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网】阿富汗战争20年启示录

日期: 2021-08-25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8月16日,在喀布尔机场,美军士兵用隔离带挡住阿富汗民众

无论日后塔利班会否全然兑现承诺,其相关转变至少表明,拥有人心的一方,往往都会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世界各国从无数次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持续20年的阿富汗战争,给阿富汗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而美国自身,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以及上万亿美元的战争成本。人们应该意识到,美国霸权主义正是当今世界的最大乱源。

戳破了美国鼓吹的“自由与和平”泡沫

2001年“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认定当时的“基地”组织头目本·拉丹是这场恐怖袭击的头号嫌犯,并对阿富汗进行军事打击。时任美国总统小布什向阿富汗许下承诺:“美国及其盟友是来帮助阿富汗人民,为其提供食品、药品和补给品。美国是阿富汗人民的朋友,会给阿富汗人民带来自由与和平,让阿富汗子孙后代免遭战争的恐惧。”

然而,自发动战争以来,美国从未真正关心过阿富汗人民的福祉,唯一关心的是如何从这个地区攫取地缘政治利益。阿富汗累计有3万多名平民被美军杀死或因美军带来的战乱而死亡,另有6万多名平民受伤,约1100万人沦为难民。

在无法承受住阿富汗战争的巨大代价后,美国决定撤军。在撤军前夕,美国向当时的阿富汗政府承诺,“会永远和阿富汗人民站在一起”。结果,在塔利班攻势凶猛的情况下,美国撤军时间一再提前,试图甩掉阿富汗这个巨大的包袱。这也证明了美国对于盟友的承诺尽是谎言,所谓“民主国家的信誉”事实上已经破产。

美国20年前推翻塔利班政权后,承诺会给阿富汗带来民主。然而事实证明,美国主导下的阿富汗民主进程是脆弱且虚假的。许多选民根本不相信投票箱,对选举的保密性也毫无信任可言。阿富汗民众不敢奢求选举出来的政府是否能代表民意,他们只关心谁能带给阿富汗长久的和平与稳定,关心自己在选举前后是否会受到威胁乃至报复性恐怖袭击。而对于美国来说,在阿富汗能否真正由人民选举出一个总统并不重要,扶植起来一个亲美的政权,才是其在阿富汗推行名义下民主政治的真实目的。

说到底,美式民主的扩张是基于美国利益并服务于美国霸权的,其推行民主的出发点从来不是他国和他国人民的福祉。美国插手他国内政,要么是服从于自己的地缘政治需要,要么是为了满足其石油、矿产、航道等战略需求,而这给被干涉国家的政治和社会生态带来多少危害,滋生和引发出多少矛盾和祸端,已难以历数。

悍然对他国发动战争不负责任

阿富汗战争以“反恐”的名义发起,为了展示世界唯一超级大国的威风,也为回应国内民众对于安全的焦虑情绪,美国采取了战争手段的报复行动。

对美国来说,如果能够控制阿富汗,美国不仅能够进一步压缩伊朗的生存空间,还可以将触手伸到中亚,进一步威胁俄罗斯的腹地,同时会对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巨大的不稳定因素。然而,事实证明以武力和军事手段开展一场更迭他国政权的战争风险巨大。

美国布朗大学一项研究指出,20年来美国在阿富汗战争中共投入约2.26万亿美元,相当于每天花费超过3亿美元。据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累计已花费约3000亿美元用于战争伤残军人的护理,未来预计还将投入约5000亿美元。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曾言:“结束一场战争比开始一场战争更难。”战争对于发起国和遭受国都不是一件好事,发动战争一再证明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手段。美国自己可以通过仓促撤军迅速止血,但对于阿富汗,战争带来的不仅是混乱和死亡,还有战争结束后一系列的矛盾和问题。

人民会选择和平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75年,美国使馆人员匆忙从西贡撤离,数百人争抢一架直升机,上演了“西贡时刻”。今天,美国军机又在挤满人群的机场跑道上强行起飞,上演了“西贡时刻2.0”。

8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就阿富汗局势表态,重申撤军决定正确,将眼下乱局归咎于阿富汗政府领导人、阿政府军和自己的前任特朗普。拜登承认,塔利班重新控制阿富汗的速度超出预期。美方先前预期阿富汗政府军能抵抗数月甚至击退塔利班。

塔利班方面则表示,经过20年斗争,塔利班成功终结了外国对阿富汗的占领。阿富汗有权实行符合人民价值观的治理方式,理应得到其他国家的尊重。同时,塔利班向全世界承诺,绝不允许任何人利用阿富汗领土威胁别国。

行动方面,塔利班在攻陷城市以后,从多方面打造温和的形象,试图赢得民心,以及寻求国际社会的认可。塔利班的诸多举措是为了在阿富汗人民心中重新树立起自己的形象,建立威望,这对于塔利班构建执政合法性有着巨大意义。

无论日后塔利班会否全然兑现承诺,其相关转变至少表明,拥有人心的一方,往往都会取得战争的胜利,这是世界各国从无数次战争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历史上的阿富汗备受帝国强权觊觎,从近代英俄争夺到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再到21世纪初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帝国势力在阿富汗的竞逐让这片土地鲜有和平安宁的时期。今天的阿富汗又一次处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塔利班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后,能否提高治理国家的能力,给阿富汗人民带来久违的和平?外界拭目以待。

(汪金国系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院长、中亚研究所副所长、教授;曹佳鲁系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注:整组策划截稿时间为2021年8月20日18时)

来源:2021年8月25日出版的《环球》杂志 第17期

 

本文转载自环球网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