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韦进深副教授就中俄贸易发展接受《第一财经》采访

日期: 2023-03-23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从石油、天然气,到蜂蜜、农产品,中俄贸易若提前实现既定目标并不意外。

外交部网站消息,应俄罗斯联邦总统普京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0日至22日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

近些年来,中俄贸易发展势头迅猛。商务部数据显示,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2.71亿美元,同比增长29.3%,中国连续13年稳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国。

接受第一财经记者采访的专家均看好中俄贸易的前景,认为离双方此前制定的2024年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非常接近,今年中俄提前一年实现该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会长和振伟对第一财经记者回忆道,在中国调整防疫措施后,隶属于俄铁的雅库特铁路公司代表团第一时间到访了他所在的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双方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

和振伟称,当时,雅铁方面提出诉求,希望在雅库特修往一条通往中国漠河的铁路,将当地煤炭和矿产资源运往中国市场,“对方深知,俄现有口岸的运输能力有限。因此,在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下,希望通过新建铁路的方式,增加向中国的出口。”

进博会上的俄罗斯产品(来源:第一财经记者摄)

传统能源领域合作势头更猛

和振伟称,就传统能源领域而言,中国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俄罗斯则依赖能源出口,过去数十年来,中俄本就在能源领域奠定了合作基础,“如今因为乌克兰危机等外因,欧洲对俄能源出口限制,推动了俄能源向东看,也在无形中增加了中俄两国的经贸额。”

他认为,在传统能源领域中,中俄原油管道项目的运行,再加上海运和口岸的运输,中俄间能源的各种运输方式在不断加大。“以煤炭为例,由于中国市场对煤炭需求巨大,已导致俄罗斯在煤炭运输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车皮不足现象。”他说,“我们的俄罗斯伙伴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市场对煤炭需求的旺盛。”

在天然气方面,俄方数据显示,2022年俄罗斯经中俄东线对华供气量创新高,达155亿立方米。2019年年底,俄罗斯开始通过中俄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天然气,2020年的供应量为41亿立方米,次年增长1.5倍,达到104亿立方米。随着项目的落实,计划每年增长供应量,到2025年供应量将与每年380亿立方米的设计产能齐平。

和振伟也表示,在天然气合作方面,LNG是一大亮点,“中国在清洁能源应用方面对LNG需求巨大。LNG不仅可以作为能源,同时还是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因此俄方的出口空间也非常大”。和振伟相信,随着中俄在传统能源领域合作渠道的拓宽,未来俄罗斯在能源方面的对华出口还会进一步的加大。

令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韦进深印象深刻的是,能源作为中俄双边经贸合作中“压舱石”的作用凸显,“两国能源贸易近年来持续扩大,俄罗斯已成为中国第一大能源进口来源国”。

韦进深告诉第一财经记者,2022年中俄贸易的快速增长是在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取得的,“2023年,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疫情防控措施调整和优化的情况下,中俄贸易在今年取得突破是可以预期的”。

要实现2000亿美元贸易额的目标,只需在去年的基础上再增加约10%,而近年来中俄的双边贸易额增长速度比10%要高得多。

和振伟也非常看好中俄贸易的前景,认为今年中俄贸易提前一年实现2000亿美元的贸易目标是大概率事件。

中企积极填补欧美企业撤离后的俄市场空缺

在非能源领域,中俄之间的合作也在不断延伸。近年来,俄罗斯的巧克力、冰激凌、面粉、蜂蜜等,已在中国市场收获不少粉丝。在跨境电商O2O电商平台“俄优品”上,不仅仅是俄罗斯的伏特加,来自俄罗斯的列巴、饼干、酸黄瓜等都有不少的销量。

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驻华大使莫尔古洛夫日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就任驻华大使以来,他见证了俄罗斯食品在中国市场受欢迎的程度,看到了双方加强合作、扩大对华出口农产品的良好前景。

在和振伟看来,除了俄罗斯优质的农产品和食品,以汽车和数控机床为代表的机电产品,冰箱、冰柜、洗衣机为代表的的中国家电产品正成为中俄贸易中的新增长点。

以汽车为例,据新华社报道,俄罗斯2022年从中国进口总计约11.7万辆乘用车,较上年增长40%。中国已成为俄罗斯进口乘用车的主要来源国。仅2022年一年,俄罗斯就新开487家中国品牌汽车销售门店。奇瑞、吉利、哈弗、江淮等中国汽车品牌颇受俄罗斯消费者的青睐。

和振伟说,在乌克兰危机下,随着德系、美系、日系汽车撤出俄市场,而俄罗斯又是离不开汽车的国家,因此给中国车企的进入提供了巨大可能性,“包括二手汽车,燃油、电动汽车,中国车企可谓在俄罗斯市场全面开花。”

此外,在有“工业之母”之称的数控机床市场上,中国企业也开始试水俄罗斯市场,而在疫情前俄罗斯的这一市场长期为日德企业垄断。“中方的机床从性能上来说,基本与日德不相上下,可能工艺上、服务上还有差距。在当前情况下,欧美企业撤回,中国企业可以填补俄罗斯市场的这一空白。”和振伟说道。

此前,他了解到,武汉的一家数控机床企业凭借100%的自主知识产权以及卢布与人民币的结算方式,在2022年俄罗斯市场的销售额猛增了20倍。

下周,和振伟就计划陪同相关企业实地到访俄罗斯,力争实现中国国产数控机床在俄罗斯的组装。“利用中国的技术、俄罗斯的市场和资金,一起在俄当地组装,旨在实现中国的数控机床产品在俄罗斯本土化,从而进一步占领这一市场,这对于中俄双方显然是互惠互利的。”和振伟解释道。

韦进深认为,如今,中国对俄罗斯的农产品、木材、海产品及化肥等商品的进口需求在扩大,俄罗斯对中国的电子产品、机电设备以及日用消费品也会扩大进口。“从中俄贸易结构分析,中俄之间的贸易互补性强,中俄贸易合作潜力巨大,因此,在防疫措施优化的情况下,2023年中俄双边贸易额很有可能大幅超过2000亿美元的既定目标。”他说道。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