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国兰大人】杨恕:中亚研究的探索者

日期: 2019-05-22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杨恕教授的办公室里,有一枚小小的奖章——“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这是2012年,上海合作组织表彰为组织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而颁发的,上合组织成员国中只有几个人获此殊荣,杨恕是其中一位。

   20多年来,杨恕潜心于中亚研究。在他的带领下,兰大的中亚研究水平位居国内领先地位,在全国高校智库中名列前茅,为国家安全、中亚友好关系提供了重要咨询,使兰州大学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由他倡导开设的兰州大学国际政治学科更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全国国际政治学科中占有一席之地。

   求真、唯实。一路走来,杨恕始终坚持学术服务国家需求,不断开拓兰大国际政治研究新局面。

2012年,杨恕荣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跨界”开启全新研究领域

   和很多“老三届”一样,杨恕的求学之路并不顺利。1966年,正在准备高考的时候,文革开始了,杨恕的学业也就此中断。1968年,杨恕被分配到临夏康乐县下乡插队,3年后又在阿干镇当起了煤矿工人,一干就是6年。

   1977年恢复高考,杨恕考入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地质学专业,研究生阶段主攻地层古生物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两年后,杨恕面临着一次重要选择,一边是赴日本留学,一边是被选派到驻前苏联大使馆工作。最终,带着对前苏联“超级大国”的向往,杨恕开始了三年多的外交官生活。

   1988年到1991年,正是前苏联解体前的三年,也是前苏联社会剧烈变化的三年。杨恕见证了“超级大国”解体前的最后时刻,引发了研究国际关系的兴趣。1991年11月回到兰大后,由于有着外交官工作经历,杨恕负责起了学校外事工作。

   行政工作琐碎繁杂,可即便再忙,杨恕也没有丢掉他热爱的学术研究。只是由于身体原因,不能再从事野外科考工作,研究方向逐渐转向了经济地理和区域经济。

   也就在那个阶段,杨恕开始思考,在国际局势发生巨变的背景下,兰州大学作为一所重点大学,能做些什么?最终,考虑到学校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家需求,杨恕认为应当把中亚作为国际关系研究的突破口。事实证明,正是当年敏锐的眼光和准确的判断,成就了日后兰大在国际政治研究领域的地位。

   从地质学一脚跨入国际关系学,在很多人看来,杨恕跨界跨得有些大,可在他看来,搞学术最根本的是兴趣,只要有了兴趣,就不怕做不好。

   从此,兰大多了一位国际政治学者。

带领中亚研究走向国际

   “当时国内研究中亚的机构并不多,有所涉及的也只是史学的一部分,没有研究基础,一切都得从零开始。”杨恕回忆。后来,他陆续联系到几位历史系和经济系的老师,总算把研究班子搭起来了。

   199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成为国内较早建立的中亚问题研究机构。从政治、经济到民族、宗教,再到历史、文化……杨恕带领团队从多个领域对中亚展开了综合性研究。

   没有经费,他东拼西凑,甚至自掏腰包;没有现成资料,他查文献,自己翻译……甚至有一阶段,由于经费问题有些研究不得不停下来,可杨恕还是咬牙坚持。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中亚研究渐入佳境。随着研究的深入,杨恕意识到,没有学科做支撑,中亚所始终走不远。1998年,在他的主张下,兰州大学开设了国际政治专业。

   厚积薄发,有了一定的学术积累,一批具有显示度的研究成果陆续问世,中亚研究所也逐渐在学界崭露头角,相关领域的研究水平不但居于国内前列,在国外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成为兰大社会科学研究领域中有重要影响力的研究方向。与此同时,中亚所的智库作用也日益凸显,多项政策咨询报告被国家相关部委采纳。

   随着中亚研究的不断深入,以及国家需求的变化,杨恕带领团队将研究领域逐渐拓展到反分裂和反恐研究领域。在反分裂研究中,团队进行了理论研究,总结分析了分裂主义产生的原因、发展过程、行为特征等,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反分裂理论作出了贡献。在反恐研究方面,团队长期跟踪研究反恐研究与对策问题,研究成果获得学界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中亚所先后承担了十余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及有关部委委托项目,公开发表的相关成果居高校前列。

   更难得的是,作为学术带头人,杨恕不仅在这几个研究方向均有涉及,而且取得了很多重要成果。1997年以来,他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其中核心期刊90余篇。担任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事务理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常务理事、中国社科院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高级顾问,并被教育部聘请为上海合作组织教育专家。

2008年,杨恕赴哈萨克斯坦参加上合组织成员国教育部长会议。

   不贪大、不求全,20多年来,在杨恕的带领下,中亚所坚持把学术做精、做实。“学术研究一定要围绕国家需求,突出地方特色,只有如此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杨恕说。

建言献策“一带一路”建设

   杨恕是国内最早介入“一带一路”研究的中亚专家之一。2015年以来,他先后担任“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理事等国家级智库成员,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

   杨恕提出“亚洲中部经济发展轴”的概念,认为这条轴线连接了亚洲中部最重要的阿什哈巴德等6个核心城市,轴线附近的区域具备较好的经济发展条件,同时也存在大中城市数量少的问题。研究中,为了便于与其它地区作对比,他第一次提出了城市“人口线密度”的概念。杨恕认为,亚洲中部经济发展轴可能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在亚洲中部的核心区,并提炼出了发展这条轴线急需研究解决的问题。

2015年,杨恕获得哈萨克斯坦民族大学颁发突出贡献奖章。

   2018年,杨恕针对印度、巴基斯坦、伊朗、伊拉克、土耳其等既在“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又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国家,详细分析了这些“双重身份国家”在“一带一路”中的特殊功能和作用,提出各国应如何发挥地缘和资源优势,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在杨恕的带领下,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已成为“一带一路”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先后被“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吸纳为理事单位,在“一带一路”政策咨询方面产生了一定影响力。

  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在杨恕的影响下,中亚所传承了严谨踏实的学术风气,一支特色鲜明、实力强大的科研梯队已经形成。

   如今,72岁的杨恕依旧忙碌,主持项目、四处讲学、建言献策……依旧在他热爱的学术研究中孜孜探索。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秦娜  原文地址:杨恕:中亚研究的探索者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9/05/17/017188738.shtml)

标签:
新闻动态
图片新闻
  1. 【开卷有益】曾向红教授所著《美国中亚政策研究(1991—2018年)》出版
  2. 【学术动态】曹伟副教授就涉疆人权议题在《北京评论》(Beijing Review)上发表评论
  3. 【学术动态】我所多位老师应邀担任《国际安全研究》匿名审稿专家
  4.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曹伟副教授赴新疆参加学术研讨会
  5. 【时事评论】李捷教授等就胡塞武装袭击红海商船现象在“丝路新观察”发表评论
  6. 【对外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访问我驻哈萨克斯坦总领馆、企业与哈多所大学
  7. 【学术交流】米鹏举博士、靳晓哲博士应邀参加亚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
  8. 【学术讲座】曾向红教授作客“兰山讲堂·思政云课” 分析大国在中亚地区博弈的新态势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3.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4.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5.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6. 关于举办“中国反分裂理论研讨会”的通知
最近更新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关于新时代全天候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全文)
  2. 《中国的反恐怖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与实践》白皮书发布
  3. 上合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 第二十二次会议在比什凯克举行
  4. 李强出席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政府首脑(总理)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
  5. 李强会见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
  6.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吉尔吉斯斯坦
  7. 中亚宏观经济发展与展望(2023年秋)
  8. 李强会见乌兹别克斯坦总理阿里波夫
  9. 集安组织“牢不可破的兄弟情”军演将在吉尔吉斯斯坦举行
  10. 俄罗斯过境哈萨克斯坦向乌兹别克斯坦供应天然气管道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