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苏联解体30年,中亚国家开辟合作新道路
曾深受外部势力(特别是俄罗斯)影响的中亚国家,如今在区域内各自发展,并以前所未有的规模进行合作。
在国家独立30周年之际,中亚5个原苏联共和国正在俄罗斯影响力减弱的情况下加强合作,解决共有问题,捍卫自己的价值观。
1991年12月26日苏联解体前不久,所有中亚国家都宣布独立。自那时起,该地区就面临着经济问题、军事冲突和政治危机,其中一些甚至持续至今。但在过去几年,中亚各国均表现出合作意愿。
据自由电台8月报道,在庆祝独立30周年之际,中亚各国合作解决共有问题,其边界“比20年来任何时候都更加开放”。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今年各共和国独立日的最大特征之一,可能是它们比以往更善于合作和相互依赖。
克服分离主义情绪
中亚分析人士认为,哈萨克斯坦是该地区稳定和经济繁荣的灯塔。
1993年以来,哈萨克斯坦引资超过3650亿美元,是该地区最大的投资总额。其中一半以上来自欧盟国家,15%来自美国。
但在上世纪90年代,该国也曾面临与领土完整有关的问题:北部地区讲俄语的居民希望加入俄罗斯。分离主义情绪浪潮逐渐演变成示威和试图组织起义。
为统一国家,当局重组各州,将首都从阿拉木图迁至北部城市阿斯塔纳。2019年,这座城市更名为努尔苏丹,以哈萨克斯坦首任总统努尔苏丹•纳扎尔巴耶夫的名字命名。
发展区域合作
在后苏联时代,中亚国家基本独立发展,建立双边而不是多边关系,并就具体问题达成协议。
但在2016年9月卡里莫夫去世后,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继任乌兹别克斯坦总统。他改变了乌兹别克斯坦的发展战略,将区域合作和睦邻友好关系作为外交政策的重点。
在就任总统的第一年,米尔济约耶夫就对所有中亚国家进行了正式访问。期间解决了部分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包括领土争端和可能会给乌兹别克斯坦造成水资源短缺的能源项目。
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自独立以来首次参加在比什凯克举行的突厥语国家合作委员会会议。2019年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
米尔济约耶夫还发起成立了中亚国家元首协商会议,该会议于2019年3月在哈萨克斯坦首都首次举行。
没有俄罗斯的团结
“中亚一直是,且仍然是一个统一整体。随着乌兹别克斯坦摆脱自我封闭,我们看到本地区开始新的抱团。”乌兹别克斯坦政治学家、塔什干“知识大篷车”研究所主任法尔霍德•托利波夫说。
“这就是中亚2.0。”他补充道。
比什凯克政治学家马尔斯•萨里耶夫认为,中亚领导人开始在没有俄罗斯的情况下会晤是一个积极信号。他说:“以前,中亚国家是外部参与者的目标,但现在它们在没有外部参与者的情况下自我发展。各共和国之间的合作达到新的水平。”
另一个重要的区域趋势是从西里尔字母到拉丁字母的转变。土库曼斯坦已经完全改用拉丁字母,乌兹别克斯坦目前同时使用两种字母,而哈萨克斯坦正在开发基于拉丁字母的字母表。
哈萨克斯坦议会下院议员艾多斯•萨雷姆认为,放弃西里尔字母,是创建一个哈萨克价值观占主导地位的社会的自然尝试。
他说:“我们看到新一代哈萨克人讲哈萨克语,他们的民族自我认同程度比在苏联时代长大的上一代人要高。”
但哈萨克斯坦的倡议引起了俄罗斯政治家和媒体的尖锐批评。萨雷姆说,俄罗斯对其在哈萨克斯坦及该地区其他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削弱感到不快。
疫情期间的共同努力
中亚各国在大流行病期间团结一致,联手抗疫。
例如,2020年4月,乌兹别克斯坦向吉尔吉斯斯坦运送了一批人道主义物资——面粉、食品、个人防护设备和红外测温仪。同月,哈萨克斯坦向吉尔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提供了价值600万美元的人道主义援助。
2020年6月,乌兹别克斯坦向哈萨克斯坦提供了一批医用口罩和手套、防护服、温度计、病床。
今年7月,努尔苏丹向比什凯克提供了2.5万剂QazVac国产新冠疫苗。
来源:inozpress.kg
作者:卡纳特•阿尔滕巴耶夫
编译:维卡
本文转载自丝路新观察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