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回顾】鹿鸣讲堂“政国”系列第二十讲—— “新冠疫情与中国的国际环境”线上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日期: 2020-09-02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鹿鸣讲堂“政国”系列第二十讲——

“新冠疫情与中国的国际环境”线上学术讲座顺利举行

   8月31日下午,应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邀请,暨南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华侨华人研究院院长张振江教授为我所师生作了题为《新冠疫情与中国的国际环境》的线上学术讲座。我所陈小鼎教授主持本次讲座,校内外200余名师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首先张振江教授向大家阐释了中国所处的国际处境及其判断。第一,判断模型有“危机说”与“贡献说”两种。“危机说”表现为悲观、产生恐慌情绪、自我批判、投降忍让以及战狼应对。“贡献说”表现为乐观、过度自信、自大自负、无视外界以及战狼应对。第二,张教授指出,做出判断需格外谨慎,他通过人文社科研究中预言“自我实现”的效应对此进行论述。第三,要全面、辩证、长远的做出判断。

   随后,张教授指出,新冠疫情危中有机。其一,由于我国在抗疫、防疫国际合作中的积极作为和突出贡献,中国的国际吸引力上升。其二,疫情对目前国际秩序和霸权国家带来了很大冲击。其三,疫情凸显了国家、国家间关系、大国关系的重要。其四,疫情使双边、周边、区域合作更加凸显。其五,新冠疫情带来新的国际权力格局、新的发展模式、新的工业革命、新的全球治理,加速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最后,张教授对中国在此形势下应怎么做进行了阐述。他认为,中国应“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在国际上,援助和拓展要“顺势而为”,即“应邀”而非“硬要”。在国内,“国修”是根本,要坚持睦邻友好,友好互助,做到永不称霸。在自由提问环节,张教授对同学们的提问做出了详细解答,讲座圆满结束。

   此次讲座不仅使同学们对新冠疫情与中国国际环境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并且丰富了同学们对国际政治的研究角度。有助于激发同学们对国际政治研究的兴趣,激励他们对中国国际环境进行深入思考。

 

图:张宇鑫

文:张宇鑫

来源: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团委宣传部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