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毕业的知名专家学者很多,杨恕绝对算一个。这位任职兰大中亚研究所所长多年的教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亚、反分裂、反恐、国际关系理论等,是多个国家智库的成员,有多份咨询报告被国家相关部委采纳或中央领导批示。杨恕坦诚直率,说话从不拐弯抹角,不喜欢别人称呼他“专家”,希望能有更多聪明的年轻人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来。
1 恢复高考第一届大学生
在恢复高考前的日子,杨恕有许多“兼职”,其中时间最长的是在阿干镇做了6年的煤矿工人。其间,不论工作生活环境如何艰辛,他从未放弃上大学的念头。1977年恢复高考,他参加了考试,有幸成为兰州大学地质地理系77级的学生。“我们那一级是有史以来唯一一级春季入学的大学生,跟后边的78级只错了半年。”杨恕笑称。
1985年2月杨恕获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1988年8月至1991年10月在中国驻前苏联大使馆工作。“当时我都已经准备出国留学了,但是在前苏联这个超级大国当外交官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就去了那里。”杨恕说。刚回国不久,前苏联解体了,中亚地区一下子出现了五个独立国家,杨恕认为,作为重点综合大学,不应该没有国际关系研究,应该抓住这个机会,以中亚为目标区,建立兰州大学的国际关系研究。于是开始筹备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
从1991年10月回国,杨恕一直在兰州大学工作,先后任外事处副处长、处长,校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等职,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在多个学院任教,培养了一批优秀人才。
“我跟了老师6年,能够走上这条路并找到自己的方向,杨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曾向红教授向记者说。在成为中亚研究所的成员之前,曾向红曾遇到过科研方向选择的难题,学交通出身的他对国际关系理论十分感兴趣。
“为了能够好好研究我喜欢的理论,我硕士研究生直接报考了国际政治。”出于对兴趣的追求,曾向红选择了大胆转行,杨恕成为曾向红的硕导、博导,师徒情谊的种子从此播下。
杨恕惜才,努力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出色的学者,为国家做贡献。“我很感谢老师,他允许我在做中亚项目的同时继续我的理论研究。”就这样,曾向红找到了自己的研究特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两者兼顾,中亚研究所又收获一员大将。
2 反分裂理论研究,国内第一
研究所刚起步的时候很艰难,没有研究团队,没有经费。“那时候是真穷,老师们买本书都没有经费。”杨恕说。
团队的人互相依靠,相互鼓励,走过了那段难忘的困难时期,直到今天,中亚研究所依然只是个十几个人的小团队。“我做中亚问题是立足于国家需要,不求虚名。”杨恕说。目前,中亚研究所的主要研究领域有三块:中亚研究、反分裂和反恐。
曾向红说,在杨恕的带领下,研究所确立了两条原则:一是要满足国家重大需求,杨恕认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才能为工作汇入持久的生命力;二是突出地方特色,不与北上广比较,而是要发挥地域优势。
虽然甘肃在许多方面与其他城市相比还比较落后,但在国际关系研究上,杨恕信心十足。“在反分裂理论研究上,我们绝对是当之无愧的全国第一,国内也只有我们一家机构在做这项研究。”杨恕说。例如,仅2014年,研究所在中亚问题、反恐怖主义等方面就发表了学术论文32篇,其中CSSCI论文27篇,出版专著4部;向相关部委提交了多份咨询报告并被采纳。这些成果进一步扩大了研究所的学术影响力,同时为研究所赢得良好的学术和社会声誉。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入选金砖国家智库合作中方理事会理事单位,入选中俄战略协作高端合作智库理事单位,以智库建设的优异成绩入选“2017年度中国智库综合评价核心智库”榜单,入选中国大学智库100强……中亚研究所在科研创新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
2012年,杨恕教授被上海合作组织授予“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以表彰他对上海合作组织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2015年,杨恕教授当选中俄关系史研究会副会长和“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会理事……
担任中亚研究所所长多年,杨恕对待研究工作至情至性。他说,学术研究要更多地提出问题、面对问题。
3 希望更多年轻人加入
“我不喜欢别人称呼我为"权威专家"。”尽管经验丰富、眼界开阔,但是杨恕不认为自己是“大家”。“科学研究最主要的动力是兴趣,而不是利益。”杨恕强烈地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望。
经过多年的发展,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越做越好。目前,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也在不断扩展方向,加大研究力度,吸引人才,以谋求更长远的发展。杨恕希望能有更多人才加入到国际关系的研究中来。“真心希望能有更多聪明的年轻人投入到反分裂这项事业中来。”杨恕说。
(原文详见http://gansu.gansudaily.com.cn/system/2019/05/15/01718639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