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朱永彪教授就美国截留阿富汗资产接受“南方网”采访

日期: 2022-03-07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近期,美国总统拜登就所冻结的阿富汗中央银行在美资产签署行政令,计划将其中一半资产用于赔偿“9·11”事件受害者。该行政令在国际掀起新一轮舆论风波,也让正经历一系列人道主义危机的阿富汗重返公众视野。阿富汗海外资产缘何被冻结?拜登最新行政令对阿富汗意味着什么?

去年8月,塔利班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美国政府很快冻结了阿富汗中央银行在海外的近95亿美元资产。其中,有70多亿美元资产被冻结在美国纽约的联邦储备银行。

今年2月11日,拜登签署行政令,将70亿美元中的35亿美元留在美国,赔偿给“9·11”事件受害者家属;另外35亿美元被转移至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一个账户,用于“帮助阿富汗人民”,且该笔资产在使用时将“绕过”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

专家指出,美国政府挪用阿富汗中央银行的合法资产,使用的是一种强盗逻辑,既不符合道义也不符合现实。如果不将这笔“救命钱”归还,将严重破坏阿富汗恢复经济所需的良性循环,给阿富汗带来经济恶化、民众失业、食不果腹、公共服务匮乏等诸多问题。

在阿富汗喀布尔的瓦济尔阿克巴汗山拍摄的儿童。新华社发

占用阿富汗人民“救命钱”

在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看来,美国政府这一做法既不符合道义也不符合现实:“‘9·11’受害者家属和相关组织的索赔已经历了漫长的时期,近期只有少数受害者家属重新提交了上诉,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选择在阿富汗深陷人道主义危机的节点上占用这笔‘救命钱’。然而,美国政府替他们作了决定。”

朱永彪认为,美国政府提出将被冻结资产中的另外一半用于“帮助阿富汗人民”,但后者或难以真正获得帮助。他介绍,美国在援助他国时,往往设下诸多条件,需要被援助国一一满足时才“全额付款”。这往往使得援助资金难以实际到位。

在阿富汗喀布尔,一名男孩等待领取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新华社发

据专业人士分析,美冻结阿富汗海外资产,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因忌惮美“长臂管辖”,随之停止向阿富汗金融系统注入美元,使阿富汗脱离全球金融体系。由此带来至少三方面不良影响:一是阿富汗临时政府无法使用外汇进口粮食等紧急物资;二是阿富汗银行系统运转困难、现金流动性短缺,经济运行严重受阻;三是国际社会向阿富汗提供援助、助力经济重建受到限制。

“对当地百姓的彻底背叛”

美方称被冻结的70亿美元阿富汗资产一半将用于赔偿给“9·11”事件受害者家属,然而后者对这一行政令并不买账。有“9·11”受害者家属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阿富汗的资产应该归还给阿富汗人民,“冻结资产实在是对当地百姓彻彻底底的背叛”。

在阿富汗喀布尔,人们等待领取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新华社发

美军撤离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切断对阿援助,此前阿富汗政府超40%的国内生产总值与75%的政府预算也随之消散。加上阿央行资产被冻结,国内现金紧缺,外资投入减少,货币快速贬值,阿富汗经济持续恶化。

据国际劳工组织2022年1月发布的评估,去年8月以来,超50万阿富汗人失业,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则预测,到2022年中期,97%的阿富汗人将会跌入贫困之渊。

在阿富汗喀布尔,一名男子领取人道主义救援物资。新华社发

与此同时,一系列公共服务尤其是医疗服务的运转难以为继。据世界卫生组织2021年9月22日消息,在西方国家切断援助资金几周后,阿富汗境内此前受资助的医院仅有17%可以正常运转,这也意味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方面的工作很难有效开展。

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医生在一处新冠病患收治点工作。

阿富汗新增新冠患者持续增加,医疗体系面临较大压力。新华社发

经济的恶化,食物的匮乏,也使得不少阿富汗人背井离乡,引发新一轮难民潮。据联合国估算,约350万阿富汗人流离失所,需要筹集44亿美元以缓解危机。

“这是一种强盗逻辑”

这笔被美国冻结的阿富汗中央储备银行资产,对阿富汗人民来说有多重要?

在被冻结的阿富汗政府在国外的资产中,涉及美国因素的占90亿美元左右,这笔资产数额远超阿富汗全年财政预算总和。朱永彪指出,这笔资产既是阿富汗货币——阿富汗尼的汇率“稳定器”,也是当前阿富汗人民的“救命钱”。

2月13日,阿富汗前总统卡尔扎伊在喀布尔举行的记者会上讲话,要求美国返还阿富汗央行资产。新华社发

去年8月,北约在阿富汗塔利班进入喀布尔后,冻结了对阿富汗的所有财政援助和其他类型支持。同月,美国对阿富汗塔利班临时政府实施经济制裁,阿富汗沦为“金融孤岛”,阿富汗银行陷入瘫痪,人道主义组织的救援工作受阻。

“面对财产所有权争议,最合理、合法的形式是进行国际仲裁。”朱永彪说,然而美国政府不仅没有进行相关仲裁程序,还以签订行政令的形式直接决定了该笔财产的走向,这是将美国的国内法凌驾于国际法的基本准则之上,“这是一种强盗逻辑”。

“先冻结了阿富汗全体人民的资产,再将这笔资产用于美国‘帮助阿富汗人民’,这显然不合情理。”西北大学中东研究所副教授、叙利亚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晋认为,美国的理由很难站得住脚,也有政治操纵嫌疑,“跟这笔钱打交道的可能大都是美国人,阿富汗人民自己很难决定钱的真正去向”。

在阿富汗喀布尔,孩子们拿着空的容器准备去水井打水。新华社发

“如果放任阿富汗当前这种‘自由落体’式的经济崩溃,有可能助长地区安全新黑洞的形成。”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李青燕认为,国际社会不仅需要帮助阿富汗人民追回“救命钱”,也需要认清和谴责美国将阿富汗人道危机“政治化”,将人道救援作为“杠杆”,继续撬动阿富汗及周边地区影响力的行径。

 

 

本文转载自南方网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