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甘肃省委公布了甘肃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评选结果。李捷教授和杨恕教授合作发表的论文《反分裂主义:共识与应对》、曾向红教授等所著的专著《社会运动理论视角下的中东变局研究》荣获二等奖,陈小鼎教授和王翠梅同学合作发表的论文《周边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一种基于制衡能力和制衡意愿的解释》荣获三等奖。
《反分裂主义:共识与应对》于2019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国际政治研究》第4期上。该文认为,反对分裂主义,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当今世界多个国家面临的重大政治及安全挑战。在坚持维护主权独立与领土完整原则方面,世界各国虽然在国家结构形式、意识形态及国家制度等方面各有差异,但在反对国家分裂这一问题上形成了普遍性的宪法与政策共识,并得到多个国际法和国际规范的支持。由此,国家反分裂斗争具备了充分的法理基础。在此基础上,相关国家反分裂的策略与方式主要包括:基于国家强制力的军事打击,基于利益让步的制度妥协,基于国际体系层面的孤立和封锁。整体而言,相关国家在反分裂斗争中的适当性逻辑已具备一定基础,但是,由于各国国家认同建构的不足,在情感性逻辑方面仍有待加强。因此,世界各国除了进一步维护国际法及相关共识的权威、加强国际反分裂合作外,更重要的是强化国家能力的强制性、整合性与凝聚性建设,以稳定和提高国家认同。
《社会运动理论视角下的中东变局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于2018年出版发行。该书的创新之处在于,作者通过运用社会运动理论,对中东变局的背景、过程、动力、影响等问题做了较为全面和深入的理论分析,从而为人们了解这一复杂的国际关系现象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观点。
《周边国家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一种基于制衡能力和制衡意愿的解释》于2019年发表在学术期刊《当代亚太》第1期上。该文认为,随着实力的持续提升,中国周边外交面临着迫切的转型升级压力。当前,以美国为首的域外大国对中国周边地区的介入已经呈现一种常态化的趋势,周边国家的战略自主性成为解释其对华战略差异的重要变量。在如何应对中国崛起的战略选择上,周边国家之所以呈现明显的差异性,关键在于制衡能力与制衡意愿的不同强度。结合区域特性,周边国家的对华战略大体可以区分为制衡、调适、投机和对冲等四种类型。具体而言,若周边国家同时具有较强的制衡能力和制衡意愿,实施制衡行为的条件和动机同时具备,则倾向于制衡,如日本;若只有较强的制衡能力而没有相应的制衡意愿,则倾向于调适,如俄罗斯;若制衡能力较弱而制衡意愿强烈,则倾向于投机,如越南;若制衡能力和制衡意愿都较弱,则倾向于对冲。对冲战略在竞争型和合作型周边次区域权力格局下分别体现为"两难型"和"兼得型"对冲,分别如韩国和哈萨克斯坦。通过考察这五个周边国家对于"一带一路"的差异化回应,基本验证了上述分析框架的适用性。鉴于此,中国应当细化周边外交的政策选项,对接周边国家的个性化需求,进一步强化崛起正当性,提升区域治理能力,开拓周边外交的新格局。
【新闻背景】据悉,中共甘肃省委近日印发了《关于表彰奖励甘肃省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获奖成果的决定》,正式公布获奖名单。经专家评审、社会公示、和省评奖领导小组审定,省委、省政府决定,共有299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40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59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