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月”系列第十二场讲座新闻稿
宁彧
2020年6月26日上午9点,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的首届“学术活动月”系列第十二场讲座如期举行。宁彧老师在此次讲座中作了题为《峰会外交中的非洲与中非合作》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崔嘉佳主持,院内外师生通过知网直播平台观看了此次讲座。
此次讲座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峰会外交的涵义;对非峰会外交的历史演进;对非峰会外交下的合作机制;机制竞争对中非合作的影响。
在第一部分中,宁老师对“峰会外交”的涵义进行了一个全面的阐述。首先,峰会外交历史渊源可以追溯至我国春秋时代的会盟制度,是以首脑会议为舞台而开展的外交活动,是首脑外交的最高级形态。从狭义上看,峰会特定指代或是国家元首会议、或是政府首脑会议参与的国际会议,具体则取决于各国的政治体制和国际组织的具体安排。而在广义之下,凡是组织、团体或特定行为主体之间召开的最高级别会议亦可称之为峰会。其次,基于机制的正式与否可以分为正式性峰会和非正式性峰会机制;基于对话的规模与形式可以划分为区域性峰会、跨区域性峰会和全球性峰会。最后,峰会外交有利于应对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挑战;有利于推动全球治理的协调一致;有利于提升国家组织的影响力及其治理的有效性。尽管峰会外交有着诸多益处,但目前国际社会对峰会的有效性仍存一定质疑,重点在于峰会成果的落实问题。
第二部分,宁老师按照涉非峰会和对非峰会的分类对非洲峰会外交的历史演进进行了一个详细的梳理。一方面,涉非峰会包括1884年的柏林会议、英联邦首脑会议、法语国家首脑会议,而由于非洲成员国众多,英联邦首脑会议、法语国家首脑会议也逐渐具有了对非峰会性质。另一方面,国际正式对非峰会外交历程或可从1977年阿拉伯-非洲峰会谈起,而1993年日本东京非洲发展国际会议则掀起了西方国家对非峰会外交的序幕,进而在2000年欧洲-非洲峰会上得到体现。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则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性质的会议,此后,随着2008年印度-非洲峰会、2014年美国-非洲峰会、2019年俄罗斯-非洲峰会的召开,世界主要大国、国际组织、新兴经济体逐渐建立起了对非外交的峰会机制。总体看,非洲峰会的历史演进大致呈现出从外部主导到内部能动,从非机制化逐渐机制化的演变过程。
第三部分,宁老师对非洲峰会外交的合作机制在经验方面进行了比较,并按传统西方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做出了大致分类,进而从机制形态、特点、局限三个方面着重梳理。目前多数对非峰会已长期化、机制化,但传统西方势力的对非峰会外交更注重政治、安全因素,非洲亟需的经济、发展稍有不足。与之相比,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活力已经开始影响非洲,进而在政治、安全领域逐渐崭露头角。不过,相关成果的落实却是部分对非合作面临的一大难题,而在这方面中非峰会机制有着绝对的优势。
第四部分,在机制竞争对中非合作的影响中,宁老师从正负两个方面进行了讨论。值得肯定的是,机制竞争改变了世界对非洲的负面认识,不过,机制竞争也对中非合作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比如,认为中国模式实际上是在非洲搞“新殖民主义”,且难以适应非洲的特殊国情等观点盛为流行。因此,为了与非洲实现长期友好合作,我们要坚持“五不”和“四不能”行动原则,巩固经济领域的优势地位,拓展政治安全领域的合作内容,保持各项合作领域成果的落实,适当尝试推动“中非+X”的三边合作。
最后,宁老师认为对非峰会在未来将会成为与非洲合作的重要方式。因此,通过对非峰会外交回顾的基础上,比较不同国家、国际组织在非洲合作议题设置上的利益考虑、关注重点、合作效果以及不足之处,或许能为之后的中非合作提供些许启示。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黄 玲
审定:宁 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