次,在案例上,作者通过英格兰学派分析中俄关系,文章以中俄关系为个案,详细分析了近年来中俄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合作的具体实践以及中俄在地区和全球层面的广泛影响。

 

 

五、研究内容

 

近年来,随着与美国关系的恶化,中俄关系日益紧密。尽管中俄之间存在历史不信任和潜在的摩擦点,但西方对俄制裁和对华压力的持续使得两国不得不继续推进合作。文章借助英格兰学派的理论框架,探讨中俄关系的性质究竟是“单薄”还是“厚重”,并分析其对欧亚国际社会未来秩序的影响。

 

1

基于英格兰学派的理论分析

文章采用英格兰学派的理论框架来分析中俄关系。英格兰学派的核心概念包括“国际社会”“多元主义”和“连带主义”。国际社会被定义为国家之间共同利益和身份的制度化,以及它们之间共同规范、规则和制度的创建与维护。多元主义强调国家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而连带主义则强调国家之间的共同性和一致性。

文章指出,尽管中俄在政治制度和文化上存在差异,但两国在规范性层面的趋同为建立“厚重”的关系提供了可能。文章进一步探讨了国际秩序与国际社会之间的关系,强调了规范和制度在塑造国际关系中的重要性。通过分析这些概念,文章试图揭示中俄关系的性质及其对欧亚国际社会未来秩序的影响。

 

2

中俄合作的具体情况

1.经济领域

近年来,中俄在经济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与俄罗斯支持的欧亚经济联盟(EAEU)之间的对接是两国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尽管两者在目标和实施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双方通过协调努力,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例如,中蒙俄经济走廊、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和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等项目,不仅促进了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还加强了中俄之间的经济联系。

此外,中俄在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取得了显著进展。俄罗斯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应国,双方在石油、天然气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为两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这些经济合作项目不仅有助于提升两国的经济利益,还为区域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

 

2.军事领域

军事合作是中俄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两国通过联合军事演习等方式,不断加强军事合作,提升了战略互信。例如,“东方-2018”和“中部-2019”军事演习展示了双方在军事领域的高度协作能力。这些演习不仅提高了两国军队的作战能力,还向外界传递了中俄在军事领域的紧密合作关系。

同时,中俄在军事技术领域的合作也不断深化。双方在武器装备研发、军事技术交流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进一步巩固了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这种军事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两国的军事实力,还为区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3.地区合作

在中亚地区,中俄通过合作与适度竞争,共同应对安全挑战,促进地区发展。中亚地区是中俄共同的周边地区,双方在该地区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例如,中俄在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地区稳定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同时,双方也在经济领域展开合作,推动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

上海合作组织(SCO)作为多边平台,进一步巩固了中俄之间的协作关系。上海合作组织不仅为中俄提供了多边合作的平台,还为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提供了重要保障。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中俄与其他成员国共同应对地区安全挑战,推动区域合作与发展。

 

3

中俄合作的影响

1.地区层面

中俄合作对中亚地区的安全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安全领域,中俄通过联合行动打击恐怖主义和跨国犯罪,维护了地区的稳定与安全。在经济领域,中俄通过“一带一路”倡议与欧亚经济联盟的对接,推动了中亚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些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中亚地区的经济实力,还为区域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此外,中俄在中亚地区的合作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合作机会。通过与中亚国家的广泛合作,中俄推动了区域内的多边合作机制,促进了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这种合作模式不仅有助于提升中亚地区的国际地位,还为区域合作提供了新的范例。

 

2.全球层面

在全球层面,中俄关系通过制衡美国霸权,推动多极化世界秩序的构建。中俄两国作为全球重要的大国,通过在国际事务中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推动国际秩序的多极化发展。例如,中俄在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中密切合作,共同维护国际法和国际秩序的基本原则。

中俄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合作也为全球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做出了贡献。通过推动多边贸易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中俄为全球经济的复苏和增长提供了新的动力。这种合作不仅有助于提升中俄的国际影响力,还为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4

结论

文章认为,尽管中俄在某些方面存在差异,但双方在规范性层面的趋同和在多个领域的合作实践表明,中俄关系具有“厚重”的特征。这种关系不仅对欧亚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对全球秩序的演变产生了深远影响。文章呼吁西方学者和政策制定者重新思考中俄关系的性质及其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并探讨在规范存在分歧的全球国际社会中,大国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可能性。

通过深入分析中俄关系的性质及其对欧亚国际社会未来秩序的影响,文章为理解当前国际关系中的大国互动提供了新的视角。中俄关系的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两国的国际地位,还为全球秩序的多极化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这种合作关系的持续发展,将对国际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编译者简介

 

吴佳晔,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研究生。

标签:
中亚问题
图片新闻
  1. 我所研究人员出席第十二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杨恕教授做关于中亚问题研究的专题报告
  3. 曹伟副教授应邀参加“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发展”研讨会
  4. 汪金国教授参加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5年年会
  5. 我所研究人员参加赴吉、赴乌研修团成果交流会
  6. 我所研究人员赴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研修活动
  7. 我所研究人员赴吉尔吉斯斯坦开展研究活动
  8.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一行应邀参加第四届传播与边疆治理论坛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30期(11月3日—9日)
  2. 【中亚及周边·学术动态|第52译】哈萨克斯坦回归者的社会融入问题
  3.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9期(10月27日—11月2日)
  4. 【中亚及周边·学术动态 第51译】厚重抑或单薄:俄罗斯、中国与欧亚国际社会的未来
  5.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8期(10月20日-10月26日)
  6.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7期(10月13日-10月19日)
  7. 【中亚及周边·学术动态 第50译】“你明白我的意思吗?”“不完全明白”:英格兰学派、全球国际社会与制度的多义性
  8.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6期(10月6日-10月12日)
  9. 【中亚及周边·学术动态 第49译】哈萨克斯坦公民赴韩劳务移民研究——以移民体系理论为分析框架
  10. 【中亚及周边·学术动态 第48译】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留学动机的流动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