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王四海教授在《经济日报》发表评论文章《中土经贸合作进入新时代》

日期: 2023-01-11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2023年,两国元首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当前,以天然气合作为引擎,中土关系全方位发展,涵盖了政治、经贸、文化、科教等重要领域,成果喜人。未来,两国将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合作,全面挖掘绿色能源、天然气利用、技术装备等领域合作潜力,打造全产业链合作。在两国元首擘画引领下,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在新时代驶向新的航程。
 
1月6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同来华进行国事访问的土库曼斯坦总统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举行会谈,两国元首全面擘画中土关系发展蓝图,共同宣布将两国关系提升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会谈后,两国元首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土库曼斯坦联合声明》,共同见证签署“一带一路”、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卫生、文化、天然气等领域合作文件,中土经贸合作进入新时代。
 
开拓经贸合作新领域
 
中土友好交往源远流长,古老的丝绸之路将两国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是两国进行互利贸易往来的桥梁,也是广泛开展文化交流的纽带。
 
当前,以天然气合作为引擎,中土关系全方位发展,涵盖了政治、经贸、文化、科教等重要领域,且成果喜人。2001年至2020年,中土双边贸易额从最初3000多万美元增长至65亿美元。目前,中国是土库曼斯坦第一大贸易伙伴国,2021年,中土双边贸易额73.59亿美元,同比增长13%。2022年1月至11月,中土双边贸易额突破百亿,达101.2亿美元。面对世纪疫情冲击与俄乌冲突外溢影响,中土两国经贸合作不减反增、凸显良好韧性。
 
中土开展天然气合作,联合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共建了新时代的“能源丝绸之路”——中国—中亚天然气运输管道,被誉为“古丝绸之路在当代条件下的复原形式”。该管道建设兼顾了生产国、过境国、消费国等能源合作参与者的利益,为国际能源合作树立了典范。天然气合作已成为中土关系的基石,自2009年12月14日土库曼斯坦对中国实现供气以来,已累计对华供气逾3500亿立方米。2022年前11个月,土库曼斯坦向中国出口了总价值92.8亿美元的天然气。
 
两国元首表示,扩大天然气合作符合中土双方战略和长远利益。双方要加快实施重大项目合作,同时全面挖掘绿色能源、天然气利用、技术装备等领域合作潜力,打造全产业链合作。中土在以下领域也存在广阔合作前景。
 
天然气深加工与化工领域。近年来,土库曼斯坦在深入实施天然气多元出口战略的同时,加大了天然气深加工与化工产业建设,相继上马投产了基扬雷天然气综合化工厂、卡拉博加兹化肥厂、马雷化肥厂、捷詹化肥厂等一大批项目,扩大了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聚丙烯、合成氨与尿素等高附加值产品的量产与出口规模。再者,奥瓦丹杰佩“气制油”厂建成投产,土库曼斯坦以天然气为原料生产符合欧5环保标准的RON-92号汽油,出口欧洲并获得良好经济效益,标志着土库曼斯坦在发展天然气深加工与高附加值产业及建设“绿色经济”战略上,已取得实际进展。另外,土库曼斯坦自2018年建成投产了中亚地区最大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站以来,相继建成了多个燃气发电站,逐步扩大电力出口产能。目前,土计划继续上马多个天然气深加工与化工项目,如计划在基扬雷镇建设甲基二乙醇胺生产线等,天然气深加工与化工领域已成为土新的能源合作领域。
 
氢能合作领域。现阶段,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氢气消费国,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在中国趋于完整,加大氢能源产业国际合作已是大势所趋。中亚范围内,土库曼斯坦在发展氢能领域捷足先登,其最早从国家层面出台并实施《氢能领域国际合作发展路线图》,为土库曼斯坦借力国际合作发展清洁能源勾勒出清晰方向,土库曼斯坦奥瓦丹杰佩气制油厂正迫切承担发展氢能源产业、启动新大型能源化工项目等任务。未来,土库曼斯坦具备丰富的能源资源与完善的能源运输管线等有利条件,中国具备相对突出的资金与研发优势,中土两国在氢能领域合作前景可期。
 
构建互联互通新格局
 
土方表示,愿积极推进“复兴丝绸之路”战略同“一带一路”倡议对接,推进跨境铁路等互联互通建设,更好造福两国人民。
 
两国联合声明指出,应加快商签《中土政府间国际道路运输协定》,推动两国道路联通和跨境运输合作,提升中国—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伊朗铁路集装箱班列、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国际多式联运运营频次和过货量,并继续在中亚区域经济合作、铁路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下保持沟通与协作。
 
土库曼斯坦地处国际南—北、东—西交通运输走廊的十字路口,区位优势明显。据此,土库曼斯坦提出了“复兴丝绸之路”战略,并定位为“丝绸之路的中枢”。30年来,土库曼斯坦为了实施“复兴丝绸之路”战略,在交通领域进行了大规模投资,启动了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总投资超过370亿美元,打造了国家陆运、空运、水运三位一体运输体系,运输服务水平大大提升。近年来,土库曼斯坦在交通领域对外实行广泛合作政策,国家批准了12项国际交通公约、并发起了4项交通运输主题国际倡议,且均被联合国大会以决议形式通过,土库曼斯坦交通运输潜能得到了国际社会广泛认可。尤其是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总统执政以来,土库曼斯坦多式联运承载能力快速提升、多式联运衔接水平明显提高,国内畅通快捷的交通运输格局加速形成。
 
在当前条件下,中土发展交通运输领域合作符合两国共同利益,“一带一路”倡议同“复兴丝绸之路”战略对接不断深化,必将为亚欧大陆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相信在全新的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引领下,中土两国将与各合作伙伴一道,充分挖掘自中国经土库曼斯坦到欧洲、中东的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其他基础设施在内的所有交通方式的运输潜力,打造一条涵盖通向里海、黑海、波罗的海地区的过境走廊,开辟一条从亚太地区经中亚通往欧洲和中东市场的陆路通道,将自太平洋到大西洋之间的广阔地区联结起来,形成彼此关联的技术链、产业链和工业带,最终实现提升区域人民生活品质和福祉的发展目标。
 
打造战略合作新品牌
 
中国与土库曼斯坦马文化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2000年前,土库曼斯坦阿哈尔捷金马(“汗血宝马”)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来到中国。多年来,马作为具有文化、经济、政治、外交等多种属性的资源,在中土关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两国元首外交引领下,土阿哈尔捷金马队多次来中国广东、湖北、吉林、新疆、北京等地参加马业交流活动,中土地方马业交流与合作迹象日渐趋强。中土两国均拥有庞大的马业文化资源,推动马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已成为双方共识。中土联合声明指出,中方支持土世界阿哈尔捷金马和阿拉拜犬协会举办活动,马业合作将成为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品牌。
 
中土医药的交流互鉴,同样具有悠久历史。土库曼斯坦拥有丰富的药用植物资源,目前地球现存已知植物有30万余种,土库曼斯坦境内占11000多种,这些植物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中都有应用,土库曼族积累了丰富的传统医药经验。中土双方明确就继续扩大医疗卫生合作、加强传统医学交流、加强在疾病防控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开展药用植物种植及加工合作、发展传统医学诊疗等合作达成共识,双方将继续加强在疾病防控、卫生应急、远程医疗等方面的双多边合作,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中土医学医药合作将为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注入全新内涵。
 
路虽远,行则将至。在两国元首擘画引领下,中土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将在新时代驶向新的航程。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6.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8. 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6.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7. 【重要通知】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8. 【学术动态】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举办“欧亚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9. 【媒体报道】任振鹤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看望慰问教师代表时强调:立德修身敬业立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努力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10. 【喜讯】我所两位教师拟获2024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