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杨恕教授就中国与中亚五国之间的合作态势接受“丝路新观察”采访

日期: 2023-05-17 来源: 丝路新观察 点击: ...
   

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中国西安举行。为使读者深入了解此次峰会,近日,我们专访了丝路新观察智库成员、兰州大学中亚所所长、原兰州大学副校长杨恕教授。杨恕教授从“峰会背景、最大看点”等5个方面,全面分析了目前中亚地区安全与经济形势,以及中国与中亚五国关系现状,深入浅出,见解独到。

 

杨恕简介(上图)主要研究领域为中亚、反分裂、反恐、地缘政治。发表论文160多篇,专(译)著14部。目前担任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高级顾问,是多个部委聘请的咨询专家。

 

丝路新观察:今年5月,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西安召开。您认为本届峰会召开的背景都有哪些?

杨恕教授:2020年以来,先是新冠病毒疫情,后是俄乌冲突,突然而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世界,这是两个没有预见到的因素,或者说多数国家都没有预见到,但是它们的冲击力是空前的,确实很强。所以大大改变了世界地缘政治格局。

一个显著的特征是,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扩大和加深了区域军事和安全合作。比如说,北约在欧洲继续扩员的同时,在亚太地区搞所谓“印太战略”,还在继续深化美英澳三国组成的奥库斯(AUKUS),并且打算把日本、韩国拉进来,目的就是围堵遏制中国。

因为前述原因,全球经济也发生了急剧而深刻的变化。因为这是突然而至的冲击,所以各国应对都不太好。主要是产业链和供应链以及金融领域的变化,使很多国家经济受到冲击。结果就造成通货膨胀和失业率增加,几乎成为全球普遍现象。中国和中亚五国都面临着应对变局的重大任务。

中国和中亚五国在地缘上是邻居和近邻。其中,五国中的哈吉塔三国与中国有共同边界线。乌兹别克斯坦和土曼斯坦虽然没有共同边界,但是离我们都不远。一方面,经济上有广泛的合作:对于乌兹别克斯坦和哈萨克斯坦,中国都是他们的第一大贸易国。而对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坦和土库曼斯坦,中国是名列前三的贸易伙伴。另一方面,在安全上,更有上海合作组织这个平台。值得着重说明的是,土库曼斯坦虽然不是上合组织成员,但是该国国家元首参加了去年在萨马尔罕召开的上合组织峰会。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

我们需要特别考虑的是,美国不断加强在西太平洋地区军事安全合作,台海危机不断升级。在这个背景下,加强西部境外安全-经济合作,对防范出现两线危局、两线对抗,构建一个深层的稳固战略后方,就是一个重要的战略考虑。

丝路新观察:首届中国—中亚峰会期间,将举行多场双边和多边会谈,您认为最大的看点是什么?

杨恕教授:我认为核心的看点是中国和中亚五国深化安全-经济合作。一个是中国和中亚五国之间的合作,另一个是中国和中亚五国间某一国合作,还有就是中亚五国之间的合作,有这样三个层次的合作,但是经济和安全合作都是它们的首选议题。

当然还有一些具体的问题,我想不会在这个会上展开讨论。比如说,塔吉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边界冲突问题。像这种局部性问题,不会在这次会议上作为一个重要问题来讨论,这毕竟是中国与中亚五国的峰会。中亚国家间、中国和中亚五国间,实际上还是有一些问题的,这个我们也不回避。但是我觉得深化安全-经济合作是最重要的。

我想,还有一个可能要讨论的“问题”,就是对阿富汗塔利班政权的“态度”问题,到底要不要承认它?中亚五国中,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三国是阿富汗邻国。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土库曼斯坦,它和阿富汗关系一直较好,阿富汗历届政权与土库曼斯坦政府间合作和关系都比较好。前些年,土库曼斯坦可能是阿富汗在外投资的唯一国家,土库曼斯坦也在阿富汗投资,这就足以说明他们两国关系了。贸易是贸易,而投资就是另外一个层次的合作了。

有关阿富汗塔利班问题,美国撤军后热了一阵儿,现在又凉下来了。前些时候,中国外交部发表了关于阿富汗问题解释性文件。文件中,我们重申了一些国际关系原则,没有指责塔利班政权。我认为中国可能会在不久的未来,与塔利班政权建立关系。具体做法,有可能与上合组织成员国及其他国家一起来,进行集体承认。所以,我觉得在这个问题上能否取得一致,很可能会在这次峰会上讨论。在这个时间点上,中国和中亚五国首脑坐在一起,研究区域安全经济合作,这就是最大特点和看点。

丝路新观察:中国发出首届中国—中亚峰会邀请后,多国领导人很快确认出席峰会。您认为中方邀请为何能得到积极响应?

杨恕教授:两个原因。一是中国与中亚五国都有着深厚的传统友好关系;二是现在我们共同面临着全球和区域的变局,我们都必须尽快拿出一些区域和国家层面的办法来应对,怎么合作?特别在安全、经济方面,大家都意识到加强合作是必须的。

西方表现很明显:北约东扩不止,他们采用集团合作方式来深化经济和安全合作,这是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一个途径。所以,一个是传统关系,另外一个就是面临着共同的问题和难题,我们要一块开会研究。

丝路新观察: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将会取得丰硕成果,您对此有何期待?

杨恕教授:我觉得现在谈这个问题为时过早,这要看峰会的议程是什么。我只能说期待在安全和经济合作上能够比以前有所进展,而且有明显进展。

丝路新观察:首届中国—中亚峰会后,您对中亚地区整体形势有哪些观察?

杨恕教授:我想这次峰会后,中亚地区整体安全合作会有所进展和提高,一个原因就是上海合作组织的作用。今年还将召开上合组织峰会,上合组织是一个已经成熟且运营多年的安全合作平台,当然也有经济合作,但上海合作组织是从安全合作做起的。只能通过上海合作组织,不可能再新建一个组织,而且中亚四国都是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土库曼斯坦对参加上合合作也持积极态度,尽管它由于永久中立国的身份不便参加,但是它对这种合作持积极态度。

所以,在安全方面,可能会对中亚局势提出一些具体措施。包括对阿富汗塔利班问题上怎么做?阿富汗毒品怎么办?阿富汗难民怎么安置?这都需要有具体措施。不是光说原则,那不解决问题。所以,可能会在这些具体问题上有所推动。另外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要达成一个“共识”,就是中亚国家在全球相关冲突和争议中,它们可能会采取什么态度这个问题,可能会有更多磋商。

中亚国家从它们独立初期,就建立了中亚合作组织,但是那只有一个名字而已,实际上多年没有什么实质性进展。但这些年来,中亚形势在安全方面有所缓和。

我们要对中亚地区形势有一个清醒和客观的认知。切勿一出点事,就觉得不得了了。我们主要看它整体形势是变好还是变坏了?矛盾是多了还是少了?

我认为,这些年来中亚地区整体形势有所缓和,特别是安全方面。在经济发展上,如果不是这次疫情冲击,各国经济是较好的。这些国家在疫情前,经济增长都是正的,只不过增长比例不一样,有的快一点,有的慢一点。随着全球经济形势逐步转暖,它们的经济状况也会逐渐变好。

还有就是它们的国家间冲突。我一直没有把中亚国家间的边境冲突、民族冲突看得那样重。因为领土争议,如费尔干纳地区的争议也和水资源有关,已经多少年了。2021年那次冲突规模大一些,但首先发生在老百姓之间,不是国家行为,不是由于政治原因。再一个就是争议领土面积都不大。所以,不要把这些冲突看得那样严重。

特别是乌兹别克斯坦米尔济约耶夫上台后,与周边国家签了多个边界协议,百分之八十以上没有签约的地段都签了,现在解决了,这是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觉得这次重要的峰会,能够达成一些原则性共识和出台一些重要举措。

现在大家担心的一个问题,是西方势力的介入和土耳其影响力的扩大,但我觉得这并不完全取决于西方和土耳其。在这个方向,实际上有些事情我们没做好,使我们丧失了一些机会。不要把什么事情都“怪”到西方势力上去。

前年,美国从阿富汗撤出的时候,国内舆论几乎一致认为,美国从阿富汗撤出后会加强在中亚的投入。但一年多过去了,美国在中亚干成了什么事?不就是开了几次会嘛?美国对中亚投资没增加,贸易也没增加。

美国助理国务卿几次访问中亚国家,但始终没有达成什么结果。一个助理国务卿的会面,与五个国家元首齐聚中国开会,不是一个层次。再一个是美国这些年在中亚投入了什么?投入和中国相比不在一个水平上,美国自己都说在中亚这个领域,美国投入比中国差得远。

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把这个方向的事情做好,把新疆的事情做好。

来源:丝路新观察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