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我所举行“笃研读书会”第四十三期活动

日期: 2022-05-08 来源: 原创 点击: ...
   

 

2022年5月7日晚,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笃研”读书会第四十三期交流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602室举行。来自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的三十多位师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阅读材料是赵鼎新老师所著的《什么是社会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

首先,本次读书会主持人马可对本书作者和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在《什么是社会学》一书中,作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以结构/机制叙事为基础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的发生的结构/机制概念进行解释,并对各种结构/机制分析的方法进行改进。本书围绕结构、机制、中层理论等核心概念展开,讨论了作为社会学基础的三个最为核心的问题:(1)什么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以及围绕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而衍生出的各种理论问题;(2)结构/机制解释在方法层面所必须面对的三个难以完全克服的矛盾,以及结构/机制解释在经验层面所面临的“过度决定”和“重要性多变”等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3)针对结构/机制解释在经验层面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目前有什么解决方案,以及这些解决方案的局限是什么,等等。整体而言,《什么是社会学》一书是作者对社会学概念体系化的全新认知,这也是一本涉及理论和机制建构的社会学入门读物。

随后,与会同学围绕所读文献就各自的收获、启发及困惑进行发言和讨论。同学们的发言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同学们普遍认为本书具有启发性,书中引用的文献和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强调了机制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二是同学们对本书提出了一些疑问,例如机制和理论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什么?对于论证某个观点多少材料或案例是充分的?等等。三是同学们根据书中具体内容,详细说明了本书带给自己的收获和启发。

最后,曾向红老师针对同学们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予以答疑解惑,并作概括总结。曾老师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与大家做了交流:第一,机制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曾老师认为,机制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其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把握因果关系之间的关联方式,其提出需要人们运用相应的知识储备予以提炼或发现。第二,差异性发问的重要性。曾老师认为,赵鼎新老师之所以特别重视差异性发问,或许其意义在于可有效帮助人们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较好地控制变量。由于人类具有反思性,我们应该慎用“规律”“法则”等表述。第三,概念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曾老师指出,概念创新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和学科体系创新的前提,但在进行概念创新时切忌跟风模仿。第四,诚如赵鼎新老师强调的,跨学科研究最大的启发或许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鉴于此,曾老师勉励同学们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第五,什么是社会科学,怎么理解社会科学。曾老师指出,不同的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之间或许并无高低之分,只是研究对象和主题有异,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求学态度,对不同的社会科学知识应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尽力做到在学习和研究中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后,曾老师重申了读书会的目的和初衷,强调做学问同样需要贯彻“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理念。

至此,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撰稿:马可

审定:任明哲

 

2022年5月7日晚,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笃研”读书会第四十三期交流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602室举行。来自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与文化学院的三十多位师生通过线上和线下的方式参加了此次读书会。本次读书会的阅读材料是赵鼎新老师所著的《什么是社会学》(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1年版)。

首先,本次读书会主持人马可对本书作者和内容作了简要介绍。在《什么是社会学》一书中,作者认为社会学是一门以结构/机制叙事为基础的学科,社会学的研究目的是对社会现象的发生的结构/机制概念进行解释,并对各种结构/机制分析的方法进行改进。本书围绕结构、机制、中层理论等核心概念展开,讨论了作为社会学基础的三个最为核心的问题:(1)什么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以及围绕着社会结构和社会机制而衍生出的各种理论问题;(2)结构/机制解释在方法层面所必须面对的三个难以完全克服的矛盾,以及结构/机制解释在经验层面所面临的“过度决定”和“重要性多变”等难以完全解决的问题;(3)针对结构/机制解释在经验层面上出现的一些问题目前有什么解决方案,以及这些解决方案的局限是什么,等等。整体而言,《什么是社会学》一书是作者对社会学概念体系化的全新认知,这也是一本涉及理论和机制建构的社会学入门读物。

随后,与会同学围绕所读文献就各自的收获、启发及困惑进行发言和讨论。同学们的发言主要侧重于三个方面,一是同学们普遍认为本书具有启发性,书中引用的文献和案例具有一定代表性,强调了机制在社会学中的重要性,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入思考和探索的空间。二是同学们对本书提出了一些疑问,例如机制和理论的关系究竟是什么?社会学和社会科学的关系是什么?对于论证某个观点多少材料或案例是充分的?等等。三是同学们根据书中具体内容,详细说明了本书带给自己的收获和启发。

最后,曾向红老师针对同学们在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予以答疑解惑,并作概括总结。曾老师就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与大家做了交流:第一,机制和结构之间的关系。曾老师认为,机制或许可以理解为一个过程,其意义在于帮助人们把握因果关系之间的关联方式,其提出需要人们运用相应的知识储备予以提炼或发现。第二,差异性发问的重要性。曾老师认为,赵鼎新老师之所以特别重视差异性发问,或许其意义在于可有效帮助人们在分析社会现象时较好地控制变量。由于人类具有反思性,我们应该慎用“规律”“法则”等表述。第三,概念创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曾老师指出,概念创新是学术创新的基础和学科体系创新的前提,但在进行概念创新时切忌跟风模仿。第四,诚如赵鼎新老师强调的,跨学科研究最大的启发或许在于研究视角的创新。鉴于此,曾老师勉励同学们拓宽自己的研究视野,结合自身的研究方向、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好奇心。第五,什么是社会科学,怎么理解社会科学。曾老师指出,不同的社会科学(如政治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等)之间或许并无高低之分,只是研究对象和主题有异,因此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有必要保持谦虚谨慎的求学态度,对不同的社会科学知识应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尽力做到在学习和研究中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最后,曾老师重申了读书会的目的和初衷,强调做学问同样需要贯彻“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理念。

至此,本次读书会圆满结束。

撰稿:马可

审定:任明哲

标签:
学生活动
图片新闻
  1. 外交部副部长乐玉成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新任驻华大使阿尔济耶夫
  2. 习近平致电祝贺谢尔达尔·别尔德穆哈梅多夫当选土库曼斯坦总统
  3. 【喜讯】我所张宏莉教授获评兰州大学第六届“我最喜爱的十大教师”
  4. 【中国日报】US and its allies will not succeed in their designs about Xinjiang
  5. 【学术交流】李亮博士与靳晓哲博士参加第四届“反恐、去极端化与人权保障”国际研讨会
  6. 【会议综述】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国际政治研究专业委员会2021年学术年会在兰州大学举行
  7. 【学术交流】韦进深副教授参加国际安全高端论坛暨“大国战略竞争与地区安全”学术研讨会
  8. 【转发通知】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入营名单
推荐内容
  1.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2.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3.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4.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5. 关于举办“中国反分裂理论研讨会”的通知
最近更新
  1. 我所举行“常识”读书会第二十六期活动
  2. 我所举行“笃研读书会”第四十三期活动
  3. 我院举行“常识”读书会第二十五期活动
  4. 【“笃研读书会”第四十二期】2014年的乌克兰危机
  5. 【“常识”读书会第二十二期】论法的精神
  6. 【“常识”读书会第二十一期】论法的精神
  7. 【本科生“常识”读书会第二十期】论法的精神
  8. 【本科生“常识”读书会第十九期】论法的精神
  9. 【研究生“笃研“读书会第四十一期】权力转移与国际体系
  10. 【本科生“纵横”读书会第49期】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成就、挑战与未来深化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