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书评系列之一百八十二】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对欧盟的机遇和威胁认知

日期: 2023-09-13 来源: 原创 点击: ...
   

 

高伟通编译

【文献来源】Zhanibek Arynov,“Opportunity and Threat Perceptions of the EU in Kazakhstan and Kyrgyzstan”,Central Asian Survey,2022, Vol. 41, No. 4, pp. 734–751.

 

 

 

一、研究概述

欧盟在2019年6月通过了一项新的中亚战略,开启了欧盟同中亚关系的新篇章。这一战略避免采取“家长式”的做法,同时照顾到中亚人的“优先事项、需求和挑战”。这是一种进步,它调整了欧盟同中亚关系中长期占主导地位的以欧盟中心的路径。随着欧盟在该地区政策的演变,有关欧盟—中亚合作的学术文献数量也在稳步增长。然而,以欧盟为中心的对欧盟与中亚关系的评价也在学术文献中占了上风。这种方法具有浓厚的欧洲中心主义色彩:它是由欧洲学者发展起来的,得到了欧洲政策制定者的证实,并建立在所谓的欧洲价值观之上。直到最近,学者们才开始质疑以欧洲为中心对欧盟作为国际行为者的形象进行评估的有效性,并呼吁“去中心化议程”。有观点认为,重要的不仅仅是欧盟如何代表自己并实施某些政策,还包括这些政策是否得到其他行为体的分享和积极接受。其他人的看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欧盟的国际角色及其政策结果。

在这种情况下,学术界对中亚对欧盟的看法的相关研究虽有所扩大,但关注仍相对较少。而本文尝试对这一新兴视角领域做出贡献,并提出了中亚对欧盟及其在该地区的政策的看法。本文特别探讨了中亚对欧盟看法的一个方面:欧盟是被视为机遇还是威胁。研究对象是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这两个中亚国家可以说与欧盟关系最密切。文章发现,对欧盟的机遇或威胁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具体领域。根据某个准确的问题领域,人们对欧盟的看法可能会从积极转向消极。然而,两国都存在积极的一面。此外,文章还发现机遇或威胁感知的内容在两国基本相似。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哈萨克斯坦,欧盟首先被认为是一个经济伙伴,而在吉尔吉斯斯坦,捐助者的形象占主导地位。这种差异是由欧盟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关系的具体特点所决定的。文章最后认为,积极的观念是欧盟相对于该地区其他传统意义上更强大的行为体的比较优势。

论文的其余部分结构如下。第二部分概述本文的概念和方法。第三部分简要回顾了欧盟在该地区的自我表征的相关文献。第四部分是本文的实证结果,讨论了认知的机遇方面,考察了威胁认知,并简要阐述了形成这些感知的一些因素。最后是结语部分。

 

二、相关概念与研究路径

外界对欧盟的看法是“高度特定问题、多层次和差异化”。这意味着任何调查都需要更加集中和细致入微。在这方面,出现了一个问题:本文侧重于欧盟的哪个方面?这里本文借用了国际关系中所谓的形象研究(Image Studies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形象理论家一致认为,外部形象不是铁板一块,而是具有多种内部成分或维度的高度复

杂的概念。还有一个共识是,在这种多样性中,为对象是提供机遇还是构成威胁的感知是最重要的维度之一。根据这一概念,本文的目的是审查欧盟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是提供了机遇还是构成了威胁。本文没有对威胁和机遇这两个概念进行具体定义,因为本文的意图是揭示在涉及本国与欧盟的关系时,感知者对威胁或机遇的理解。从广义上讲,威胁可以理解为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认为欧盟对其有害和不利。与此相反,机遇则可以被解释为对与欧盟之间有益和有利的关系。

本文着重探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所谓的中层精英对欧盟的看法。中层精英可以被定义为那些“凭借其在社区中的地位和经验、建立的关系网络、口头表达自己的能力以及对社区的广泛理解而获得知识的人”。他们占据了高层决策者和广大公众之间的中间地带。一方面,中层精英可能通过参与议事日程议题的讨论、起草未来政策或执行顶层商定的政策,间接向顶层精英提供感性信息。另一方面,与一般公众相比,他们对某一问题的了解更多,并可能在更广泛的社会中作为有影响力的舆论塑造者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公开表达自己。人们可能会质疑中层精英影响上层精英和塑造公众观念的能力,尤其是在中亚国家的政治背景下。然而,这不应导致完全否定中层精英的代理权,即使在独裁的环境中也是如此。这里还需要澄清一点。中层精英对欧盟的看法不能自动推广到社会中的其他群体,包括高层决策者和普通公众。因此,应谨慎对待本文的研究结果,不能将其泛化到这一特定的群体之外。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对中层精英的深入采访:(1)中层政治家,如(前)议员、(前)外交官和知名政治人物,包括反对派领导人;(2)学者或专家;(3)新闻记者;(4)民间社会代表。在哈萨克斯坦(2015年9月至12月)和吉尔吉斯斯坦(2016年5月至7月)分别进行了53次和35次访谈。访谈以当地语言进行,即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和俄语。在选择受访者时,考虑了潜在受访者因其专业职位而可能获得的有关欧洲事务的专业知识。随后对访谈内容进行了誊写、归纳编码和分析,以推断出两个国家对欧盟的机遇/威胁认知的主要模式。

 

三、中亚的欧盟:善意的意图,利他的目标?

在讨论对欧盟的看法之前,本节简要地讨论欧盟在中亚的表现形式。欧盟从未宣称自己是中亚的领导者,因为它认识到自己的影响力与俄罗斯或中国相比是有限的。它把自己描绘成一个诚实、中立和可信的行为者,在该地区没有地缘政治意图,这是为了使它与其他行为体相区别。例如,新战略主张“中亚国家可以信任欧盟”,而欧盟方面也一再重申,欧盟没有隐藏的地缘政治议程,其“唯一的利益和目标”是促进中亚国家的和平且灵活的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欧盟方面的积极叙述证实了这样一个论点,即它提供的一切都是为了使接受国受益。从这个意义上说,欧盟及其政策代表了一个机遇,对应方可以从中受益。但问题仍然存在:中亚人在多大程度上接受并分享了欧盟作为一个仁慈和有益的行为者的这些自我陈述?

 

四、对欧盟的看法:在机遇与威胁之间

对收集的数据的分析表明,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对欧盟的威胁或机遇的看法难以非此即彼。因此,根据具体的问题领域而言,欧盟既可被视为机遇,也可被视为威胁。

 

(一)将欧盟视为机遇

总的来说,视欧盟为机遇的机遇观显然在两国都占了上风。欧盟被公认为不具攻击性的玩家,远离地缘政治竞争,也没有计划对该地区施加控制。从这个角度看,欧盟与中国、美国甚至俄罗斯并列,这些国家经常引发中层精英之间的不信任和猜忌。欧盟的这种不冒犯性使其获得了两国的普遍信任,并使其政策和倡议在中层精英的眼中变得对各自国家有利。然而,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在欧盟为他们各自带来什么样的机遇方面略有不同。

 

1.哈萨克斯坦的经济伙伴

关于对欧盟的看法的文献广泛地记录了一个事实,即欧盟作为一个行动者的力量大多是从其经济能力的方面来评估的。首先,哈萨克斯坦中层精英认为这是一个经济伙伴关系方面的机遇。依赖欧盟并从中受益匪浅,与此同时,人们似乎很少担心欧盟在哈萨克斯坦经济领域的主导地位。这与面对其他大国的反应截然不同。相比之下,观察吉尔吉斯斯坦的情况下,欧盟作为经济伙伴的形象几乎看不出来。

 

2.吉尔吉斯斯坦的捐助者

在与欧盟没有密切经济关系的情况下,在吉尔吉斯斯坦可以看到的是欧盟对该国的发展援助、财政援助、赠款和贷款问题始终列在双边正式访问和会议的议程上。吉尔吉斯斯坦的官方话语不断申明,欧盟作为发展援助提供的东西对该国通常非常重要,欧盟被框定为在困难时期向吉尔吉斯斯坦伸出援手的捐助者。然而,这并不是说欧盟对吉尔吉斯斯坦的发展援助没有受到吉国的任何批评。吉尔吉斯斯坦中层精英虽然普遍赞赏所提供的援助,但仍对援助是否在该国产生明显影响表示怀疑。欧盟资助项目的规模和质量经常被描述为不足。

 

3.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模范

如果上面讨论的两个欧盟形象指的是哈萨克斯坦或吉尔吉斯斯坦的认知差异,那么模范形象对这两个国家都是相似的。总的来说,模范形象意味着在某些方面欧盟被认为是一个值得效仿的榜样。这一形象最突出的三个组成部分可以在两国找到。

所谓“欧洲标准”的概念可以被视为欧盟作为典范形象的一个非常明显的因素。然而,欧洲标准似乎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没有固定的含义。它可以指任何与欧盟有积极联系的东西。一些受访者使用“标准”指的是欧洲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的整体模式。从这个意义上说,欧洲的经济发展标准,或社会福利标准,是受人钦佩的,并被接受为可效仿的模式。在其他情况下,“标准”的概念更具体地提到欧洲商品和服务的技术特征。在这个意义上,欧洲标准被用作高质量的同义词。无论它有什么意义,欧洲标准的概念可以说已经成为欧盟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社会中积极形象的一个不可分割的因素。鉴于这种高度赞赏,与欧盟的合作通常被视为这些国家将自己提升到欧洲质量水平的机遇。

不同于其他领域,本文发现欧盟作为民主模式的形象受到了部分质疑。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层精英对欧盟的民主模式是否是他们国家效仿的榜样没有产生共识。相反,精英们的意见似乎两极分化。一些精英同意欧盟的民主模式对他们的国家来说是一个提高政治发展水平的机遇,而另一些人则倾向于认为遵循外部推动的民主模式对他们来说是一个威胁,可能会带来政治不稳定。

那些认为欧盟在民主政治制度方面是典范的受访者也认为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有很多值得向欧盟学习的地方。“欧洲民主”通常与法治、有效的政治机构、人权、公众参与、透明度和问责制等联系在一起,因为受访者提到的最多。从这个角度来看,欧盟提倡的民主价值观被认为是普遍的,无论其历史和文化背景如何,均适用于任何背景。但中亚国家也出现了一种由国家表达的话语,即每个国家都可能有自己独特的民主模式。

最后,中层精英认为欧盟是一个学习其成功性一体化经验的机遇,尽管欧盟的地区主义普遍具有吸引力,但中亚人对其适用性存在怀疑。此外,欧盟最近的内部问题明显削弱了欧洲一体化对其他国家的吸引力。然而,在哈、吉两国中层精英的情况下,欧盟经常被描述为一个“榜样”、“成功”、“独特”、“成熟”和“突破性”的一体化。最常见的是,在欧亚经济联盟(EAEU)的背景下提到欧盟的一体化模式。这些国家的中层精英倾向于将他们自己国家在欧亚经济联盟内的实际经验与“理想”的欧洲经验进行比较。更具体地说,以欧盟为参照点,强调欧亚经济联盟现有的不足之处。在这方面,中层精英经常突出两个关键点。一是欧亚一体化的速度。欧亚经济联盟被视为在太短的时间内涵盖太多的内容。二是欧盟成员国与欧亚经济联盟成员之间的平等水平经常被比较。

 

(二)将欧盟视为威胁

尽管上述欧盟的形象主要是积极的,但仍有一个问题引发了人们对它的怀疑。这涉及到其规范性议程。欧盟对“欧洲人”价值观的宣传有时被解释为对中亚人的威胁。这种威胁感知包含两个要素。首先,“欧洲民主模式”的持续强加被视为对政治稳定构成威胁。第二,某些“非传统”价值观的推广被认为是对当地传统价值观的威胁。

 

1.对政治稳定的威胁

如上所述,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精英对欧盟促进民主的看法均存在高度分歧。正如上文所讨论的,一个阵营倾向于将其视为提升其国家政治发展水平的机遇。然而,另一种解释表明,任何外部促进民主都可能造成政治不稳定。这一论证与中亚官方长期以来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大相径庭。总的来说,在中亚国家,民主作为一个最终目标从未受到质疑。然而,人们质疑的是是否存在一种普遍的民主模式。同时,外部促进或甚至强加任何民主模式都被认为是非法的和具有威胁性的。

是什么让一些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的精英对欧洲民主的典范产生怀疑?其原因往往可以追溯到欧洲或西方个人主义与中亚集体主义之间的差异。欧洲或西方民主模式被视为过于重视个人权利,往往以牺牲社会规范为代价。这被视为与中亚的现实相矛盾,在中亚,社会利益被认为是个人权利的首要因素。国家被视为一个主要机构,它一方面要确保社会总体上走上民主轨道,另一方面要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进行调节和控制,以确保社会的稳定。维护社会稳定和秩序,被视为主要目标,并非是不惜任何代价促进民主。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坚持其所提倡的民主模式的普遍性被视为一种施压行为:欧盟“教导他人,批评他人,并试图将其意志强加于他人”。此外,它对各种非政府组织、实施“颠覆活动”的“破坏性”组织的支持,也会引起怀疑。因此,欧盟被要求停止这种活动,并将促进民主的讨论仅限于国家当局。

 

2.对传统价值观的威胁

欧盟威胁形象的另一个方面是宣扬“非传统”价值观,这被视为对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当地传统价值观构成威胁。当欧盟被视为强加自己的“文化价值观”时,这种看法就出现了,这种价值观被解释为(1)其他性少数群体的权利(2)密切的家庭纽带的崩溃。具体而言,一方面,“欧洲文化价值观”与同性婚姻的增加和性少数群体权利的促进有关,引发了中亚高度负面的态度。另一方面,欧洲感知到的价值危机也与家庭纽带的衰落联系在一起。总的来说,社区和家庭纽带对中亚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极为重要。为了保护当地的传统、价值观和道德原则,来自欧洲的内容都需要经过仔细筛查。

 

五、影响欧盟观念的因素

收集的数据也揭示了一些本文所讨论的感知如何形成的影响因素。鉴于这些因素总是复杂的,而且这种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仍然不发达,这里提供的讨论应该被理解为“解释性的”和“提示性的”。例如,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与欧盟关系的结构可以被确定为解释这两种情况之间主要差异的一个因素。欧盟被哈萨克斯坦的中层精英视为经济伙伴,这是由双方在经济领域的深厚联系所决定的。相比之下,欧盟与吉尔吉斯斯坦在贸易和投资部门缺乏联系,反而二者的双边关系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着欧盟对该国的发展援助建立起来的。在这种背景下,欧盟的捐助者形象在吉尔吉斯斯坦的中层精英中盛行并不意外。

在对威胁的看法上,一方面,哈萨克斯坦与吉尔吉斯斯坦部分地受到这些国家的政治背景的影响,因为地方政权花了很大的努力来限制外部推动的民主规范,认为这是对稳定的威胁;另一方面,受到当地文化背景的影响,来自西方文化不同的价值观被视为对当地传统价值观破坏。此外,对欧盟的这些威胁看法似乎被俄罗斯因素放大了。总之,有必要指出,这些只是形成哈萨克和吉尔吉斯中层精英对欧盟的机遇或威胁看法的一些可能因素,依旧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深入探讨这些看法是如何形成的。

 

结论

从本文的实证结果中可以总结出,对欧盟的机遇和威胁的看法是针对具体问题的。这意味着,根据特定的问题领域,欧盟的形象可能会从机遇变成威胁,反之亦然。因此,任何关于欧盟在中亚的形象是正面还是负面的讨论都需要更加细致入微,因为任何一种概括都不可避免地使情况过于简单化。这一点还涉及对影响欧盟在该地区看法的可能因素的讨论。

与此同时,在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对欧盟的积极看法似乎普遍存在。两国中层精英对欧盟的这种主要的积极看法是相对的。因为与美国、中国甚至俄罗斯等其他行为体相比,欧盟更受信任,更少引起怀疑。美国、中国这些行为者被认为比欧盟更强大,同时也更自信,甚至更具侵略性。在这种情况下,欧盟在该地区的温和形象可以被称为其相对于这些行为者的相对优势。

【编译者简介】

高伟通,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2级硕士研究生。本科就读于兰州大学国际政治专业,曾获兰州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兰州大学一等学业奖学金等。

【校对者简介】

周文婧,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

为了解学术前沿,开阔学术视野,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以研究生“笃研”读书会为依托,组建“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团队主要负责编译俄罗斯、中亚、南亚和高加索等国别与区域研究相关的外文文献,包括学术期刊论文、书评、地区热点及重大事件的相关时评等。自组建以来,编译团队已推出180余期编译作品。现有编译人员30多名,主体为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

“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实行组稿与自由投稿相结合的方式。欢迎校内外对欧亚问题感兴趣的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学者投稿,投稿邮箱:zhouwj21@lzu.edu.cn。编译作品将在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同步刊出,一经采用并发布,即奉上稿酬,以致谢意。敬请各位同仁关注、批评与指正。

本文由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组织编译。所编译文章仅供专业学习之用,相关观点不代表发布平台,请注意甄别。

 

编译:高伟通

校对:周文婧

审校:陈亚州

标签:
中亚问题
图片新闻
  1. 杨恕教授做关于中亚问题研究的专题报告
  2. 曹伟副教授应邀参加“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俄罗斯东欧中亚学科发展”研讨会
  3. 汪金国教授参加中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史研究会2025年年会
  4. 我所研究人员参加赴吉、赴乌研修团成果交流会
  5. 我所研究人员赴乌兹别克斯坦开展研修活动
  6. 我所研究人员赴吉尔吉斯斯坦开展研究活动
  7. 【学术交流】李捷教授一行应邀参加第四届传播与边疆治理论坛
  8. 【学术交流】曹伟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新疆治理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 2025年第25期(9月29日-10月5日)
  2.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4期(9月22日-9月28日)
  3.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2期 (9月8日-9月14日)
  4.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 】2025年第21期 (9月1日-9月7日)
  5.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20期(8月25日-8月31日)
  6.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9期(8月18日-8月24日)
  7.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8期(8月11日-8月17日)
  8.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7期(8月4日-8月10日)
  9.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6期 (7月28日-8月3日)
  10. 【中亚及周边动态追踪周报】2025年第15期(2025年7月21日-7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