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王四海教授在《经济日报》发表文章

日期: 2023-03-03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2023年3月2日,兰州大学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海教授、助理研究员周筠松在《经济日报》发表题为“中伊深化多领域经贸合作”文章,全文如下: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303/02/content_269838.html

中伊深化多领域经贸合作

王四海  周筠松

 

伊朗总统莱希今年2月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中伊双方一致同意共同努力落实好两国全面合作计划。两国签署了农业、贸易、旅游、环保、卫生、救灾、文化、体育等领域多项双边合作文件。中伊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多领域经贸合作拉开了新的序幕。

中伊两国虽相距万里,友好交往却源远流长,这赋予了中伊经贸关系以深厚的历史基础。有学者研究认为,中伊丝绸贸易最早或可追溯至公元前10世纪。伊朗和中国通过古丝绸之路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加强了互相之间的联系。时至今日,伊朗的伊斯法罕古城、雷伊古城和中国的曲曼遗址、“南海一号”古沉船等文物古迹,见证了中伊古丝绸之路贸易史的千年兴衰。作为两个文明古国,中伊两国的经贸交往在人类文明交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进入新世纪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两国领导人的共同引领下,中伊政治互信不断提高,双边经贸关系平稳向好发展。

在多边层面上,伊方热烈欢迎并支持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愿全面参与。2015年4月,伊朗正式以意向创始成员国身份加入亚投行;2016年初,伊朗与中国签署“一带一路”谅解备忘录并为此成立跨部门委员会;2021年11月,伊朗率先积极加入“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2022年6月,伊朗总统莱希出席了首届全球发展高层对话会。伊朗支持与参与中国主导的国际经济发展倡议,为多边机制下的中伊经贸合作创造了诸多平台,推动了中伊多边经济合作的深入发展。

在双边层面上,在两国高层关注与推动下中伊经贸规则、机制、平台等日臻完善。目前,中伊两国政府在投资、税务、航空、海运、石油、民商法、海关、农业、金融等领域已签署十数份双边合作协定;部长级中伊经贸联委会、中伊农业联委会、中伊油气联委会等协调机制也相继建立;借由伊中商会、中国(伊朗)贸易博览会、伊朗中国制造展览会、广交会、进博会、服贸会等平台,中伊两国商界近些年来也保持着密切联系。

如今,中国已连续10年保持伊朗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中国是伊朗第一大贸易伙伴、最大出口目的国和第二大进口来源地,以及重要的外资来源地,而伊朗则是中国海外工程承包、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最主要的市场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投资目的地与原油进口来源地。

面对严峻复杂、动荡分化的全球经济形势,众多分析人士认为,莱希此访将大大加深中伊经济联系。伊方表示,希望同中方加强各层级交往,落实好伊中全面合作计划,深化贸易、基础设施等领域务实合作,欢迎中国企业赴伊投资,期待更多中国游客赴伊旅游。以贸易、农业、工业、可再生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为重点,中伊经济合作将阔步扬帆,亮点不断。

中伊两国年贸易额未来将提升到600亿美元。2022年以来,中伊双边贸易额企稳回升,达到158亿美元,同比增长7%,显示出了中伊经贸关系的坚韧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提出,为实现双边贸易可持续增长,中方愿参与并扩大在伊朗生产优质产品,以增加伊朗对华出口。伊中商会主席哈里里表示,在后疫情时代,今年伊中两国贸易额有望增长到300亿美元,未来还将进一步提升到600亿美元。

农业是中伊经贸合作的拓展点。作为传统农牧业国家,伊朗是世界14种农产品的最大产地,农业约占其国内生产总值的12%,创造了全国20%的就业机会。2016年以来,中伊两国在渔业、农药、农产品贸易等方面的合作取得了重要进展。莱希访华期间,伊朗农业部部长赛义德·内贾德与中国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就农产品贸易、农技合作等问题展开深入会谈。中方表示将进口更多伊朗优质农产品。未来藏红花、开心果等伊朗特色农产品有望进入我国寻常百姓家。

新能源将是中伊经贸合作的新亮点。《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提出,双方同意合作增加伊朗可再生能源在全国能源体系中的占比,特别是提升伊朗光伏发电能力。基于前期双方积累的良好合作基础,基于中国在光伏产业等领域的强大技术与经验优势,未来两国在该领域存在巨大的合作空间。

中伊工业合作将迎来新发展。长期以来,中伊双方在汽车、钢铁、工程机械、金属材料等领域开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中伊高科技产业合作也开始崭露头角。伊中友好协会主席布鲁杰迪表示,借助于中国在建造高速列车、电动汽车等领域的技术与经验,两国之间合作潜力巨大。伴随着中伊全面合作计划的持续落实,未来中伊工业合作将迎来新发展。

中伊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将进一步加强。自“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伊两国在铁路、公路、码头、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随着伊朗国内老旧基础设施的集中更新,中伊基建合作还将迎来大发展。

2016年1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伊朗之际,在《伊朗报》发表的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驼铃相闻,舟楫相望。沿着绵延万千公里的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两大文明远行并拥抱,两国人民远行并交好。”2023年2月,莱希总统访华之际,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强调:“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不仅构建了一条国际通道,还将对沿线国家的文明和工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新形势下,在两国元首的领航下,中伊经贸合作将续写新的篇章。

 

2023年3月2日,兰州大学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海教授、助理研究员周筠松在《经济日报》发表题为“中伊深化多领域经贸合作”文章,全文如下:http://paper.ce.cn/pc/content/202303/02/content_269838.html

中伊深化多领域经贸合作

王四海  周筠松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