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风险格局对国家治理的挑战及其应急法治体系的构建
周长鲜
2020年6月24日上午9点,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主办的首届“学术活动月”系列第十一场讲座如期举行。周长鲜老师在此次讲座中作了题为《全球风险格局对国家治理的挑战及其应急法治体系的构建》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所2018级硕士研究生杨鹏飞主持,校内外300多名师生通过知网直播平台观看了此次讲座。
周老师以“重构人类社会的主要力量有哪些”一问引起大家的思考,进而通过五个方面系统介绍了全球风险格局的形成、对国家治理的挑战,以及应对之举:第一,全球风险报告;第二,新冠病毒的全球爆发;第三,2020主要的社会风险及其对国家治理的挑战;第四,全球风险:未来10年的主要格局;第五,国家治理中应急法治体系的构建。
讲座伊始,周老师提出两个问题:当前存在的主要社会风险有哪些?当前存在的主要全球风险有哪些?以此引发听众对社会风险、全球风险的一般性认识。随后,以“世界千年计划项目”(World Millennium Project)与“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于每年年初发布的年度全球风险报告为代表,介绍了关于全球风险研究的发展与成效。
随后,周老师以案例详细分析了世界卫生组织对全球新冠疫情形势的表达与判断,以及2020年预计要发生的社会风险,主要包括:城镇规划的失败、食物危机、大规模的非自愿移民、深刻的社会动荡、大规模传染疾病、治水用水危机等。
再次,周老师分析了2020年主要的社会风险及其对国家治理的挑战。据《全球风险报告》预测,受全球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影响,未来一年内的国内和国际分化风险将进一步加剧。而在参与报告研究的近800位专家中,有近78%的调查受访者表达了“经济对和国内政治分化”风险的担忧。
然后,周老师表达了对未来10年全球风险格局的预测。总的来看,各类系统性风险的交叉性进一步增强,对抗这类风险的长期性、艰巨性给国家治理带来的考验也越来越大。概括来讲,未来需世界各国引起警惕的系统性风险主要包括:地缘政治格局动荡、经济稳定与社会凝聚力的危机、气候威胁加剧、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数字技术治理的挑战、卫生安全体系的不堪重负等。
最后,周老师提出了关于风险应急防控法治体系构建的若干建议。如,加强风险管理的法治宣传教育、建立健全风险的研判和评估制度、建立健全重大风险的决策和信息披露制度,以及预警和紧急联防联控机制体系、建立健全风险防控的事后总结反馈制度、适时建立健全重大风险防控的法律体系等。在讲座的最后,周老师推荐了《全球大变革》与《生命的法则》两本书,希望大家能通过阅读进一步深化对这一问题的思考。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赖诗雨
审定:宁 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