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11月19-21日,应我所朱永彪副教授之邀,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所叶海林副研究员来我所访问交流,并分别在盘旋路校区逸夫科学馆报告厅和榆中校区B405为研究生和本科生带来了《中国南亚印度洋地区研究的现状与未来》、《美军“拉森号”军舰进入中国南沙岛礁临近水域后的南海态势》两场讲座,朱永彪副教授主持并全程陪同。
在第一场讲座中,叶海林副研究员从南亚研究的概况、南亚研究的基本问题、南亚研究中存在的思维定势问题三个方面展开,以生动的比喻、朴实的语言、贴近生活的语气,深入浅出的为同学们分析了目前中国南亚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之后,结合印度崛起、印度洋海洋秩序、中巴经济走廊等问题,对中国的南亚研究进行了定位,并展望了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在提问环节,叶海林副研究员对同学们提出的有关中印领土争端、中越领土争端以及印度的东向战略等做了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
在第二场讲座中,叶海林老师首先通过简单易懂的图示向同学们解释了领海、低潮高地、岛礁等相关概念。同时,他解释了国际法实际上是一种外交博弈,也是国家间妥协的产物,国际法产生与国内法产生不同,其重点在于精神。之后,叶老师从中沙、南沙群岛的现状切入,点出中沙群岛目前缺乏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并指出对于南沙的主权问题,中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等国家存在一定争议。紧接着,他就“自由航行”展开阐述,进而说明自美国提出进入南海以来,中国在应对南海事件上存在些许问题,如对国内民意控制不足、军事准备不充分等。在解决相应问题上,国家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心理认知差异。叶主任提出在应对南海问题上,中国应采用战略挤压,在制定相对的战略时,应提高应对突发状况的能力,做好危机处理工作。讲座最后,叶主任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相应的解答。此次讲座结合当下南海时事,使同学们对国家战略方针以及南海问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开拓了同学们的视野,营造了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讯员:靳晓哲 陈诗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