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里海地区能矿问题多维透视
王四海
2020年7月6日上午,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主办的首届“学术活动月”系列讲座第十六场学术讲座如期举行。我院王四海教授做了题为《中亚—里海地区能矿问题多维透视》的线上学术讲座。讲座由我院2018级硕士研究生李兴基主持,院内外师生通过知网直播平台观看了此次讲座。
王老师的讲座分为前言、对相关概念和问题的认知、能源资源——中亚-里海国家构建的基础、中亚-里海国家油气发展战略、中亚-里海国家油气开发面临的潜在挑战因素、能源三角关系、中国与中亚-里海国家油气合作问题等七个方面,系统化的对“中亚-里海地区能矿问题多维透视”这一主题进行了分析。
首先在前言部分,王老师主要介绍了“中亚-里海”所包含的国家、“能矿”的概念,此外还对我们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的研究方向和领域、招生专业与方向以及目前的支持平台与在研项目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并热切希望有志学子积极报考。
在接下来的相关概念与问题的认知部分,王老师重点讲述了地缘政治与资源(能矿)的关系,从油气角度阐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从能矿角度分析了世界大国在中亚-里海地区的战略布局:美国在中亚的行动,俄罗斯与欧盟在里海地区的博弈,介绍了中亚能够保持安全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中立的土库曼斯坦,《里海法律地位公约》与“里海经济论坛”,以及中亚-里海地区对中国的意义。
在第三部分,王老师主要从伊朗、阿塞拜疆、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多个国家的能源矿产角度出发,分析了中亚-里海国家构建的基础。
在第四个部分中亚-里海国家油气发展战略中,王老师重点以俄罗斯、土库曼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为例,介绍了这几个国家的能源发展战略。
第五部分则聚焦于中亚-里海国家油气开发面临的潜在挑战因素,主要有来自国际经济、全球地缘政治与安全格局的变化、国际能源经济与技术发展、双方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等四个大方面的影响因素。
在第六部分能源三角关系中,王老师认为,包括中国、俄罗斯能源市场在内的中亚-里海的能源市场,存在着能源“生产国”、“过境国”、“需求国”构成的三角关系及多个三方构成的能源三角竞争关系,比如在跨里海管道上的土、欧、俄三角关系。
第七部分,王老师谈到了中国与中亚-里海国家油气的合作问题。“资源”、“保障”、“安全”是基本的合作逻辑主线,这一合作也为“一带一路”倡议提供了现实基础。同时,以世纪工程为代表的中国与中亚-里海国家油气合作项目也取得了重大成果,不过,合作面临的挑战亦不容忽视。最后,王老师认为,由于油气资源的多重属性,同时中国与中亚-里海国家油气合作面临多种不确定因素,因此这种合作必须要有从国家、企业、社会的多方力量联动参与。
随后,在自由提问环节,同学们积极踊跃提问,王老师耐心解答了大家的疑惑。通过本次讲座,同学们对于中亚-里海地区能矿问题有了全面深刻的了解。至此,本次讲座圆满结束!
撰稿:朱 艳
审定:宁 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