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及周边·时政
第5译】“东地中海五国”峰会达成共识,爱丽舍宫公布叙利亚问题“路线图”细节

日期: 2025-04-07 来源: 原创 点击: ...
   

董岩 编译

法国最终公布了涉及叙利亚问题的“路线图”,将建立区域协调机制来处理难民问题,同时明确国际援助需与安全及政治条件挂钩。这是法国、希腊、塞浦路斯、黎巴嫩和叙利亚五国领导人在埃马纽埃尔·马克龙总统邀请下,于3月28日巴黎峰会达成的成果。

与其他亲自前往爱丽舍宫的黎巴嫩、塞浦路斯和希腊总统不同,叙利亚总统艾哈迈德·沙拉通过远程方式参与了会议。马克龙表示,邀请沙拉访问巴黎并非不可能,未来数周内或可实现,但这取决于叙利亚国内局势的发展是否满足特定条件和前提。

需要指出的是,与沙拉的沟通是分三个阶段进行的:先是与马克龙的双边会谈,随后是与法国和黎巴嫩总统的三方会谈,最后是包括四位领导人在内的五方会谈。会议的最终成果是形成了纳入“东地中海五国机制”的“路线图”。

此次巴黎五方会议首次以新形式举行,旨在支持叙利亚实现统一、稳定与和平的过渡进程。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形式虽然开创先河,但就成果而言却显得有所保留。无论是针对叙利亚难民问题,还是叙利亚与邻国海上边界划定等议题,都与会前提出的宏伟目标存在差距。

巴黎会议上最引人注目的缺席者无疑是土耳其。该国不仅涉及与叙利亚的边界划分,更关键的是还与塞浦路斯和希腊存在划界争议。尽管近年来土耳其与希腊、塞浦路斯之间的关系已从一度剑拔弩张,甚至濒临武装冲突边缘的状态明显缓和,但塞浦路斯和希腊仍对叙土边界协议充满警惕。他们担心,鉴于叙利亚新政府与土耳其的密切关系,任何叙土边界划定协议都可能损害自己的权益。

许多观察人士将这两国(塞浦路斯和希腊)的情况与土耳其和利比亚的局势相比较,后者签署的海上边界划分协议曾同时引发埃及、塞浦路斯和希腊的强烈不满。众所周知,在希土紧张局势最严峻时期,法国曾坚定支持希腊,不仅派遣海军舰艇声援希腊海军,还与雅典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这些先例恰恰揭示了巴黎会议背后的潜在考量:这三个欧洲国家正竭力“引导”叙利亚新当局,以避免其最担忧的情景成为现实。

施加经济压力

“路线图”包含五部分,依次为:解除制裁、经济承诺、难民问题、海上边界划定,以及最终涉及的叙利亚主权问题。

第一部分中,欧洲三国支持解除对叙利亚制裁,但强调须“遵循欧盟理事会于3月20日得出的结论”,并提及欧盟已于2月解除了针对运输和能源领域的部分行业制裁。更重要的是,三国“同意继续在欧盟内部推动解除其它制裁,并鼓励其他国际伙伴采取类似行动”。然而在此领域及其他方面,欧洲国家意图保留对叙利亚的施压手段,明确表示将“持续密切关注叙利亚局势”。欧盟此前已警告称,若叙利亚局势偏离正轨,或将撤销解除制裁的决定。
    欧洲三国承诺“增加对叙利亚重建的经济援助”,此举旨在跟进3月17日第九届布鲁塞尔会议成果。但随即强调,上述承诺取决于“叙利亚过渡政权有效实施”一系列特定措施,首先是“政治过渡”进程——即组建“尊重并代表叙利亚社会所有族群与宗教派别的包容性政府”。
    与会四国要求叙利亚当局在安全层面“实现政府军与现有国际反恐机制的有效协调”,特别是“反达伊沙联盟”(坚定决心行动)。并对此前叙利亚政府与叙利亚民主军(SDF)达成的协议表示欢迎,尽管后者随后因新政府代表性不足而拒绝承认。
   最后,欧洲国家要求大马士革当局“为所有叙利亚公民提供有效保护,无论其出身和宗教信仰,并切实有效地追究针对平民所犯罪行的责任,包括近期叙利亚西海岸暴力事件”。同时强调“实施和解进程必需的完整过渡司法”的重要意义。换言之,欧洲拒绝向新政府开出“空白支票”,将持续监控叙利亚局势进展,认为经济手段对引导叙利亚走向预期轨道具有决定性作用,尤其是考虑到该国因长期制裁面临的经济困境。

难民问题

援助计划与解决邻国叙利亚难民问题密不可分。该问题对希腊和塞浦路斯尤为敏感,两国担忧叙利亚移民持续涌入。塞浦路斯的叙利亚人已占该岛人口3%。“路线图”创新性提出“区域协同,整合国际捐助方、难民收容国、国内流离失所者、专业机构及开发银行资源,实现人道主义援助、重建、生计恢复与经济发展的联动,为叙利亚难民安全有尊严返回家园创造良好环境。”

在划定海上边界问题上,欧洲三国更倾向于重申管辖该领域的基本原则,而未深入探讨可能引发的后续争端。因此,他们仅表示“支持根据国际海洋法,尤其是《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划定叙利亚海上边界,同时兼顾欧洲邻国的利益”,并承诺“为此成立相关专门委员会”。

同样,三国在维护叙利亚主权问题上遵循了相同路径。前述路线图明确指出“他们支持完全尊重叙利亚主权,特别是针对有关外国势力的侵犯和干涉行为,并要求其全面撤出叙利亚领土”。值得注意的是,在最后一部分中,“路线图”选择采用“不明确指明相关外国势力”的表述方式。这很可能是为避免直接点名以色列。然而,马克龙总统在周五峰会后的记者会上毫不避讳地提及以色列名称。此外,爱丽舍宫于周日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后发布的声明中,确实包含了一项条款,呼吁以色列从叙利亚领土撤军。

【编译者简介】

董岩,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博士研究生。

【校对者简介】

尹鑫玉,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4级硕士研究生。

【兰州大学中亚及周边动态编译团队】

兰州大学中亚及周边动态编译团队,依托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聚焦区域与国别时政动态和学术前沿,通过编译、分析与传播,促进人才培养,强化学科交叉,推动中亚及周边区域国别学的深度发展。

本文编译仅供学术参考,文中观点不代表发布机构和平台。

标签:
中亚问题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中亚及周边·时政动态 第6译】国际移民政策发展中心(ICPMD)-2025年中亚地区移民情况展望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4. 【中亚及周边·时政动态 第3译】特朗普2.0与中亚:深度参与的困境
  5. 【中亚及周边·时政动态 第2译】中亚国家最新移民数据概览
  6. 【中亚及周边·时政动态 第1译】俄罗斯在地中海:军事力量从叙利亚转移到利比亚
  7.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5期(5月12日-5月18日)
  2.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4期(5月5日-5月11日)
  3.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3期(2025年4月28日-5月4日)
  4.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期(4月21日-4月27日)
  5.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期(4月14日-4月20日)
  6. 【中亚及周边·时政动态 第6译】国际移民政策发展中心(ICPMD)-2025年中亚地区移民情况展望
  7. 【中亚及周边·时政 第5译】“东地中海五国”峰会达成共识,爱丽舍宫公布叙利亚问题“路线图”细节
  8. 【中亚及周边·时政动态 第4译】地缘政治格局变动背景下美国深化与中亚国家关系
  9. 【中亚及周边·时政动态 第3译】特朗普2.0与中亚:深度参与的困境
  10. 【中亚及周边·时政动态 第2译】中亚国家最新移民数据概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