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王四海教授等就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发展前景在《经济日报》发表评论

日期: 2022-09-19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2022年9月19日,兰州大学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海教授、助理研究员周筠松在《经济日报》发表题为“上合国家经济合作前景广阔”主题文章,刊于《经济日报》(2022年9月19日 星期一第八版),全文如下:

上合国家经济合作前景广阔

王四海 周筠松

9月15日至16日,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在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召开,中国、俄罗斯、印度、伊朗等14国元首出席。会议聚焦安全、交通、贸易、金融、能源、粮食、供应链安全、人文等多项议题。本次会议,上合组织实现从成员到内涵多极新扩容,更具凝聚力、吸引力、融合力、引导力、影响力,其经济合作空间延伸覆盖东北亚、东南亚、中亚、南亚、西亚地区,惠及世界约44%人口,构筑起公正、平等、安全、可持续的区域经济发展新平台,树立包容、互利共赢、共谋发展、多种文明包容地区经济合作新典范,“上海精神”绽放新光芒,为建立世界新秩序贡献重要力量。

长期以来,上合国家一直致力于深化多边经贸合作。2003年各成员国制定通过了《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纲要》,2019年制定了新版《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纲要》,将互联互通、贸易金融、数字经济和创新合作等确定为新时期多边经贸合作的重点。在上合组织从安全合作组织向全领域区域合作组织转型的进程中、在上合组织安全空间框架下,加强经济关系已成为各成员国的一致强烈共识。

目前,上合组织已成为世界上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区域性国际组织之一,各成员国间贸易和投资规模不断扩大,交通、能源、通信等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随着上合组织扩员进程加快,特别是众多阿拉伯国家加入,未来,上合国家在上合组织框架下围绕能源、贸易、互联互通、金融以及供应链安全等领域内的多边经贸合作值得期待。

能源合作依然是上合组织经济合作的重头戏。2021年上合组织杜尚别峰会期间,各成员国一致同意设立上合组织能源部长会议机制,上合组织能源合作迈入制度化阶段。现今,上合组织成员国和观察员国的石油储量和产量约占全球的四分之一,炼油产能占全球的30%;天然气储量约占全球的44%,产量占全球30%;铀产量在全球核电行业占比更是高达近60%;中、印、俄等国在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方面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目前,中、印、俄、伊及中亚国家间的能源不断深化,多元内容不断呈现。未来如果沙特、阿联酋、巴林等国陆续加入,欧亚大陆上的能源生产大国与能源消费大国将在上合组织框架内实现地理上的联通,未来多方在传统能源以及新能源领域将展开大有可为的务实合作。

上合国家将一如既往地推动互联互通建设。早在2003年,《上合组织多边经济合作纲要》就把互联互通合作列为优先合作领域。多年来,中—俄油气管道、中国—中亚天然气管道、中—哈石油管道、中—哈—土—伊铁路运输走廊、双西公路、卡姆奇克隧道等双多边合作项目相继建成,上合国家互联互通水平明显改善,成就了中欧班列2021年开行超1.5万列等合作典范。在本次峰会上,中吉乌铁路建设协议等多份互联互通合作文件正式签订,这将对上合组织地区交通运输网络一体化、贸易便利化与市场融合提供极大助力。随着有“过境桥梁”作用的伊朗及中东国家的加入,整个欧亚大陆的“南—北”与“东—西”交通走廊将彻底联通,互联互通潜力将得到释放。

加强贸易将成为上合国家经济的重要增长极。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上合国家国内生产总值(GDP)已占到全球的四分之一,人口总数32亿,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4%,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同时,2021年,上合成员国间贸易总额超7760亿美元,比2020年增长25%;即使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17年至2021年间年均增幅仍高达31.5%,上合组织贸易潜力巨大。随着上合组织银联体、上合组织经贸部长会议、欧亚经济论坛、上合组织经济论坛、上合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等多边贸易与金融机制与服务平台的相继建立运行,上合组织内部多边贸易规则逐渐完善。未来,上合组织内市场空间广阔,多边贸易发展动力十足。

加强金融合作,实现本币结算将是上合国家经济合作的关键方向。国家开发银行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末,国开行已与上合银联体其他成员行和伙伴行开展合作项目63个,累计发放贷款146亿美元。未来,上合组织银联体将持续发挥作用,在银联体框架下加强合作,各国切实构建上合组织区域有效融资机制,为上合组织成员国合作项目提供融资支持。多年来,美西方国家滥用金融工具,利用极不公平的现行国际金融体系,肆意制裁,依仗美元霸权收割发展中国家发展成果,一些国家深受其害。本届峰会期间,多数成员国表达了“去美元化”、“实现本币结算”、创建新的共同“货币篮子”的愿望,期待创建独立支付系统,为金融财务提供安全保证。未来,随着上合组织在区域清算系统建设等方面的探索发展,上合组织金融合作将为全球金融体系“去美元化”变革提供有益借鉴。

供应链安全成为上合组织经济合作关注的新领域。在产业分工体系深度全球化的今天,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安全、畅通关乎每个国家的产业经济安全。由于全球疫情的延宕反复,上下游产业链的原材料获取与产品交付受到了持续性的影响,各国均面临供应链失序问题。作为一个主要由新兴制造业国家和大宗商品出口国构成的区域组织,撒马尔罕峰会关注供应链安全问题并提出具体举措,正面回应了各国制造业生产需求,将有效带动上合国家跨境供应链管理效率变革,有力保障上合国家制造业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国家间关系以及区域经济发展正在发生剧烈转变的关键时刻,上合组织实现新扩容,确保安全与稳定、加强经济联系、发展互联互通、注重文化和人道主义合作,必将引导国际秩序朝着一个公平、公正、互利共赢的良好方向发展。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作为上合组织的主要创始国,始终展现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发挥重要引领作用。中国与其他上合国家共享发展机遇,将有力推动上合国家经济一体化进程,深刻影响新形势下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变革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

 

本文转载自 土库曼斯坦研究中心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