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年7月12日下午16点,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第十九期“青简”读书会在至公楼A322室准时开始,来自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文学院和历史文化学院等不同学院的同学参加了本次读书会。
本次读书会研读的内容是《左传选》中的《齐桓霸业》章节。活动伊始,贺承松同学首先就齐桓公讨狄存邢事迹进行了背景说明,简要介绍了狄人在春秋时期的分布、分类以及同各诸侯国之间的关系,并向同学们介绍了学术界对“狄人”概念的两种观点。同时贺承松同学也对《左传》文本中民族观念做了解读,并以唐初安置突厥为例说明华夷之辩释义的连续性。随后杨兴旭同学就卫懿公宠鹤亡国的文本进行逐字解读,结合文本向同学们先后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玉文化、古代史官职责等文化知识,帮助同学们更好理解文本。接着李玮婷同学重点梳理了卫惠公时期卫国与诸侯国的姻亲关系,既交代了前文中卫国权力转移的过程,也对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相互联姻的作用进行了总结。
在后续的文本阅读中,贺承松同学与罗子越同学又结合相关史实对于桓公时期齐楚争霸的故事进行了介绍,楚成王北进侵郑侵犯齐国利益,恰逢齐国因蔡姬事件交恶楚蔡,齐桓公遂以楚国不按时进贡为由出兵楚国。贺承松同学在其中重点分析了齐国的伐楚理由,指出其与“尊王攘夷”概念的联系。罗子越同学对“尊王攘夷”概念内涵做了进一步介绍,并同时就桓公介入周王室嫡庶继位之争入手,说明了嫡长子继承制的相关内容。马康成同学梳理了郑文公背齐遭讨的史实,指出了在文本和故事中周礼的规范性作用,违背周礼的行为往往招致不满与灾祸。梁老师对郑公子华向桓公出卖郑国利益谋位反被治罪的故事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大国信誉的重要意义。张裕彤同学对于葵丘之盟中齐桓公和周王及其使者的故事进行了梳理,并对其中桓公的行为是否僭越做出了判断,同时也指出了晚年齐桓公的性格缺陷对于齐国后来衰亡的影响。
最后同学们对于本次读书会内容进行了总结,贺承松同学说明了桓公“尊王攘夷”背后的霸道色彩,而杨兴旭同学则从《左传》叙述主题出发,说明“重霸”也是叙事线索之一。梁老师则指出霸主对于周王朝诸侯国间秩序的维护作用,并从均势角度说明了春秋五霸为何仍然尊崇周王室。至此,本次读书会在轻松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撰稿:马康成
供图:李玮婷
审定:梁朕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