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恒·第194译】印度在中亚“新大博弈”中的角色及其影响

日期: 2023-12-29 来源: 原创 点击: ...
   

陈天琦编译

【文献来源】Januey Nargieis,“India’s Role in the‘New Great Game’in Central Asia and Its Related Influences”,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 and Humanities,Vol.4, No.3,2022,pp.126-129.

一、引言

“大博弈”一词起源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指沙俄和大英帝国在印度次大陆和中亚地区的历史竞争。这一术语最初由东印度公司的官员亚瑟·康诺利(Arthur Connolly)提出,但由作家拉迪亚德·吉卜林(Rudyard Kipling)在其1901年小说《金》(Kim)中广泛普及。在旧“大博弈”中,英国和俄罗斯是主要参与者,但在新大博弈中,中亚地区涌现出多方参与者,它们在争夺对该地区影响力的过程中展开博弈。

中亚地区紧邻印度,历史几个世纪来,该地区的发展一直直接影响着印度的安全局势。在美国介入后,印度迅速加大了在阿富汗的介入,这使得中亚地区对印度的战略意义进一步上升。此外,印度在中亚地区拥有广泛的利益。然而,由于印度的介入相对较晚,其在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地位相对较弱。本文旨在分析美国在9·11事件后介入阿富汗以及撤军后印度在中亚地区的左右。同时,本文还对俄罗斯以外主要大国在中亚地缘政治中的角色进行了简要分析。

二、中亚的地缘战略意义

中亚地区位于欧亚大陆空间的中心,连接中国、欧盟、印度、日本和俄罗斯等重要经济体,是世界枢纽地区之一。赫瓦贾(Khwaja)指出,“中亚正在转变为世界经济中心”。在世界能源地缘政治格局中,中亚地区被视为战略要地。因此,该地区是世界政治和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这些特点,中亚成为世界大国和地区强国竞相争取的焦点,它们积极寻求在这一地区增强自身影响力。

此外,中亚地区总人口超过5500万,自然资源丰富,具备巨大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潜力。随着泛亚铁路项目的建设、公路和航空交通的发展,中亚地区的贸易和经济重要性将进一步提升。它将成为连接亚洲、太平洋地区至欧洲、西亚,以及从西方到东方的大规模货物流通的关键通道。多数中亚国家拥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储量,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还拥有廉价的水力能源储备。这引发了包括印度在内的多国的浓厚兴趣。来自俄罗斯、美国、土耳其、伊朗等国的一些企业竞相争夺开发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和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并将其运往全球市场。

事实上,如今中亚已经成为西方、南亚和东亚国家外交政策的关键区域。美国加强与中亚国家的新伙伴关系。俄罗斯致力于构建新的合作框架,以加强其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中国亦积极参与其中,试图扩大与该地区国家的合作关系。印度也在积极尝试与中亚国家建立新的合作关系,以拓宽其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此外,土耳其、伊朗、沙特阿拉伯、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等国也在加大对中亚地区的关注与投入。同时,日本和韩国也在积极与中亚各共和国建立经济联系,拓展其在该地区的经济合作。作为南亚新兴地区大国,印度对中亚地区内外发生的任何变化都保持高度关注,因为这些变化可能对印度自身安全产生重要影响。

三、印度与中亚的关系

印度在独立后没有任何通往中亚的陆路。连接印度与中亚地区的克什米尔由于两项事态发展,使印度失去了与中亚的连通性。其一是巴基斯坦占领克什米尔地区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Gilgit-Baltistan),该地区在其西北部与阿富汗和中国新疆接壤;其二是拉达克和喀什之间丝绸之路贸易的结束。

印度的独立恰逢冷战的开始,随后印度因其社会主义倾向和地理位置邻近而与苏联结盟。由于中亚五个共和国是苏联的一部分,新德里的所有交易都是通过莫斯科进行的,因此印度与中亚共和国的互动并不重要。在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独立后,1992年中亚国家仅占印度出口的1.5%。

印度的直接目标是与中亚国家建立直接的互动关系。在1991年12月苏联解体前几个月,印度提出了一项与中亚政治领导人建立联系的重大倡议。因此,1991年8月乌兹别克斯坦总统访问印度,随后1992年2月哈萨克斯坦总统访问印度,1992年3月吉尔吉斯斯坦总统访问印度,1992年4月土库曼斯坦总统访问印度,1993年2月塔吉克斯坦总理访问印度。这些访问都为印度和中亚新国家之间的互动建立了法制框架。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印度试图与中亚各国建立更稳健、更牢固的关系。为此,印度近年来加强了与该地区的接触。印度与中亚邻国伊朗签署了许多协议,以便与该地区建立良好的联系。

四、印度在中亚的地缘战略利益

中亚位于俄罗斯和中国这两个核大国的战略交汇处,也是俄罗斯和伊斯兰世界的交汇处。它与阿富汗接壤,而阿富汗是该地区宗教极端主义传播的主要来源。该地区的安全和政治稳定关系到印度的重大利益。从克什米尔问题的角度考量,印度不可能将其与中亚地区发生的政治事态发展隔离开来。伊斯兰极端组织在中亚地区的任何进展都可能激发活跃在克什米尔的极端分子。由于地理原因,印度的战略关切与其北部和西北部接壤的地区紧密相连。西北的巴基斯坦继续对印度持敌对态度,且长期以来一直在支持克什米尔的跨境恐怖主义。对印度而言,克什米尔问题不仅关系到生活在克什米尔谷地的400万穆斯林,而且关系到印度其他地方1.3亿穆斯林的和平与安全。因此,印度认识到中亚具有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无论在何种情况下,印度都不能忽视这一地区。另一方面,阿富汗不稳定的局势也对南亚地区的和平与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大多数南亚国家认为,由塔利班等极端主义分子主导的阿富汗将破坏中亚和南亚的稳定。印度担心,塔利班的扩张将增加对克什米尔的压力,并将巴基斯坦的战略影响延伸至中亚地区。阿富汗和巴基斯坦仍然是造成中亚地区和印度不稳定的主要因素。如果阿富汗和一些中亚国家,特别是塔吉克斯坦所表现出的局部冲突的不稳定格局继续不减,已经面临严重压力的南亚安全环境很可能会变得更具爆炸性。鉴于上述情况,印度与中亚国家建立更密切合作的长期战略伙伴关系应该是不言而喻的。此外,值得强调的是,中亚地区已经成为欧洲、美国、中国和伊朗重点关注的地区。美国正试图破坏俄罗斯和伊朗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中国承诺为该地区提供数十亿美元开发中亚油田以满足其未来的能源需求;欧洲希望通过北约东扩和和平伙伴关系方案扩大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可能在中亚地区引入高风险的强权政治。

五、印度在“新大博弈”中的作用

中亚地区被纳入印度的“大周边”外交政策范畴,尤其在美国介入阿富汗事务之后,该地区在印度外交政策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战略地位。印度与中亚地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关系,可以追溯至两百年前。从古印度贵霜帝国直至中世纪,印度与中亚地区的联系十分密切。冷战时期,印度与苏联之间建立了坚实的合作关系,这使得印度成为唯一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设有领事馆的国家。1991年苏联解体、中亚国家独立后,印度迅速与中亚五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在20世纪90年代初,印度对中亚地区的关注较为有限。然而,时任印度总理纳拉辛哈·拉奥(Narasimha Rao)的访问改变了这种态势,他与吉尔吉斯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两个前苏联国家建立了密切的外交关系。在1991年之前,这两个国家曾是印度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到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阿富汗塔利班的胜利改变了中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局势。中亚的安全与印度的安全紧密相连,中亚五国担心阿富汗可能对中亚地区稳定造成影响,同时,印度担忧巴基斯坦寻求战略纵深。因此,印度调整了其中亚政策,增加了对该地区的关注。

中亚地区在世界大国的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美国介入该地区主要出于商业、经济和金融利益的考量,将其视为满足其全球战略需求的重要一环。对于俄罗斯而言,中亚则被视为其“战略后院”和势力范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来说,中亚地区同样至关重要。它地理位置邻近中国,可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发挥关键作用。此外,该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够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印度深入分析了该地区的局势,意识到自身必须积极参与到该地区的地缘政治当中,尤其需要制衡原教旨主义势力和极端主义的威胁。2001年9·11事件是一个重大转折点。面对这一局势,印度选择与中亚国家加强在安全和国防等领域的合作。印度还在9·11事件后积极支持美国的全球反恐战争,向北方联盟提供经济援助。历史和现实的考量都表明,中亚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对于印度的利益至关重要。

印度面临地理障碍,缺乏与中亚国家直接相邻的陆地边界,加之存在巴基斯坦等竞争对手,使其进入中亚地区受到限制。然而,中亚对印度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有助于巩固印度作为国际政治中“地区大国”和“新兴大国”的地位。近年来,随着中国在印度周边地区的不断增强,印度在其“近邻”地区中的影响力呈下降趋势。即便是与印度曾保持友好关系的国家,如尼泊尔和马尔代夫,也逐渐向中国靠拢。历史上,每个在崛起或已崛起的国家都有其特定的“势力范围”。印度期望在中亚地区确立自身的势力范围,这种期望源于两个主要原因。首先,即便在邻近地区和印度洋地区失去一定影响力,印度仍可以通过在中亚地区的存在来弥补。其次,通过维护周边地区的完整性并增强在中亚的影响力,印度的地缘政治局势将更为有利。印度对中亚的总体战略可通过其“连接中亚政策”得以评估。该政策于2012年在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首次印度—中亚对话中得以确立,涵盖了政治、经济、防务和能源等领域的重要方面,旨在加强印度与中亚国家的合作与联系。

印度于2017年6月成为上海合作组织正式成员,这标志着印度在与中亚地区建立更深入更全面接触方面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在2005年获得观察员地位后,上合组织成为印度参与地区事务的主要组织之一。印度对中亚地区表现出强烈的兴趣,与中亚国家政府间互动逐渐增加。特别是在现任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领导下,印度在2015年7月首次访问了所有五个中亚国家,这是自苏联解体以来印度总理首次实现的重大外交举措。

近年来,印度的经济实力增强改变了其与中亚地区的关系。印度的吸引力和能力在该地区的事务中逐渐增强。然而,印度的接触面临着一些障碍,包括缺乏便捷的陆路通道、与中国的利益竞争以及美国对伊朗的敌意。在这其中,伊朗的地位尤为关键,因为它为印度提供了通过恰巴哈尔港进入该地区的重要门户,这使得印度能够绕过巴基斯坦,直接进入中亚及其他地区。

六、结论

在2001年美国干预阿富汗后,印度一直在增强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因为该地区的稳定与发展关乎印度西部边境的安全。印度已经明确了其对中亚的外交政策,并采取了多种官方框架,如“大周边”(extendedneighborhood)、“直接和战略周边”(immediateandstrategic neighborhood)、“北望政策”(looknorth policy)和最新的“连接中亚政策”(connectcentralasia),以加强与该地区的合作关系。

近年来,印度不断增加在中亚各国的存在。随着恰巴哈尔港的全面运营和私人企业的参与,印度在该地区的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这将使印度在中亚地区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并与其他大国尤其是中国展开更激烈的竞争。然而,美国最近对伊朗的制裁可能影响到中亚的局势,因此印度必须寻找替代途径,以保持与该地区的联系。

【编译者简介】

陈天琦,中共党员,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本科毕业于淮北师范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专业。

 

【校对者简介】

王子寒,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硕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1篇,2023年获得第四届“萃英杯”欧亚研究生论坛二等奖。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

为了解学术前沿,开阔学术视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研究生“笃研”读书会为依托,组建“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团队主要负责编译俄罗斯、中亚、南亚和高加索等国别与区域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书评、地区热点及重大事件的相关时评等。自组建以来,编译团队已推出190余期编译作品。现有编译人员30多名,主体为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实行组稿与自由投稿相结合的方式。欢迎校内外对欧亚问题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houwj21@lzu.edu.cn。编译作品将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同步刊出,一经采用并发布,即奉上稿酬,以致谢意。敬请各位同仁关注、批评与指正。

本文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编译。所编译文章仅供专业学习之用,相关观点不代表发布平台,请注意甄别。

编译:陈天琦

校对:王子寒

审校:孙秀文

标签:
《中亚研究》
图片新闻
  1. 【学术动态】我所多位老师应邀担任《国际安全研究》匿名审稿专家
  2.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曹伟副教授赴新疆参加学术研讨会
  3. 【时事评论】李捷教授等就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现象在“丝路新观察”发表评论
  4. 【对外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我驻哈萨克斯坦总领馆、企业与哈多所大学
  5. 【学术交流】米鹏举博士、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亚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6. 【学术讲座】曾向红教授作客“兰山讲堂·思政云课” 分析大国在中亚地区博弈的新态势
  7. 【会议回顾】“第四届全国反分裂理论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反分裂战略研讨会”在兰州大学举行
  8. 【学术交流】曹伟副教授、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首届新疆人权事业发展论坛
推荐内容
  1.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2.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3.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4.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5. 关于举办“中国反分裂理论研讨会”的通知
最近更新
  1.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九十五】欧洲能源安全的二十年危机:中东欧和美国
  2. 【有恒·第194译】印度在中亚“新大博弈”中的角色及其影响
  3. 【有恒·第193译】地缘政治愿景影响下的俄罗斯外交政策
  4.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九十二】《黑风、白雪:俄罗斯新民族主义政治思潮的崛起》评介
  5.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九十一】《堡垒俄罗斯》评介
  6.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九十】现代哈萨克文学中的民族改写
  7.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八十九】南高加索与“新大博弈”
  8.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八十七】后帝国时代俄罗斯和土耳其的民族主义和象征地理学
  9.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八十六】哈萨克斯坦多元平衡主义政策评析
  10. 【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八十四】中亚国家面临的中等强国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