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观察】朱永彪教授就阿富汗局势接受《人民日报(海外版)》采访

日期: 2022-08-21 来源: 人民网 点击: ...
   

8月9日,一名男子在阿富汗喀布尔街头行乞。塞夫拉赫曼·萨菲摄(新华社发)

去年8月,美军狼狈撤离阿富汗,留下一个烂摊子。一年后的当下,期盼战后重建的阿富汗面临人道危机加剧、经济持续萧条、恐怖袭击频发等多重挑战。阿富汗问题专家指出,美国过去没有给阿富汗带来任何发展,美国出于自身利益的所作所为给阿富汗人民留下了难以走出的困境。如今,美国不仅不反思,反而还在继续伤害阿富汗。

阿富汗:战争摧残挑战重重

自美军撤离以来,阿富汗在满目疮痍之上开始了艰难重建。然而,这个饱受战争摧残的国家面临着重重挑战。

基础设施、电力供应、专业人才严重短缺以及经济基础薄弱等因素令阿富汗经济发展乏力。近日,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在一份报告中说,阿富汗目前约有2500万人面临贫困,预计今年该国就业机会将减少90万个。据当地媒体报道,喀布尔街头乞丐的数量“每天都在增加”。由于贫穷,约300万阿富汗儿童被迫辍学,赚钱养家。

阿富汗的人道主义危机愈演愈烈。根据联阿援助团的报告,史无前例的全国性经济、金融危机加剧了阿富汗的人道主义危机。至2022年6月15日,至少59%的人口需要人道主义援助,比2021年初增加了600万人。据《华盛顿邮报》8月2日报道,在未来几个月,阿富汗约一半人口,即1890万人面临“可能危及生命”的饥饿,多达600万人可能面临“接近饥荒的状况”。俄罗斯卫星社引用联合国驻阿富汗人道主义协调员阿拉克巴罗夫的话表示,1100万阿富汗人需要医疗保健方面的帮助,50万人需要教育方面的帮助,在应对自然灾害以及流离失所造成的后果方面,大约200万人需要帮助。儿童的状况令人担忧。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预计2022年大约有110万5岁以下的阿富汗儿童患严重营养不良病症,医疗机构收治的严重急性营养不良的5岁以下儿童数量从2021年3月的1.8万名飙升到2022年3月的2.8万名。

阿富汗的安全局势不容乐观。在长达20年的阿富汗战争期间,美国为实现自身地缘政治目标选择性反恐,这导致阿富汗境内的恐怖组织数量从20年前的个位数增加到如今的20多个,不仅令阿富汗民众深受其害,而且危害周边国家安全。

阿富汗相当依赖的国际援助也在减少。由于国际救援机构获得的捐赠不足,到今年11月,对阿紧急援助可能会大幅减少,只能覆盖该国8%的人口。

美国:不负责任加剧困境

“对于阿富汗目前的困境,美国应该负三重责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亚太研究所所长蓝建学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首要责任是帮助阿富汗恢复和平。20年战争留下了断壁残垣、动荡的社会和屡禁不止的恐怖组织。虽然从去年起,阿富汗人民迎来重掌自己命运的机会,但是目前看来依然挑战重重。这无疑是20年战争导致的恶果之一。其次,美国的战争罪责应该得到清算。据美媒统计,近20年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队至少导致6.6万名阿军警死亡,4.7万名阿平民死亡,1100万阿人民流离失所。最后,美国的最大责任是帮助阿富汗进行国家重建。美国通过战争打破了阿富汗内部曾经存在的脆弱但是平衡的权力结构,但是,只有‘破’,没有‘立’。”

但是,美国不仅没有反思自己的责任,反而变本加厉。根据美国总统拜登今年2月签署的行政令,目前在美国冻结的约70亿美元阿富汗央行储备的一半将用于解决阿人道和经济危机,另一半则将留在美国,用于向包括‘9·11’恐袭在内的恐怖主义行动受害者家属们提供赔偿。正如《华盛顿邮报》文章指出的,美国冻结阿富汗央行资产等行为,导致阿富汗经济崩溃,银行系统瘫痪,食品价格飙升,进一步加剧了阿富汗民众的苦难。

“阿富汗目前面临的是一种系统性危机,美国需要为此负责。政治上,阿富汗人民没有对政权变更做好准备,美国不负责任的撤军加剧了混乱,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阿富汗政府目前面临的外交危机;经济上,阿富汗缺乏‘造血’能力,这是20年战争的恶果,也源于美国冻结阿富汗海外资产带来的系统性破坏;安全上,美国过去20年的反恐策略就包括纵容甚至培植极端势力为其服务,这导致恐怖势力仍活跃在阿富汗。此外,美国撤军本身加剧了人道主义灾难,而这一年来,美国声称为阿富汗提供的9亿多美元援助实际上大都在美国国内转圈圈,根本没有到阿富汗人民手中。”兰州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主任朱永彪在接受本报采访时说,“更何况,拜登政府又冻结了阿富汗的海外资产,掠夺阿富汗人的救命钱,就连‘9·11’恐袭的受害者家属都公开敦促拜登政府将钱还给阿富汗人。”

美国撤军后,美国和西方对阿富汗的关注不断下降,阿富汗正成为西方的“弃儿”。法国《观点》周刊网站8月4日发表评论指出,美西方国家已经将目光从阿富汗移开了。它们不想再与这样一个让它们在20年间投入如此之大的国家有任何牵连。正是美西方的这种做法导致“阿富汗经济崩盘,银行系统崩溃,外国投资枯竭,国际社会的资金援助大幅减少”。

国际社会:呼吁解禁助力重建

“今年6月,阿富汗境内发生了20年来最严重的大地震,加剧了阿人道主义灾难,进一步凸显美对阿‘始乱终弃’的后遗症。但是,由于美西方对阿塔及阿银行系统全面制裁,外国援助很难流入。在这种大背景下,拜登政府不仅不考虑归还阿富汗的70亿美元海外资金,据为己有的倾向反而越来越明显。这是明目张胆地掠夺阿富汗人民的资产。目前,国际社会都在呼吁解除这种封禁行为,把钱归还给阿富汗。”蓝建学说。

8月10日,71名国际经济学家和专家联名致信美国政府,呼吁归还阿富汗央行的资产。他们在信中说,这70亿美元完全属于阿富汗人民,美国政府将其一分为二的做法是武断且不正当的,任何不全额归还相关资产的做法都会破坏阿富汗经济复苏进程。这封信的签署者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希腊财政部前部长亚尼斯·瓦鲁法基斯。该信函已被发送给拜登及财政部长珍妮特·耶伦。今年4月,数十名联合国人权独立专家也曾共同发声,指出美西方“以维护人权名义所实施的制裁其实正使人丧命,剥夺了包括健康权、食品权和生命权在内的基本人权”,美冻结阿海外资产危害阿妇女儿童生存,美应尽快无条件归还阿海外资产。

此外,为支持阿富汗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同英国、德国和卡塔尔曾共同举办高级别认捐活动。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今年为阿富汗募捐的目标是44亿美元。古特雷斯强调,阻止阿富汗经济“死亡性地螺旋下滑”,是任何有意义的人道主义反应的第一步,否则无论何种援助行动都无法真正帮助阿富汗人民。

此外,“过去一年多来,包括中国在内的周边国家一直在阿富汗问题上扮演着建设性参与者角色,探索合作包容型的和平和解及国家重建道路。”朱永彪说,“不过,周边国家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斡旋和援助等,不时面临美国以制裁乃至赤裸裸的破坏为手段的阻挠。美国尽管明显减少了在阿富汗的投入,但仍想以最小代价维持在阿富汗问题乃至周边地区最大的影响力。因此,必须考虑美国作为一个潜在破坏者和搅局者的恶劣影响,提防在进一步帮助阿富汗和解和重建过程中可能遭受的美国攻击和各种破坏。”

标签:
学术动态
图片新闻
  1.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2.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3. 【开卷有益】陈亚州青年研究员所著《上海合作组织命运共同体构建研究》一书出版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6.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和韦进深副教授应邀参加“第六届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前沿论坛”
  7.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李亮博士应邀参加第十一届中国—中亚合作论坛
  8.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顺利举办“国际关系研究:热点问题与学术前沿”学术研讨会
推荐内容
  1.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2024年论文发表情况(持续更新中)
  2. 【学术交流】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暨第22届中亚问题学术研讨会举行
  3. 【活动公告】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成立30周年系列活动公告(第1号)
  4.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5.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6.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7.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最近更新
  1. 【学术动态】《中亚研究》征稿启事
  2.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3.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陕西师范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揭牌仪式
  4.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2025年“瓦尔代”中俄论坛
  5. 【会议回顾】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与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联合主办“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亚新一体化”研讨会
  6. 中亚跨学科联合研究第一期学术沙龙举行
  7. 【年终盘点】2024年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相关工作盘点
  8.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第八届“‘一带一路’与全球治理国际论坛”
  9.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应邀参加“全球区域国别学建设的现状与前景”国际会议
  10. 【会议回顾】兰州大学第十六期萃英人文学术沙龙 “网络恐怖主义与网络安全治理”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