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学读书会第七期交流会在天山堂举行。本次读书会由张立国同学主持,讨论主题是秦亚青先生《权力·制度·文化》(理论篇)一书中的五篇文章。长期以来一直关怀和支持读书会活动的中亚所曾向红副教授应邀参加了本次活动,与来自国际政治、政治学与行政学两个专业三个年级的15名同学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并对读书会的发展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曾老师作为本期读书会的特邀嘉宾,在读书会正式开始之前做了主旨发言。介绍了政治学读书会成立的初衷与发展历程,勉励大家要珍惜这样一个跨年级、跨学科的自由平等的交流机会,督促自己多读书、激发自己的思考和拓展自己的思维。曾老师认为,我们所学的国际关系理论等学科知识都体现了西方国家的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造成现在的学生、学者“在生活方面是中国人,而在思维方式上却是西方人”的现象,他对此解释道,之前推荐大家所读的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乡土社会、人情与面子等书籍,目的即在于加强我们对中国社会、传统文化深层次的了解,做一名“中国学者”。
《权力·制度·文化》是秦亚青先生的一本文集,语言流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提供了一种研究国际关系理论的主流线索,是一本国际关系学的入门书。读书会伊始,分别由刘永涛、占韵、李宏洲、李泽和童雁五名同学以演说或PPT的形式简要介绍了《西方关系学——知识谱系与理论发展》、《权力·制度·文化——国际政治学的三种理论体系》、《国际关系中的进程因素——兼评刘靖华的<霸权的兴衰>》、《国际体系的无政府性——读温特的<国际政治的社会理论>》及《现代国际关系理论的沿革》五篇文章,讲述了体系特征与体系单位的关系、国际制度和国家间互动在国际进程中的作用、无政府状态下的三种文化及国际关系理论的发展过程等一系列内容。曾老师对上述几名同学的精彩发言表示肯定,并结合自己的研究对《权力·制度·文化》一书进行了整体的介绍。此外,曾老师还向大家推荐了《争论中的国际关系理论》一书。
在之后的自由讨论环节, 大家提出了自己在阅读中的存在的困惑,涉及前社会行为体、先验理性、先验与超验、社会习得与自然选择、历时性与共时性的概念与关系等问题,大家各抒己见进行了自由而充分的讨论。针对刘永涛同学提出的问题“为什么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领域没有批判?”,曾老师从价值预设、理论发展、中国文化几个角度作了回答,对一理论的批判首先应建立在对一理论有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其次要有批判思维,而且还要考虑是否应该批判。
在读书会的最后,曾老师鼓励大家再接再厉,认准自己的兴趣点,坚信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期待在即将到来的2015年,读书会将会更加精彩,将会有更多同学参与进来,共同读书交流,共同进步。
通讯员:2012级国际政治专业张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