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阿富汗在华留学生沙克尔:我的家人没有离开,他们仍在等待

日期: 2021-08-24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我叫沙克尔,今年27岁,是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一名留学生。2019年9月,我从阿富汗来到中国,开始了新一轮求学生涯。

8月19日是我们国家的独立纪念日。我想起以前,每到这一天,整个喀布尔、整个阿富汗都是欢呼雀跃的。有的人会在楼顶挂上国旗,有的人会在升国旗时自拍,街上还会有小朋友拿着小旗子在玩儿。军人出身的我,在路上看到国旗也会敬个礼。

然而现在,坐在相隔万里的另一个国家的学生宿舍里,我几乎无法忍住内心的悲痛。

我也是一名军人,但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塔利班进入首都、看着阿富汗国旗被降下、看着阿富汗人民争相逃离自己的国家。而我,什么也做不了。

最近几天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如果没有了国,我该何去何从?

最担心家人的安全,他们拒绝离开阿富汗

8月15日,透过电脑屏幕看着视频中阿富汗国旗被一点点降下来,我的眼泪不知不觉流了下来。那一刻,我觉得我的心都碎了。

可我现在至少是安全的,我最担心的是仍在喀布尔的家人们。

我家有10口人,爸爸妈妈以及8个兄弟姐妹。在中国,这听上去有点不可思议,但在阿富汗,这样的家庭非常正常。

我家算是军人世家,大部分人都有较高的学历,此前要么在阿富汗政府工作,要么在军队中任职。我的两个妹妹目前在上大学。

从塔利班拿下大部分地区以来,我就非常担心家人的安全。阿富汗政府垮台,对于在政府部门、军队中工作的他们来说,打击非常大。

最近,我每天都保持和家人的联系。隔着电话,我都能感受到他们对当前局势深深的失望和无奈,以及对于人身安全的担忧。

8月15日开始,我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几个哥哥就开始赋闲在家,他们遣散了之前的保镖等工作人员,让他们也能回家保护自己家人的安全。昨天和哥哥通话,他还调侃说,以前天天忙到顾不着家,现在终于可以在家休息了。

我两个妹妹所在的学校没有停课,但家人还是让她们先待在家中,减少出门。其实她们是最忧虑的,塔利班上台,或许她们以前相对自由的生活再也没有了。

事实上,我多次提出,希望他们能暂时离开阿富汗,等到局势完全稳定下来再回去。但我家人拒绝了,一是不知道现在这样的局势下能去哪里,二是内心里仍然抱有期待,希望局势能够好转。

最近几天,我的家人也有出门,购买一些生活必需品。大街上到处都有塔利班白色的旗子,人流车流比较少,民众的生活看着正常,但我们都知道,大家只是把恐惧埋在了心底。

希望努力学习,将来为阿富汗的稳定与和平做贡献

2013年,我第一次来中国求学。毕业之后,我回到阿富汗短暂工作了一段时间。直到2019年,我再次来到中国求学。但这次,我选择了国际关系专业。

转变主要来自工作中的一次经历。有一天,我在美国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机场工作时,有一个人指着天上的飞机问我,“作为阿富汗军人,看着飞来飞去的美国军机,你不难受么?”

我不知道如何回答。我当然是难受的,只是我也很无力。我只是一名普通的军人,还没有上过战场。我的哥哥们曾经上过战场,但对于当时的局势也是无能为力。

不过,这个人的这句话让我改变了想法。从军事层面,也许我永远无法改变阿富汗的状况,但也许我可以去外交部工作,从国际关系层面来改变阿富汗的现状,从而实现稳定。

我希望能努力学习,将来成为阿富汗外交部长,为阿富汗的稳定与和平做出自己的贡献。

只是,我没想到,才2年不到,我的学业尚未完成,这个梦想就被彻底打破了。我们国破了,我的梦想再也不可能实现了。

如果塔利班排除其他民族,未来可能爆发内战

作为一名阿富汗人,今年以来,看到美国军队一点一点撤出阿富汗,我是非常开心的。我们不支持任何外国军队存在于阿富汗境内,因为我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目的不是帮助阿富汗重建,而是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

然而,看到那些骑着摩托车、开着坦克的塔利班武装人员占领阿富汗,我们也很绝望。

最近这段时间,塔利班作出了很多承诺,包括建立包容性的政府、保障女性权利、赦免所有人等等。但是,他们作出承诺可能只是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未来很可能会反弹。

其实,还是有一部分阿富汗人没有完全屈服于塔利班的。我有个舅舅是一名将军,目前仍在潘杰希尔省(Panjshir)坚守。最近几天我还和他通过话,我半开玩笑地说“投降吧”,舅舅直接挂了电话。

阿富汗是一个有着很多民族的国家,作为塔吉克族,我们无法接受一个全是塔利班成员的政府。在阿富汗历史上,没有一个民族能统一阿富汗,单一民族组成的政府也无法持久。

我的家人都在观望,如果塔利班真能像承诺的那样建立一个包容性的政府,那么他们可能还会愿意在新政府中工作。但如果塔利班仍然排除其他民族,那么阿富汗可能会爆发新一轮内战。

还有一点,国际社会很关注阿富汗的局势,但我觉得目前最重要的,不是接受阿富汗难民,或者是安抚阿富汗人民,而是要施压塔利班,继续和塔利班展开谈判。

因为塔利班和恐怖组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若是国际社会无法切断塔利班和恐怖分子的联系,阿富汗未来可能会成为地区甚至世界的威胁,这是我们所有阿富汗人都不愿意看到的。

谁都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我仍然为我的祖国祈祷。

新京报记者谢莲

声音

我的家人都在观望,如果塔利班真能建立一个包容性政府,那么他们可能还会愿意在新政府中工作。但如果塔利班仍排除其他民族,那么阿富汗可能会爆发新一轮内战。——沙克尔

 

本文转载自新京报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