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韦进深副教授就普京最新国情咨文接受《第一财经》采访

日期: 2023-02-24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美国总统拜登刚刚离开乌克兰,俄罗斯总统普京便“隔空喊话”,发表了最新国情咨文。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21日中午,普京在莫斯科商栈展览中心向联邦议会发表国情咨文。

在近2个小时的讲话中,普京谈及了俄乌冲突、对国际形势作出了评估,同时还关注俄国内经济问题。其中,对于2024年大选,他表示,包括2024年总统选举在内的各项选举将严格按照法律进行 。

据悉,在本次国情咨文中,普京提到最多的是西方(约24次),紧随其后的是乌克兰(19次),美国与北约则为10次左右。

这是去年2月底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普京首次发表国情咨文。按惯例,普京每年都会发表国情咨文,但2022年和2017年并未发表。与往年不同,今年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军人代表也被邀请旁听。同时,俄方此次没有允许对俄不友好国家媒体代表在国情咨文现场进行报道。

鉴于俄乌冲突即将迎来一周年,普京此番演讲会对前线局势有何影响?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韦进深告诉第一财经,国情咨文发表前,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和期待,特别想从国情咨文中了解俄未来在乌克兰的行动有什么新的表态。“的确,普京的国情咨文通篇围绕着冲突展开。他也再次解释了实施特别军事行动的原因,比如从对俄军事安全、西方的敌意等角度阐释被迫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他说道,“当前的解释与一年前相比,其实没有太大新意。但是,可以看出,普京在为冲突的爆发以及长期进程寻找合理解释。”

没有看到冲突结束信号

除了解释当前冲突原因,韦进深还认为,普京在国情咨文中还特别强调了俄外交方向和对大国关系的评论,尤其是俄与美西方国家的关系,“国情咨文体现了俄对与美西方关系当前越来越冷的状态,也是有所预料。普京认为,俄罗斯承受得起相应代价。”

俄罗斯的发展战略也是每年国情咨文的重要内容,今年也不例外。韦进深认为,虽然普京在今年的国情咨文中也涉及到相关发展议题,但重点还是落在军事方面。”

在发展问题上,普京提出一些新想法,比如建立联合会为代表的新经济主体计划、发展港口等。韦进深认为,这表明普京对俄经济发展,尤其是冲突一旦结束后的发展是有所设想,“但这些设想能在多大程度上变成现实,考验俄政府的执政能力。一方面要继续推动冲突朝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要兼顾经济发展。成本投入如何分配,值得关注。”

韦进深告诉第一财经,从普京此次国情咨文看,没有看到冲突会短期结束的信号;同时,俄在承受压力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与乌克兰展开实质性的谈判;在未来的和谈中,普京还是希望能掌握主动性。

俄经济正进入新周期

在国情咨文中,普京称,西方试图从内部破坏俄罗斯社会稳定,但失败了。“俄罗斯保持了经济稳定,避免了财政赤字以及金融体系的崩溃。此外,俄国内劳动力市场并没有萎缩,而是有所改善。俄罗斯经济正进入新的周期,俄经济结构具有新的特点。”他说道。

在普京发表国情咨文前,俄联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初步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2.1%。数据显示,去年俄罗斯批发和零售贸易、制造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大幅下滑,但矿业、农业、建筑业等出现增长。俄经济发展部此前预计,2022年俄经济将萎缩2.9%。

普京还在国情咨文给出的数据显示,俄通胀率将接近4%;2022年粮食产量达到1.5亿吨,出口6000万吨。此外,卢布在俄罗斯国际结算中的比例与2021年12月相比翻了一番,“美元和其他西方货币必将失去其统治地位。”

何为俄罗斯经济的“新周期”、“新特点”?韦进深解释道,普京更多的是对俄当前经济受到冲突影响呈现出疲软、低迷一面的解释,“说明俄经济未来的发展模式呈现出与冲突前不一样的特点。”

在韦进深看来,一方面,各种数据表明当前俄经济韧性十分强劲,但另一方面,冲突持续的背景下,俄经济的缺点、弊端有所暴露,如果俄政府未来采取针对性措施,那么俄经济有可能触底反弹;反之未来受到的冲击会进一步增大。此外,韦进深认为,制裁下,诸多外企撤离俄罗斯,给俄国内企业提供了发展机会,“也是俄经济发展的新机会。”

俄罗斯央行在同一天更新了2023年经济预期,预计今年俄经济将处于萎缩1%到增长1%区间。俄经济发展部则预计,2023年俄经济将萎缩0.8%。

目前,西方已对俄施加了九轮制裁,涉及俄罗斯的金融、外贸、能源等多个领域。据外媒报道,第十轮制裁也在酝酿中,预计将在近日公布。

美俄唯一军控协议切断

在国情咨文中,普京表示,北约要求俄罗斯重返《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New START),其中包括允许进行核设施检查的言论是一场荒诞剧,“俄罗斯暂停加入《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

他强调俄方并非退出该条约,而是必须了解清楚法国和英国等北约国家的核主张以及北约的联合打击武器库,方能继续在这一俄美之间目前唯一有效的军控条约下工作。

《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是美俄之间仅存的最后一项军控协议。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美俄双方签署了该条约,并于2011年2月5日生效,有效期10年,旨在限制俄美两国保有的核弹头数量。

该协议在拜登正式就任美国总统后得以延续。在2021年2月条约到期前,美俄达成一致,即将上述条约的有效期延长至2026年。

比较重要的是,该条约允许美俄对对方进行核查。然而,2020年3月时,由于受疫情影响,俄美两国暂停了核查机制。不过,当美国寻求恢复核查,遭到俄罗斯的拒绝。去年8月,俄罗斯称通过外交渠道告知美国,暂时退出《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中的核查机制,理由是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导致俄方人员要前往美国核查前,在获得签证、领空许可方面有很多困难,这样美国就获得了单方面去俄罗斯核查的“优势”。

对此,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随后回应称,俄方的决定令人失望和不负责任的,美国将密切关注俄罗斯的后续行动,并仍准备随时与俄罗斯就军控问题进行谈判。

“俄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很大程度上是美西方推动北约东扩,使俄安全疑虑增加导致。如今,看到美西方的做法不是从减少俄战略安全疑虑方面着手,试图为冲突降温。相反,美西方的措施进一步加强了俄的战略疑虑,为和谈增加了不少牵绊,这些都不是有利因素。”韦进深说道。

本文转载自第一财经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