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韦进深、马伊辉在《中国石油报》撰文分析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构建

日期: 2023-11-21 来源: 中国石油报 点击: ...
   

建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简称自贸试验区)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明确提出,自贸试验区建设要“构建新疆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枢纽,服务‘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助力创建亚欧黄金通道和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为共建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贡献”。

能源合作是中国与中亚国家进行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领域和主要抓手,是本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中亚峰会西安宣言》提出,“各方支持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在构建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中,新疆具有重要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资金技术优势。抓住建设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重要契机,加快构建中国—中亚能源发展合作伙伴关系,是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的重要任务。

一、中国—中亚能源合作夯实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根基

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互补性强。20世纪90年代,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通过项目合作的方式起步。进入21世纪,随着中哈原油管道和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驶入发展快车道。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继续走深走实。2022年9月发表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撒马尔罕宣言》强调,有必要扩大能源领域互利合作,包括有效利用各种能源,支持更广泛地应用各种低成本和环境友好技术,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能源安全,推动向能源高效型经济转变。可以说,中国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在双边和多边层面进行了有效的政策沟通,并初步形成了以石油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为重点,以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为新的增长点,以全产业链合作为重要支撑的新格局,为中国与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了强大动力。

建立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要求扩大能源全产业链合作。一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将进一步拓展石油、天然气、煤炭等传统能源领域合作;另一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还将加强水力、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合作。此外,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要求深化和平利用核能合作,实施绿色技术、清洁能源等项目,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为中国与中亚国家未来在进一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下进行能源合作指明了发展方向。

二、新疆独特优势为中国—中亚能源合作提供重要支撑

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独特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储备、与中亚国家密切的人文联系,使新疆成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中国与中亚国家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前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发挥新疆独特的区位优势,积极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从实际出发抓好对外开放工作,加快‘一带一路’核心区建设,使新疆成为我国向西开放的桥头堡。”

新疆和中亚五国能源资源各有独特的禀赋优势和特色。新疆煤炭资源丰富,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土库曼斯坦的天然气储量丰富,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水力资源优势明显,这为新疆与中亚国家进行区域能源合作奠定了基础。目前,中亚各国都将能源产业发展和吸引外资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新疆能源企业具有管理经验、资金和技术优势,这为新疆与中亚国家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加强能源合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了自贸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和措施,能源是自贸试验区建设的重要领域之一,中亚国家则是重要的合作对象。方案指出,依托现有石油化工产业基础,推动延链补链强链;鼓励支持自贸试验区内企业通过合资、合作、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对中亚等周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在能源资源、新材料、特色医药、农产品种植等领域开展对外投资,与国内产业衔接、产能互补、协同发展。

三、借力自贸试验区建设拓展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空间

抓住建立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有利契机,推动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的健康快速发展,应当充分发挥新疆的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资金技术优势,拓展中国—中亚能源合作空间。

首先,发挥新疆在传统油气领域的全产业链优势,加强与中亚国家在传统能源领域的合作。新疆石油化工产业集中,总体布局完善,产业链完整。与中亚国家进行能源合作,一方面为石油化工基地的发展提供了原材料保障,另一方面新疆生产出来的石油石化产品又可以销往中亚市场。继续深化在油气勘探开发、工程技术服务、油气贸易和大型炼化一体化项目等领域的合作,夯实中国与中亚国家能源合作基础。

其次,推动新疆与中亚国家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合作。中亚国家太阳能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但受制于技术、资金以及电网消纳等因素,新能源开发处在较低水平。新疆具有可再生能源的全产业链优势,资源、资金、技术和人力优势突出。加强与中亚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深度合作,将为新疆光伏企业“走出去”提供新的重大机遇。

最后,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发展中国—中亚能源发展伙伴关系。一方面,鼓励中国企业在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项目中持续深入开展节能减排、清洁生产,为中亚国家节能减排作出贡献。另一方面,可通过共建联合实验室或联合研究中心等方式与中亚国家的相关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技术研发合作,推动中国—中亚能源合作可持续发展。

(作者韦进深系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助理、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马伊辉系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硕士研究生)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