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上午,我所丁志刚教授应邀在昆仑堂报告厅为榆中校区本科生同学作了题为《南海局势与我国处理南海问题的原则立场》的形势政策报告。400余名同学聆听了报告。
丁志刚教授结合图示,简要介绍了“大陆架”、“专属经济区”、“领海”、“领海基线的画法”等相关知识,深入阐释了南海的地理概况、地缘政治意义、各国对南海控制的现状和南海争端的原因,特别是对南海争端的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国际海洋法的困境作了深入分析。他指出,南海争端并不是整个南海的争端,而主要是南沙群岛的所谓“主权”争端及其岛礁和海域的归属问题;中国最早发现和命名南沙群岛,并最早对其进行开发和经营,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并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九条断续线”是表明中国在南海海域主权管辖的权属范围的一个基础。丁志刚教授还着重阐述了我国处理南海问题的原则和立场,即主权宣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和平方式谈判解决的政治外交途径、坚持双边谈判和《南海各方行动宣言》,加深了同学们对南海问题的认识。
报告会最后,丁志刚教授就中菲黄岩岛之争和南海问题提出了几点思考,并指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过渡性的实务安排,在黄岩岛事件和南海问题上我国坚持谈判解决并不是放弃自身的立场,更不是示弱,中国不会放弃自己的每一寸土地,同时我们必须争取国际舆论的深度认可;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从中国和平崛起的角度和国际格局看待南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