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杨恕教授就俄白签署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接受环球网采访

日期: 2021-11-06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环球网报道 记者 张江平 索炎琦 实习记者 王艺璇】俄罗斯、白俄罗斯突然放出“重磅消息”。

当地时间11月4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在当天举行的俄白联盟国家最高国务委员会视频会议上,签署了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

根据俄总统网站4日发布的消息,这项法令涵盖28个行业一体化计划,明确了2021年至2023年落实建立俄白联盟国家条约的基本方向,旨在协调宏观经济战略、引入统一的税收原则,在金融信贷和银行、工业和农业领域执行共同政策,对石油、天然气、电力和运输服务市场进行统一协调等。

新签署的一体化法令,对俄白两国意味着什么?世界格局又会迎来何种变化?

·过程不易,俄白欢呼

说到白俄罗斯和俄罗斯,很难绕开一段尘封的历史记忆——前苏联。

在白俄罗斯外交部官网上,点开其对各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介绍,关于俄罗斯就可以看到开篇一句话:“白俄罗斯和俄罗斯之间的战略伙伴关系基于地理位置、两国人民之间密切的历史和文化联系、两国之间的经济联系与合作之上。”历史余烟模糊可见。

此次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署落实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引起两国媒体和网友的极大关注。

俄罗斯塔斯社称,俄白国家联盟国务秘书德米特里·梅津采夫表示,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署28个行业一体化计划是“历史性事件”,这为两国在联盟国家经济一体化框架内实现“战略上(彼此)接近”奠定了基础。

俄罗斯《生意人报》提到,两国一体化法令签署当天,普京曾表示,“我们打算共同抵制任何企图干涉我们主权国家内政的行为”。他说,俄罗斯将继续向“白俄罗斯兄弟民族”提供帮助。

根据白俄罗斯国家通讯社的说法,若两国一体化法令得到全面落实,直接积极影响就是让白俄罗斯GDP增长大约1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白俄罗斯企业在俄罗斯市场上可能面临更多机遇的情况。

     除两国互利共赢之外,俄罗斯和白俄罗斯签署上述法令也与外部因素有关。俄新社4日称,白俄罗斯国民会议代表院(议会下院)国际事务委员会副主席奥列格·凯杜克维奇就表示,从地缘政治角度来看,西方的制裁加快了俄白一体化进程,“如果你们实施制裁,我们会再度加强一体化,并巩固白俄罗斯和俄罗斯的主权。”

俄白两国签署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两国不少网友对此表示欢迎。↓

 

“好消息。”

“我衷心支持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一体化。”

也有俄罗斯网友表示,希望俄罗斯和白俄罗斯长期团结在一起。

“刚好是在民族团结日(签署的),希望这是长期的团结。”

实际上,俄白联盟国家条约早在1999年就已签署,主旨是发展符合两国利益的平等合作,不针对任何第三国。

不过这一过程并不容易。之后,俄罗斯和白俄罗斯只是选择性地执行了该条约的一些条款。

最棘手的问题是构建统一天然气市场和天然气价格问题及协调两国税收立法。直到2020年,白俄罗斯举行总统选举后,谈判才不再停滞不前。今年9月10日,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与白俄罗斯总理戈洛夫琴科在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签署决议,曾批准28项两国经济一体化联盟项目。

·西方施压促成俄白联盟?

目光来到西方这边,一众外媒似乎五味杂陈。

美联社4日报道称,“俄罗斯与白俄罗斯两国周四签署了一系列协议,加深两国关系,但没有完全合并。”报道关注白俄罗斯面临的外部压力,“随着白俄罗斯被孤立,卢卡申科依赖于俄罗斯的支持。”

“在国内‘镇压’(抗议)之后,白俄罗斯卢卡申科向普京靠近。”路透社以此为题于4日进行了报道,该媒体更多关注到白俄罗斯目前面临的国内反对派压力,“普京和卢卡申科在周四的线上峰会上,重申了两国之间的兄弟关系,言语之间(透露着)前苏联的味道。”

有德媒则以“欧盟施压背景下,普京支持‘兄弟般的’白俄罗斯”为题发表文章,承认欧盟对白俄罗斯的施压是“白俄罗斯更加靠近俄罗斯”的原因之一。

对此,西方网友的表态更是五花八门。有网友似乎感受到了威胁。

“行动远胜于千言万语。在我们学会使用他们的工具——破坏性政治——来对付他们前,这是世界秩序的前兆——(不论是)新的还是旧的(秩序)——这威胁着我们共同的未来。”

有网友认为西方对此无可奈何。

“如果卢卡申科签协议,然后普京把军队部署在白俄罗斯边境——西方会怎么做?什么也做不了。(可能是宣布)一些普京并不在乎的制裁。反正几个月或者几年后都会被取消。”

有网友表达了对美国和欧盟的不满,认为是这两方促成了俄白联盟。

“太好了。都是被美国和欧盟刺激的。”

有网友则认为世界可能因此变得更加“分裂”,随后将矛头直指拜登,认为拜登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效果。

“不管拜登喜欢与否,世界正在被分裂。并且他帮助了(这一过程)。”

·专家:俄白一体化是“好事”,但效果“有待观察”

俄白两国签署这一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究竟有哪些意义?让我们回到签署仪式现场。

11月4日当天的视频会议上,普京表示,建立联盟国家不仅意味着经济上的一体化,双方还将在包括政治和国防在内的所有其他领域加强协调。普京强调了在两国外部边界创造稳定和安全氛围的重要性。

卢卡申科则表示,这项法令的签署标志着俄白两国在建立联盟国家的道路上又迈出重要一步,两国经受住了外部压力的考验,俄白联盟正变得更加强大。

对于俄白两国签署联盟国家一体化法令一事,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所长杨恕接受环球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这对两国都是好事,双边关系得到进一步深化,意味着一个“更加全面的俄白联盟”可能在未来实现。“尽管两国中间发生过一些矛盾,但俄白联盟的概念已经提出了近30年,这一概念在1999年两国签署联盟国家条约之前就出现了。目前来看算是得到一个好的结果。”杨恕说道。

谈到促成两国签署一体化法令的原因,杨恕表示“根据此前一个调查,白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是对其认同度最高的几个共和国之一。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白俄罗斯目前对俄罗斯的认同。”

此外,两国目前面临的大环境也是原因之一。杨恕提到,白俄罗斯在前苏联时期,经济、工业基础、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水平相对较好,与俄罗斯差距不大。但在苏联解体以后,由于多种原因,如白俄罗斯作为内陆国家没有出海口,自然资源比较贫乏等,经济发展困难很大。这次协议包括了28个行业一体化的内容,是一个以经济为主要内容的协议。无疑俄罗斯对白俄罗斯的帮助要更多一些。

杨恕表示,接下来还是要看签订协议后两国具体的执行效果,这也意味着该协议签署对两国的积极影响还有待观察,“协议签署之后,两国不可能马上把所有障碍、问题全部解决。”

关于俄白联盟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杨恕直言,受制于两国经济发展水平和总量,即使在签署一体化法令后,对世界经济的影响也比较有限。至于西方对此可能出现的“逆反情绪”,杨恕认为,欧美国家、尤其是与白俄罗斯临近的波罗的海三国,肯定会表达相应的“担忧”。“但他们很大程度也只能停留在口头上,实际办法并不多。”杨恕说道。

“他们的担心,更多是在地缘政治方面。”杨恕补充说,北约东扩是对俄罗斯的显著威胁之一。俄白一体化程度提高后,无疑会产生相关的地缘政治影响。这将使俄罗斯的安全边界向西移动约400公里。这对改变俄罗斯与北约对抗时的地缘战略位置,显然具有重大意义。“普京在协议签署后强调了两国外部边界稳定和安全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不是随便说的。”杨恕表示。

原文链接:https://page.om.qq.com/page/O__NUGKC6mP4zwIO88dZFuqQ0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