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韦进深副教授就俄乌冲突的发展前景在“中国网”发表评论

日期: 2022-04-12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俄乌冲突至今已持续一个多月,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破坏性后果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此前,俄乌双方第五轮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双方签署和平协议曙光初现。然而,美西方又宣布对俄罗斯继续加码制裁。与此同时,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再次强硬改口,称乌克兰不会妥协,已准备好加入北约。各方态度和行为的变化再次凸显了俄乌冲突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尽管美西方不打算直接武力干预俄乌冲突,但一面对乌克兰提供情报支持和军事援助,一面对俄罗斯加码制裁,事实上对俄乌局势和双方立场和态度(尤其是对乌克兰)产生了关键性的影响,是俄乌局势朝向长期性和复杂化发展演变的重要推动力量。

毫无疑问,西方的加码制裁对俄罗斯经济和对外关系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美西方将俄罗斯几家主要银行踢出SWIFT系统,使俄罗斯发展国际贸易和进行国际结算遭受沉重打击,俄罗斯不得不选择替代方案加以应对。

其次,美西方将制裁范围扩至能源领域,俄罗斯能源行业压力巨大。尽管美欧之间在对俄制裁范围和强度上存在分歧,但对俄能源领域的制裁无疑沉重打击了俄罗斯的经济支柱。

再次,美西方制裁直接影响了俄乌局势的发展进程,乌克兰在俄乌谈判期间的态度和立场几经转变,与美西方国家对俄“强硬”不无关系。

最后,美西方制裁的负面效应开始显现。小麦、玉米、石油、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引发国际社会严重的忧虑和恐慌。此外,俄罗斯与美西方国家的关系已降到冷战结束以来的“冰点”。

随着谈判的进行,俄罗斯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目标非常清晰,即要实现乌克兰非军事化和乌克兰不加入北约的目标。乌克兰态度的再次转变和美西方的加码制裁,毫无疑问将引起俄罗斯的反弹。就当前来说,给冲突降温,实现停火是当务之急,在此基础上通过谈判关照各方关切,寻找各方利益平衡点,签署协议恢复和平是解决问题的最终办法。从这个意义上看,加码制裁无疑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

根据俄与美西方围绕制裁的应对经验看,面对制裁,“一报还一报”是俄罗斯最有可能采取的策略。俄罗斯不会屈服于西方的制裁压力,而是大概率会进行“对等”反制。这将增大俄罗斯开展军事行动的难度。但另一方面,俄罗斯不会在目标未实现的前提下撤军。

美西方加码制裁,一方面增加了冲突的复杂性,使局势发展演变的不确定增强。另一方面,制裁无疑将使冲突长期化,冲突的破坏效应增强,民众生命安全遭受威胁,引发人道主义危机的风险增大。此外,制裁对全球经济、国际贸易和国际秩序的负面影响势必随着时间发展而进一步加剧。(责任编辑:王鑫乐水张艳玲)

 

 

本文转载自中国网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