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韦进深副教授就中俄战略协作接受《第一财经》采访

日期: 2023-03-24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这是一次友谊之旅、合作之旅、和平之旅。”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就习近平主席对俄罗斯进行的国事访问如是说道。

据新华社报道,当地时间3月21日傍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共同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和俄罗斯联邦总统关于2030年前中俄经济合作重点方向发展规划的联合声明》。

对于这两份联合声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赵隆在接受第一财经采访时表示,从意义上来说,有战略指引价值。

“第一份《联合声明》与此前中俄签署的一系列文件有传承的关系,同时也有新的优化和调整。”赵隆说道,“首先体现在双边层面,中俄关系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动力和独立价值,《联合声明》对中俄关系的本质做了定性。其次,对于全球地区,显示了中俄的合作具有普惠效应和全球意义。比如,在《联合声明》中,两国逐一回应了在当前全球形势下最紧迫的挑战和问题,包括国际体系的转型、战略稳定、安全架构、产业链供应链问题,尤其是乌克兰危机。这表明中俄战略协作对于全球来说是‘优质资产’,既不是一些国家所谓的威胁、挑战,也不是一些国家所谓的同盟关系。”

赵隆还认为,两份《联合声明》都着眼长远,尤其是第二份给出了明确时间点,即2030年,“双方通过两份《联合声明》展示中俄不断深化的合作是有充分的定力,不会受外界的影响,有进一步执行和深化的决心和能力。”

中俄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界河公路大桥(新华社图)

用和谈解决乌克兰危机

当前,乌克兰危机已进入第二年。国际社会大多数国家都支持缓和紧张局势,主张劝和促谈。但俄乌之间的和谈却自去年4月后搁置至今。

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认为,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必须得到遵守,国际法必须得到尊重。

俄方积极评价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的客观公正立场。双方反对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为谋求军事、政治和其他优势而损害别国的合理安全利益。俄方重申致力于尽快重启和谈,中方对此表示赞赏。俄方欢迎中方愿为通过政治外交途径解决乌克兰危机发挥积极作用,欢迎《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文件中阐述的建设性主张。

2月24日,中国发布《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汪文斌此前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上述文件提出尊重各国主权、摒弃冷战思维、停火止战、启动和谈、停止单边制裁等12条原则。中方立场归结为一句话,就是劝和促谈。

《联合声明》表示,解决乌克兰危机必须尊重各国合理安全关切并防止形成阵营对抗,拱火浇油。双方强调,负责任的对话是稳步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为此,国际社会应支持相关建设性努力。双方呼吁停止一切促使局势紧张、战事延宕的举动,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甚至失控。双方反对任何未经联合国安理会授权的单边制裁。

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韦进深告诉第一财经,《联合声明》中关于乌克兰危机的表述释放了中国致力于寻找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合理途径、推动政治解决国际和地区热点问题的强烈信号。

“这一方面体现了中国在乌克兰问题上一贯秉持客观公正立场,表明中方愿意为乌克兰危机的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另一方面,这与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安全倡议相一致。以团结精神适应深刻调整的国际格局,以共赢思维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这是对消弭冲突根源、完善全球安全治理的科学回答,是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中国智慧和方案。”他说道。

赵隆认为,《联合声明》中关于乌克兰危机的表述,其实是中国一以贯之的立场,也就是说中国是以自己的节奏来劝和促谈,对危机的解决有正面意义。

中俄经贸合作新目标

在第二份《联合声明》涉及的经贸领域,近年来,中俄发展势头迅猛。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对于《联合声明》中提及2030年前中俄贸易重点发力的八个领域,韦进深认为,“其中既包括传统的贸易、互联互通、金融和能源等领域,也在大宗商品及矿产领域、技术及创新领域、工业合作、农业合作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目的是推动中俄经济和贸易合作高质量发展,为全面推进双边合作注入新动力。”

尤其是《联合声明》中提出“2030年前将两国贸易额显著提升”让韦进深印象深刻,“这是在中俄双边贸易额实现2000亿美元既定目标后提出的新任务。”

赵隆告诉第一财经,第二份《联合声明》更像是中俄面向未来合作的路线图。“这份《联合声明》从战略层面,特别从元首层面,为双方执行部门绘制了未来进一步深化合作的空间。”他说道,“如果说,中俄经贸合作过去10年追求的是量的增长,未来很显然除了体量外,更注重质的提升,比如双方旨在把合作的能级、辐射效应进一步扩大。”

此前中俄双方制定到2024年实现双边贸易2000亿美元的目标。要实现20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只需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约10%,而近年来中俄的双边贸易额增长速度远比10%高得多。这背后既有在中俄经贸中扮演“压舱石”角色的能源合作在持续发力,还有包括农业、金融等新兴合作领域的全面开花。

赵隆告诉第一财经,虽然经济合作重点方向所涉及的八条有些内容比较简短,但其实都蕴含新意,“比如,贸易方面,以往更多谈及货物贸易,现在更强调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等;在互联互通方面,中俄强调要进一步挖掘过境运输的潜能,与这些年中俄在边境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也有关系;在金融领域,以往更多强调本币结算的贸易扩大,如今强调支付领域的创新,比如现代化的支付手段,包括移动的互联网支付等。”

据第一财经了解,如今俄罗斯不少国内银行都涉及人民币结算业务。比如,俄罗斯团结银行更是俄第一家支持微信和支付宝支付的银行,旨在更便捷地为中俄之间的商业提供相关的金融服务。俄罗斯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从去年1月到年末,在俄罗斯进口结算份额中,人民币的占比从4%劲升至23%,出口结算份额的占比更是从0.5%飙升至16%。相比之下,同期的美元和欧元在俄罗斯进出口贸易份额占比都急剧跌至50%以下。

此外,赵隆还强调,中俄在《联合声明》中提出要让两国本土企业参与产业链的建设也是比较新颖的内容,“这其实是针对一些‘脱钩断链’的回应,表明中俄在产业链构建方面也希望有所作为。”

未来,赵隆认为中俄后续事务部门会根据上述原则商定新的合作项目。“这说明中俄务实合作正进入新阶段:除了战略引领外,更讲究市场原则、以需求为导向。”他说道,“未来最关键的是双方能不能建立有效的评估机制,对规划做出优化调整等,以切实地保障这些合作,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