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生活动 > 正文

本科生“常识”读书会举行第十期交流活动

日期: 2021-04-12 来源: 互联网 点击: ...
   

   2021年4月10日下午2点,“常识”读书会第十期在腾讯会议线上顺利举行。本次读书会由罗轶轩老师主持,来自2018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2019级政治学与行政学班和2020级政治学类的9名同学参加了本期读书会,此次读书会阅读的书目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的著作《政府论》,本次主要探讨《政府论》下篇的第四、五章。

   首先,洛克在《政府论》下篇的第四章主要论述了其对奴役的认识,他反驳了菲尔麦认为的人的自由是以“乐意”和“快乐”为导向、完全不受法律的约束的观点,认为虽然在自然状态和社会两个阶段中分别具有自然自由和社会自由,不受绝对的、任意的权力约束,但是两者都是有范围和限制的自由,前者是自然法,后者是立法机关基于自然法原则订立的国家法。此外,他还认为出于自我保存的需求,人不应该也不能够将支配自己生命的权力交给另一个人,他描述了最完全的奴役状况的情景,认为那是战争状态的继续。他还区分了劳役与奴役的情况,认为服劳役的人的主人没有任意处置奴仆的权力,也不能随意伤害他的奴仆。

   其次,第五章是洛克的整体理论框架中较为重要和凸显创新性的对“财产权”的论述。本章的前一部分主要论述了财产权在上帝规定的共有世界中为何存在以及如何存在的问题。基于对圣经内容理性加工的阐述,洛克以“上帝的意志和命令”为立论基点,逐步论证了财产权产生的过程。洛克也反驳了菲尔麦“任何人对任何东西享有财产权难以理解”以及格劳秀斯“财产权的产生需要经过全人类的同意”的看法,推导出结论,即在一定前提下,劳动使本是共有的自然产物脱离原来的一般状态而拨归私有,成为人的财产。

   读书会开始,胡龙彪同学和赵元浩同学分别对第四章和第五章每节内容进行了朗读并分析,王育萱同学提出了自己的问题和见解,之后罗轶轩老师进行了补充和点评。

   在解读过程中,罗轶轩老师进行了归纳总结,也提出很多问题,包括为何洛克在描述“最完全的奴役状况”时起初说的是对生命丧失了全部的权力,而后面却以让渡有限的权力来说明;洛克论述财产权产生的这一过程能够成立的前提都有哪些;“上帝的意志和命令”对于洛克的理论架构有怎样的意义以及洛克在论述的举例中出现的“仆人”等词句是否能够体现后世部分研究者认为的洛克在为雇佣劳动即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辩护等等。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索,并鼓励读书会参与者积极思考,阅读相关书籍,拓展思路,丰富理论知识。

   图文:赵元浩

 

标签:
学生活动
图片新闻
  1. 【时事观察】《中国日报》(英文版)刊发曹伟博士评论文章
  2. 【学术交流】韦进深副教授参加国际安全高端论坛暨“大国战略竞争与地区安全”学术研讨会
  3. 【转发通知】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2021年优秀大学生夏令营入营名单
  4. 【学术交流】焦一强教授、曾向红教授赴沪参加“上海合作组织20年:回眸与前瞻”国际研讨会
  5. 【学术交流】曾向红教授赴京参加学术会议
  6. 【会议回顾】第二届“萃英杯”欧亚研究研究生论坛顺利举行
  7. 【讲座通知】鹿鸣讲堂“正德”系列第三十五讲——魏新责编:《青年学者学术论文的选题、写作与投稿》
  8. 【有恒编译】有恒·欧亚学术编译团队简介与投稿说明
推荐内容
  1. 【研究报告】美国“以疆制华”的危机政治阴谋及路径
  2. 2020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3. 2019年中亚研究所论文发表情况
  4. 我所杨恕教授获“上海合作组织十周年奖章”
  5. 关于举办“中国反分裂理论研讨会”的通知
最近更新
  1. 【本科生“纵横”读书会第49期】上海合作组织安全合作:成就、挑战与未来深化路径
  2. 【本科生“纵横”读书会第48期】霸权国与崛起国的战略行为逻辑
  3.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举行“笃研读书会”第三十五期活动
  4. 【本科生“纵横”读书会第47期】国际局势纵横谈
  5. 【本科生“常识”读书会第15期】论政治社会的起源
  6. 【本科生“纵横”读书会第46期】国际政治中的话语、行动与传播
  7. 本科生“常识”读书会举行第十三期交流活动
  8. 本科生“常识”读书会举行第十二期交流活动
  9. 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举行“笃研读书会”第三十四期活动
  10. 【本科生“纵横”读书会第45期】体系转型背景下的威胁认知与国际安全