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评论】韦进深副教授就首届美国与中亚五国峰会的情况接受《南方日报》的采访

日期: 2023-09-22 来源: 南方日报 点击: ...
   
毫无疑问,这是一次触动各方神经的会谈。
 
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总统拜登与中亚五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领导人,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了会晤。拜登会见记者时称,“今天,我们正在把我们的合作带向新的高度。”
 
这是美国与中亚五国2015年建立“C5+1”对话机制以来,首次提升到元首级别。外界广泛认为,此举显示了拜登意图扩大美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
 
此次会面,各方都有哪些考量?美国与中亚五国“C5+1”合作机制的演变,释放出什么信号?近年来,中亚在多边交流的活跃度呈上升态势,背后有哪些深层次原因?又将对世界地缘政治影响几何?
 
焦点1
 
美国加大对中亚国家“拉拢”力度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助理、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韦进深注意到,对于本次在纽约联合国大会间隙举办的会晤,美国精心设计了中亚国家高度关注的议题,如地区安全、贸易投资、区域互联互通等,美国还承诺将继续在边境安全、反恐和执法问题上与中亚国家合作。
 
韦进深表示,将“C5+1”机制提升至总统级别,显示中亚国家在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有所提升,也体现了美国对发展与中亚国家关系的“重视”。
 
美国与中亚五国外长对话机制(C5+1),是奥巴马政府的外交政策成果之一。2015年11月,时任美国国务卿克里与中亚五国外长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举行会议,通过了中亚五国与美国之间伙伴关系和合作联合声明,批准建立六国外交部间定期政治对话新机制“C5+1”。
 
2020年2月,时任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与中亚五国外长举行“C5+1”机制会谈。会谈结束后,美方在联合声明中重申,将继续支持中亚五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致力于在所有共同关心领域扩大区域合作。
 
2022年9月的第77届联合国大会期间,中亚五国与美国举行“C5+1”部长级会议,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中亚五国外长参会。
 
“拜登对中亚国家‘拉拢’意图明显。”韦进深认为,拜登政府希望中亚国家加入对俄经济制裁,疏远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同时也有遏制中国在中亚地区影响力,尤其是经济影响力的考虑。
 
“美国扩大在中亚存在,不仅仅是面向中俄。”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教授张家栋注意到,近些年多个国家都在加大在中亚地区的投入,如印度、土耳其等。
 
焦点2
 
中亚的地缘影响力价值有所上升
 
“这些年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中亚五国更像一个整体,经常是集体身份,进行集体行动。这样在面对大国时,他们才有更多的话语权。”张家栋说。
 
中亚各国位于欧亚大陆腹地,拥有连接欧亚大陆两端的特殊地缘优势。与此同时,该地区各种民族、部落、宗教相互交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
 
“中亚地处亚欧大陆结合部,历来是不同文明的交汇处;同时,它位于地缘政治交叉点上,历来是大国力量博弈之地。”韦进深认为,冷战结束后,中亚作为重要的战略缓冲地带,其地缘政治影响凸显;而随着美国撤军阿富汗、俄乌冲突等地缘政治事件发生后,中亚的地缘影响力呈现上升态势,在大国博弈中的重要性更加显现。
 
韦进深表示,虽然中亚不是当下美国的战略重点地区,但基于大国博弈的需要,美国将中亚地区视为遏制俄罗斯影响力的“第二战线”。此外,丰富的油气资源和作为连接东亚、西亚和欧洲的关键枢纽,中亚在区域经济合作中的潜力和优势也为周边大国所重视。
 
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2018年起,中亚地区一体化进程在沉寂数年后重新升温。那年3月,在乌兹别克斯坦总统倡议下,举行了首届中亚五国元首峰会,这是2005年后中亚国家领导人时隔13年首次单独团聚。
 
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杨双梅表示,中亚国家内部关系的提升,进一步增强了中亚国家对外政策的灵活性,尤其是自中亚元首峰会创办以来,中亚国家更加重视地区内部的合作,并逐渐强化内部的联系。
 
焦点3
 
多元平衡的大国外交政策是中亚国家共识
 
1991年年底苏联解体,中亚五国分别独立建国,成为俄罗斯在亚洲的邻国和侧翼。中亚五国与俄罗斯之间在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有割不断的联系;在经济发展和实际利益方面,中亚五国也对俄罗斯有一定的依赖。
 
俄罗斯华侨华人青年联合会会长吴昊介绍,中亚五国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当地不少年轻人希望到俄罗斯寻求发展,来自俄罗斯的侨汇收入是中亚国家重要的资金来源。同时,俄罗斯与中亚国家间也存在密切的贸易关系和经济互补性。
 
“中亚国家与俄罗斯的关系,可能依据全球局势的变化、俄罗斯的全球地位有所调整。但总的来说,它们之间的紧密关系将会长期存在。”吴昊说。
 
 
在韦进深看来,中亚国家与美国之间开展对话,是中亚国家全面平衡外交政策的体现。一方面,中亚五国在防范美西方对俄经济制裁波及自身;另一方面,想要在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环境中为自身争取利益,尤其是希望美国加大对中亚地区的投资和援助力度。
 
“美国的目的,是要推动中亚地区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其他大国在中亚的战略损失,就是美国的变相战略收获。”张家栋认为,中亚国家不会完全倒向任何一方,而是会根据自身战略需要,有选择地与其他国家开展合作。
 
“奉行多元平衡的大国外交政策,已成为中亚国家的共识。”在杨双梅看来,中亚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在大国之间保持政策平衡,才能为自身的发展提供契机。“未来,中亚国家将继续奉行更加灵活的对外政策。”她说。
 
本文转载自南方日报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开卷有益】李亮博士所著《美国与中亚的教育合作评析》一书出版
  6.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7.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8. 中国-中亚国家最高法院院长会议开幕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2.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4辽宁大学国家发展论坛”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做客辽宁大学主讲“博雅学术讲座(第十五讲)”
  5. 【对外交流】中亚所代表团出访乌兹别克斯坦 与多所高校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6. 【科学动态】我所负责的国社科涉中亚研究重大项目推进会在兰举行
  7. 【重要通知】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度开放课题申报指南
  8. 【学术动态】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举办“欧亚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9. 【媒体报道】任振鹤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看望慰问教师代表时强调:立德修身敬业立学 学为人师行为世范 努力当好学生成长的引路人
  10. 【喜讯】我所两位教师拟获2024年甘肃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年度项目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